徐春蘭
摘? ?要: 新疆高校普通話測試工作的開展已有20多年,但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分析了新疆高校普通話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對培訓不夠重視、缺乏培訓教材、實證性研究不足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正音成效、開展診斷性測試、貫徹以研促測等對策。
關鍵詞: 新疆高校? ?普通話? ?培訓教學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入新時代之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戰略任務被布置給全黨全國,尤其教育界和學術界。對于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普通話展開培訓與測試研究,不僅有普及教育的作用,還有利于通過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強化少數民族人民“國家認同”意識。隨著國家對從業人員普通話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近幾年來,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普通話測試的人數呈現井噴式的增長,2019年,參測人數已高達30萬,其中,我區具備測試資格的31所高校完成10萬人次以上的測試任務。受測試員人數及測試機房數量所限,在嚴控參測人數的情況下,2019年僅新疆農業大學的參測人數就高達1萬5千多人。考生人數的激增對我區高校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盡管參加普通話測試的少數民族學生越來越多,但是普通話測試的成績卻不夠理想。2019年11月,在新疆農業大學的一次普通話測試中,300名少數民族考生中能達到普通話二級乙等(80分)的僅為17%。如何借助培訓教學,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考生的測試成績和求職就業率,達到“以訓促測,以測促訓”的目的,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培訓重視不足,培訓效果令人擔憂。
考生錯誤地認為培訓與否與測試成績高低關系不大,對自己的普通話水平盲目樂觀,積極主動參加培訓的人數不多。若不做強行要求的話,則絕大部分考生會選擇放棄參加培訓,致使在普通話測試中基本的測試注意事項方面失分不少。如第一和第二題應橫著朗讀卻豎著讀,第三題不能回讀卻連連回讀,第四題說話內容說不夠三分鐘,等等。此外,培訓教師對培訓教學不夠重視,缺乏培訓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指導,缺乏培訓教學的研討與研究。再加上現有的培訓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過于單一,民漢學生、疆內外學生等不同基礎的學生混合編大班授課等都是導致培訓效果令人擔憂的原因所在。
2.針對性培訓教材缺乏,培訓教學重點難點不明確。
新疆考生在普通話測試偏誤中最大的問題是聲調把握不準。人們往往認為少數民族考生聲調的偏誤似乎沒有規律可循,但仔細研究會發現并非如此。就單字而言,維吾爾族考生的聲調偏誤主要表現為一聲(陰平)不夠高,二聲(陽平)升不上去,三聲(上聲)長度不夠,四聲(去聲)降不下去等。再加上較為復雜的語流音變問題,對于普通話不夠熟練的少數民族考生來說,控制把握聲調的難度相當大。目前已有普通話訓練教材及培訓教學偏重聲母和韻母分析講解及訓練、淡化聲調特別是避語流音變的講解及訓練。
3.培訓時間有限,培訓外自學指導欠缺。
普通話語音的學習和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現有的考前培訓時間大都是2小時—3小時的考前輔導,談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培訓教學。受時間限制,培訓教師對語音知識特別是聲調、語流音變的講解及訓練往往是淺嘗輒止,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考生更是缺乏系統語音知識的學習,對于聲調及語流音變訓練缺乏針對性指導。盡管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都使用普通話傳播,信息化時代有相當豐富的普通話網上學習資源,但考生資源利用意識差,缺乏利用途徑的相關指導,再加上學習方法不當,學習主動性不強,導致普通話學習成效不甚理想。
4.缺乏普通話培訓與測試的針對性、實證性研究。
美國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家齊曼指出語言測試的反濺作用具有至關重要的導向性,我們可以理解為普通話測試對培訓教學會產生強有力的反作用。新疆高校開展普通話測試工作雖然已有20多年,但針對高校考生的普通話培訓工作一直滯后。一個重要原因是新疆高校對普通話培訓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缺乏針對普通話測試及培訓工作的調查梳理和全面系統、深入細致的針對性實證性研究,致使普通話培訓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培訓成效不盡如人意。
5.培訓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明確指出要加強普通話測前培訓,以此推動普通話測試工作順利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是培訓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新疆高校參加普通話測試的人數激增,但測試員還存在較大的缺口。新疆高校已有的普通話測試培訓教師基本是兼職的,在繁重的本職教學工作之余,還要利用業余時間對考生進行培訓,進行大批量的機測,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測試員受普通話培訓工作積極性及培訓教學能力、業務水平所限,培訓質量往往不能保證。
二、提高普通話培訓質量的對策分析
1.營造學習普通話的良好氛圍,加大普通話培訓宣傳力度。
在課堂內外懸掛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標語,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使考生充分認識到學好普通話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意義,增強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在教學樓、實驗樓、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樓等處懸掛推普標語,布置推普板報,讓講好、用好普通話成為校園的時尚風氣,讓說普通話的意識深入校園各民族師生的心里,從而在全校上下營造學說普通話的良好氛圍。培訓教師向考生介紹普通話語音特點時要充分展示普通話悅耳動聽的魅力,使考生充分感受到普通話的韻律與音樂美。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大力宣傳參加普通話培訓對普通話測試及就業、升職的意義所在,使考生相信能夠通過普通話的培訓與學習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激發考生學習普通話的熱忱與內在動力。
2.加強聲調特別是語流音變的訓練,強化培訓正音效果。
在普通話中,音節的音高變化即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普通話聲調比聲母韻母更重要,因為最能體現普通話的特征。新疆的民族考生盡管自上小學起就接受了漢語教學,但當地普通話的啟蒙老師大都沒有學過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對普通話聲調意識模糊,聲調偏誤多,普通話水平不達標,致使學生學到的普通話往往呈現出濃郁的“維腔維調”“哈腔哈調”的特點。另外,普通話聲調的變化主要是輕聲和變調。變調是指語流音變,即相鄰的音節之間因互相聯系與制約而發生音變。普通話測試的第二、三、四題都涉及考查語流音變的問題,與讀單字時有一定的區別。由于少數民族考生對普通話聲調沒有感知,對語流中的變調更是掌握不好或不夠熟練,往往錯誤百出,因此矯正幾近“石化”的聲調特別是變調偏誤難度極大。這就需要培訓教師靜下心來,花大氣力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動畫、圖片、聲音等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方式方法進行有效講解、演示及訓練。
3.鼓勵考生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加強訓練,切實提高普通話水平。
普通話的學習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培訓教師首先要對考生的語音錯誤表示理解,鼓勵考生通過聽辨,線下教學,線上自學,按照“聽—讀—思—練—錄—聽”的順序,反復研練,以達到熟巧的程度。當然,課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對課下練習訓練進行實時追蹤指導,培訓效果才好。普通話培訓教師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構建與線上授課相結合的線下系統培訓課程,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和評價方式,促進培訓實踐工作的系統化、信息化、科學化發展,從而豐富普通話學習途徑、優化學習方法、強化考生自覺學習使用普通話的意識。
4.開展診斷性測試,努力做到因材施訓。
在考生報名之際,就要進行簡單的診斷性測試,以便了解考生的普通話水平,為編排不同層次的培訓班級,確定分層次的培訓計劃做好準備。除了大力宣傳參加普通話培訓的意義外,還要積極鼓勵考生參加考前培訓。在培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了解學員存在的具體問題,使學員了解自己的問題及需重點校正的地方,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指導考生制訂針對性強的普通話自學計劃。甚至可以對一些基礎差的考生“建檔立卡”,實時監控,跟蹤調查。同時,增加培訓學時,加大培訓力度。培訓時間應該因人而異,對于基礎好的考生制訂兩到四學時的培訓計劃,對于基礎薄弱的少數民族考生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一周至一學期甚至一學年的彈性培訓計劃。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普通話培訓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具有國家考試性質的一項嚴肅工作,培訓教師一定要遵守職業道德,維護測試員兼培訓教師良好的公眾形象。培訓教師雖然具有普通話水平考試一級乙等及以上的證書及測試資格,但這并不能代表其完全具備培訓普通話考生的能力和業務水準。我區高校普通話培訓教師在培訓課堂上的教姿教態、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學語言等都需要進一步加以規范,這就需要自治區教育廳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對高校普通話培訓教師進行周期性針對性的培訓與指導。
6.秉持以科研促測試的理念,加大普通話教學改革力度。
在當前我區普通話測試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主要任務是在測試大綱的指導下,積極地實施普通話水平測試,充分發揮社會效益。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加強對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工作的分析研究。普通話水平機測的實施使我們擁有了大量的數據檔案,為分析和了解當前的普通話社會使用水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平時工作中要注重收集與普通話測試及培訓有關的資料,并建立多種用途的檔案,以深入了解普通話測試與培訓教學現狀,成立普通話教學一流課程建設組、普通話教學與培訓研究課題組,對普通話測試及培訓進行多角度與全方位深入細致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摸清普通話學習的過程,研究普通話矯正的順序,編寫培訓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自建線下培訓教材與線上培訓資源庫,促使普通話培訓課程趨于科學有效。
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對新疆高校普通話測試與培訓工作進行審視性的分析研究與反思,發現并解決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及時將最新研究成果運用到普通話培訓及測試工作之中,對研究成果進行檢驗和完善,才能真正形成以“以測促訓,以訓促測,以研保測”為先導,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風氣,才能為測試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上海市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張洋.漢維語音對比研究與維吾爾語音辨析[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9.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用書(新疆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翻譯局)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用書(新疆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6]中公教育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5.
[7]史英新.普通話水平測試教程[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8.
基金資助:新疆農業大學校級教研教改重點項目(2019 JXGG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