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玉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現狀;思考
摘 要:重點高校圖書館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工作,可以提升學科服務水平,滿足用戶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國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現狀,并基于特色資源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討了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2-0078-03
我國重點高校包含“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部分部屬高校,有關部門正推動重點高校加速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1]。重點高校依托自身優勢,積極推進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的發展是“雙一流”建設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是開展科研教學和學科服務的重要機構,其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并提供相應的服務對于高校的發展十分重要。隨著高校師生學習和科研需求的不斷增加,單純的文獻資源和數字資源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特色館藏資源建設成為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其為師生讀者提供特色學科服務的關鍵基礎。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加快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工作,以提升服務水平和體現差異化發展。
1 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分類
圖書館資源指圖書館場館、館藏資源、館內設備、閱讀服務等,具有一定的效用性和規模性。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為區別于其他大多數同類圖書館的資源。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館藏資源建設方面,體現為在信息資源和館藏資源上獨具特色。隨著高校學科水平的發展與學術成果的積累,高校圖書館大多搜集、整理了大量與校內優勢學科相關的文獻資源,并形成獨有的優勢館藏資源體系[2]。二是在服務方式和理念方面,體現為以特色資源為基礎,開展特色服務。例如,遼寧大學圖書館擁有古籍特藏資源、聯合國文獻等特色資源,并利用這些特色資源開設了創客空間,以探索服務發展的新方向[3]。三是在場館設計和設備應用方面,體現為充分表達場館特點。
2 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現狀
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具有獨特性、優勢性、創新性和全面性。優勢性體現在管理、技術、資源、服務等方面,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領先其他圖書館,具有行業優勢。獨特性指高校圖書館的獨有資源,主要包括館藏特色資源和地方特色資源,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北大講座》視頻點播資源庫、四川大學圖書館的巴蜀文化特色庫、合肥工業大學圖書館的陳獨秀特色數據庫等[4]。創新性是高校圖書館在資源、服務或技術上的創新體現。全面性體現了特色資源的豐富性,高校圖書館應構建特色資源體系。
特色館藏資源是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基石,因此,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建設情況,有關人士可大體了解其特色資源的建設情況。一些學者通過調查各高校圖書館網站上的特色資源數據,統計分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現狀。鄂麗君調查了113家“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發現有72家建設了特色館藏資源數據庫,共包含466個特色館藏資源項。另外,因“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包含學科特色資源、學校特色資源、多媒體資源、地方特色資源、外部資源等12類[5],故大多數高校已經參與了其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工作,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結合自身優勢,在特色資源建設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相關的統計數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的數量、分布和主題,但高校圖書館網站公示的數字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特色資源建設的真實情況,且僅進行數量上的統計很難判斷其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深度及對學科發展的影響。
3 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特色資源發展不均衡
重點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館藏資源建設的特色化發展不均衡和不同區域的發展不平衡。部分發展較好的高校圖書館已構建多維度的特色資源體系,注重場館、館藏資源及服務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化,某些一線城市的“985工程”高校圖書館擁有多個主題的特色館藏資源,如特色學科資源、特色學校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特色古籍資源和特色多媒體資源等。但部分重點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不盡如人意,一是沒有自建或共建的特色館藏資源庫,而是選擇校外共享資源作為其特色資源,二是學科特色資源的建設存在同質化的問題。此外,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區域性差異較大,西部地區重點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進度落后于東部地區的重點高校圖書館[6]。筆者調研發現,西部地區重點高校圖書館較為重視民族特色資源和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對學科特色資源建設不夠重視。
3.2 學科特色資源建設不足
部分重點高校對圖書館學科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圍繞特色學科的館藏資源建設上投入不足,其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并不能體現出高校的特色,或不符合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的要求,甚至與學科建設毫無關聯[7]。另外,很多重點高校的特色資源建設與重點特色學科的結合程度不高,如:一些“985工程”高校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但其圖書館很少有與之對應的學科特色服務項目。造成重點高校圖書館學科特色資源建設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沒有意識到學科特色資源建設的重要意義、沒有制訂科學有效的建設管理措施、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等。
3.3 特色資源服務的理念落后
部分重點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工作重心在資源積累上,忽視了特色資源服務水平的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應以服務用戶為最終落腳點,將特色資源建設與用戶現實需求緊密關聯,為高校學科發展和師生科研助力。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服務應從用戶體驗出發,提高服務質量。為此,高校圖書館應創新特色資源服務理念,主動搜集整理優質的特色資源,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建設的重要作用。我國重點高校圖書館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圖書館的做法,如:英國部分高校圖書館依托其特色館藏資源為用戶提供嵌入式服務,將特色館藏資源嵌入高校的教學和科研中,廣泛開展特色館藏資源展覽、設立特色資源研究基金和開展以特色資源為主題的閱讀活動,并通過多種渠道發布動態信息,向社會推廣其特色資源[8]。
4 重點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
4.1 推動特色資源的共建共享
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共建共享應按照層次演進的原則,以館際協同共建的方式開展。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共建共享可以行政區域為單位,通過統一部署和整合區域內高校的特色資源,形成基于區域特點的特色資源體系,擴大服務范圍,如武漢高校聯盟社區和天津高校圖書館聯盟等,都具有鮮明的區域特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共建共享也可以學科為單位,由學科委員會按照一定的標準,重點推動擁有學科優勢的高校圖書館進行特色資源建設和共享,形成高校學科領域內的共享和服務體系。
4.2 創新特色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工作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構建特色資源體系。目前,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在校師生和各專業領域的學者,應以學科特色資源和地方特色資源為重點,持續開展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為此,高校圖書館應關注用戶教學科研活動中的需求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信息服務,履行文化教育和信息素質教育的職責,不斷創新特色服務模式,提升整體服務質量。在服務方式上,高校圖書館應充分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利用最新的技術開展特色資源建設,方便用戶獲取所需資源。在服務理念上,高校圖書館應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特點,主動創新服務理念。
4.3 完善特色資源建設保障體系
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需要與之配套的保障體系作支撐,高校圖書館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特色資源建設保障體系進行優化:一是提升館員素養。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對館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增強他們的主動服務意識,以保障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持續開展。二是拓寬特色資源建設資金的來源渠道。高校不能僅依靠政府撥款支持其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工作,應充分發揮特色資源的市場化作用,爭取社會力量的資助,對特色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并最終實現產業化發展。三是加強特色資源建設的技術保障。高校圖書館應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為特色資源建設工作和用戶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楠.“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建設:以貴州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18(8):11-12,26.
[2] 賈振華.高校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09.
[3] 馮悅.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利用與“創客空間”發展研究:以遼寧大學圖書館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6):37-39.
[4] 王德銀.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探微:以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5(3):38-41.
[5] 鄂麗君.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現狀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9(12):19-23.
[6] 唐野琛.西部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2):49-55.
[7] 張麗霞.中國一流大學圖書館“特色資源”跟蹤調查與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9):77-80.
[8] 鄂麗君.英國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調查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4):43-50.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