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萍
【摘要】影響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就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同時,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合力教育,充分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良好品行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人生觀念。在教育學生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的發展與幸福作為教育基礎觀念,以培養陽光、正直的良好人格為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品行觀念,并合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健康、快樂的學習與成長。對此,本文通過對“三教合一”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影響,并提出幾點合育聚集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學校;社會;家庭;家教合育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世界,他們的成長過程會受到外界眾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三大方面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這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養成的行為習慣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學校教育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家長在家庭中也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積極引導,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學習社會的正風氣,做一個對社會有實用性的人才。
一、“三教合一”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影響
現如今,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教學了,拓寬了空間上的教育范圍,現已經延伸到了家庭與生活這兩個層面。在這種情況下,有助于形成“三教合一”的教學趨勢,將學校、家庭和社會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構建一個全面的學習、成長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的健康發展,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學業進步。通過“三教合一”的合育教育,讓社會擔負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責任,使學校教育面向社會開放,并讓家庭也積極地參與到對學生的教育當中,從而高效地展開對學生的合育教育。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既可以相互合作,又能夠互相促進。為學生建立一個優質、良好的“三教合一”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格局,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建設有著深遠意義。“三教合一”能夠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化,進一步提升素質教育的發展程度,以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實現道德教育;同時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的文明建設的發展,將教育和社會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因此,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合育教育。
二、學校教育是主體,提高學生的良好品德
學校在合育教育中占有主要因素,是學生養成綜合素質的最重要的教育場所,與家庭、社會影響不同的是對學生進行直接的道德品質教育,是樹立他們養成良好品行的最佳途徑。同時還能讓學生確立起科學的三觀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直接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引導者,可以將促進學生綜合的發展當作教學工作中的重心,并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培養。
例如,學校可以為學生開展多彩豐富的教學活動,主要以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為主。或者創建“校園之星”的主題活動,將學習進步、遵守紀律、文明禮貌等作為評選的項目與標準,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多方面的道德素養。教師通過創設多個新穎、良好的課堂活動,并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學生自身的差異,對他們實施教育教學,同時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通過學校這種的教育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還能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從而激勵他們認真學習文化課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面對家庭以及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家庭教育是基礎,培養學生形成優質習慣
家庭教育是學生所受教育中的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與改善,其有著早期教育的優勢,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基本教育。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生理、心理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不但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使他們的智力得到提早的開發,讓學生從小就被良好的道德思想所教育,較早地形成道德倫理的觀念。家庭教育影響著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也可以針對其特點來展開相應的教育,能夠直接培養他們的情感。家庭教育也是終身教育,有著長久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對學生的影響受益終生。
例如,家長積極參加學校所組織的家長會議,或者是舉行的親子活動,家長要懂得科學、正確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可以作為學校教育的支持者和學生成長的陪同者,有力地促進三者的密切聯系。學校可以為家長和學生提供多個“親子教育”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社會教育作為發展趨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社會教育是對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延續和發展,在社會教育中,可以構建多種教育的機構,還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的教育特點,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補償教育,更好地發展學校、家庭教育教學。
例如,社區可以在學生暑假期間,開設一些有意義的趣味活動、公益講座等,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激起他們的自主參與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社會教育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和特長,以提高他們的素質意識,對學生全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在受社會教育之后,能夠從容地應對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應變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生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社會角色,拓展他們的交往范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成為一個德智雙收全的好公民。
五、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地結合到一起,才能全面地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的發展,從不同的角度去培養他們的素質能力,以形成一個高智商、高學歷、高品德的社會人才。只有“三教合一”,才能全方位地向學生實施良好的教育,學校、家庭與社會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一致同心,才可以收獲相應良好的教育結果,才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文洋.芻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J].教育(文摘版),2017,13(03)
[2]蓋興海.淺談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