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龍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真正的語文學習過程是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語言實踐活動。實施項目式學習,以項目為載體,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探究學習,發展語文素養,培養實踐能力。本文探討小學語文高年級項目式學習的策略、評價方法。
【關鍵詞】項目式;任務;實踐;評價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講授式上課為主,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實踐活動開展得較為散亂、隨意。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應變革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方式,實施項目式學習,以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項目為載體,以做項目形式,促使學生做中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探究學習,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一、精心設計任務驅動學習
項目式學習,以項目為載體,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導向,通過任務導向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探究學習。因此,設計驅動學習的任務,對項目式學習至關重要。
(一)項目式設計教科書特定內容,把學習過程變為學科滲透式項目學習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書,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我們要善于在教學中發現適合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內容,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創新教學設計,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設計挑戰性的任務,開展項目式學習,把學習內容設計為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把學習過程變為實踐過程,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實踐體驗,使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實現深度學習,在大量的實踐中培養能力。
有的教科書內容,有較明顯的人文、歷史、語言等領域內容,很適合創造性地使用,引導進行探究、實踐,如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夢》一類的課文,適合編演課本劇,在單元學習中就可適時拿一篇課文來項目式學習設計。教學《草船借箭》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主要由教師主導安排讀、悟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理解、體會。項目式設計《草船借箭》學習,則通過編演課本劇,設計一系列讀寫、探究、動手任務,學生當課本劇“演員”,以實踐的方式深入地體會人物特點,讓學生體驗、經歷多樣的實踐活動、探究學習、動手操作,多方面培養學生能力。
(二)用教育要素改造教育資源,把學習生活中真實問題轉化為主題式項目學習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我們要打通學習與生活中的邊際,注意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善于把生活中真實問題轉化為主題式項目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我們應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用教育要素改造各種教育資源,提煉出蘊含的學科教育元素,進行項目化學習設計,把生活中真實問題轉化為主題項目探究學習,如春游實踐活動、秋游實踐活動、學校慶典活動、四點半活動、午餐活動、傳統文化、劇本編寫、XX表演、XX調查、創編兒歌、創編繪本、課前講演、XX設計方案、策劃六年級畢業晚會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會學習。
二、促進持續的探究與實踐
真正的語文學習過程是學生經歷多樣化的實踐活動。項目學習以學生為中心,既有課堂教學,又有課外自主、合作學習,且大部分任務需要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因此,要重視學習過程的設計,抓實學習過程,抓實實踐活動。
(一)設計好學習過程
項目式學習涉及一系列的內容和活動,需要提前設計好,明晰學生需要完成的各層級任務,設計完成任務的方式??捎蓪W生自行設計,或師生一起設計,這也是培養學生策劃能力的重要時機。如編演《草船借箭》課本劇學習過程可設計如下:
任務一:選擇故事。閱讀《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相關文段,要求:了解故事情節,把握人物特點,與同學交流;
任務二:學習人物表演。觀看電視劇《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相關視頻,選擇一個角色進行評價,自由交流;
任務三:選擇扮演角色。寫一寫擬表演對象,設計人物臺詞、動作、表情;
任務四:創編劇本。小組合作編寫課本劇;
任務五:排演課本劇。將全班同學分成6個小組,找背景配樂,制作簡單的道具,商量、排演課本劇;
任務六:表演課本劇。6個小組按順序表演課本劇;
任務七:項目學習評價。以《參與學習評價表》《學習成果評價表》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反思。
這樣的編演《草船借箭》課本劇項目學習,緊扣表達、探究、動手等實踐活動,在各層級任務引導下,促進深度學習。
(二)持續進行探究、實踐、作品制作
項目化學習過程中,通過營造探索和實踐學習氛圍,搭建各種平臺,提供各種輔助,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探究、實踐,或藝術欣賞,或查閱資料,或調查訪問,或合作探究,或討論分析,或編寫繪制,充分體驗、親歷、探究,并最終以制作作品呈現學習成果。
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給學生構建學習平臺,給予及時指導,如,方法指導、數據整理指導、專題培訓等,關注學生項目小組的運作情況,適時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學生的實踐學習。
(三)促進思維的遷移
在項目學習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把項目學習中的體驗、思維進行遷移,注重問題的解決體驗的分享,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將解決問題的知識、方式遷移到其它的情境當中去,實現能力的提升,切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充分展示學習成果
項目式學習任務指向成果,以學習成果為特征,因此項目式學習突出以學習成果為檢驗,組織學習成果展示。
(一)多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學習成果展示方式,可以辦展覽、研究報告匯報會、宣傳欄張貼、匯編成冊、表演、演講等方式。調查類項目,就安排研究報告匯報會;如果是創編繪本,則可以進行一個繪本展。
(二)充分展示學習成果
展示時,可從內容上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從不同方面去展示,分成各個小組展示,讓每一份成果都進行展示。
(三)注意展示中互動
展示活動中,要避免展示與聽眾脫節的現象,通過鼓勵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內容、質疑等方式加強聯動,將全體學生帶動起來參與互動。
四、多元互動評價學習
項目式學習評價著眼于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主要評價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探究精神與合作學習情況。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一)制定評價規則
評價以公開展示作品為核心,把能看到作品的人都作為評價人,既對作品作總結性評價,也對學生參與項目學習的過程性作評價。
(二)評價參與學習過程
評價時著眼于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如,在編演《草船借箭》課本劇項目學習中,主要引導學生從參與態度、活動體驗、成果展示、活動體會去評價,突出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評價。
(三)評價學習成果
評價著眼于讓學生體驗成功感,讓學生能聽到更多的反饋意見,引導反思。如,編演《草船借箭》課本劇項目學習中,主要引導學生從劇本編寫、服裝道具、角色表演、表演效果幾方面去評價,促進學生深層反思。
總之,實施項目式學習,以項目為載體,進行學科滲透式探究學習,進行主題式項目學習,引導學生持續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探究學習,必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寧.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8(34).
[2]蔡可.美國項目學習與我國語文教學改革[J].語文建設,2015(31).
[3]張帝.項目學習的設計與實踐[J] .中國教師,2016(19).
[4]田娟.孫振東.跨學科教學的誤區及理性回歸[J].中國教育學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