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愷
摘要: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已經成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當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采用多元的方法,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學;滲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是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精神支柱,更是凝聚社會力量,促進我國現代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為了培育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傳承民族精神的人才,就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一、引入傳統經典
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大量經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道德品質、思想情感的培養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引入大量的傳統經典,來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講解的方式,將一些較為經典的傳統文化內容以趣味故事的方式,新穎、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故事與傳統經典的融合,教師可以快速帶領學生領悟到傳統文化的精髓,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品質[1]。其次,可以借助視頻圖片的呈現。比如多媒體技術、微課等,都可以將傳統經典以圖片、視頻、聲樂等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深化其內涵與本質。最后,可以通過拓展延伸,立足于一篇傳統經典,拓展延伸出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帶領學生展開思考、交流、探究、感悟,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營造文化氛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良好文化氛圍的營造,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生活化、趣味問題、游戲等形式,將傳統經典與傳統文化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寬松、自由,激發學生的學習趣味與積極性。其次,可以借助問題設置,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最后,還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我表現、自我思考、自我交流、自我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并且添加一些新元素,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氛圍中得到熏陶。
三、結合實時熱點
傳統的理論講授教學方法,難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興趣低下。因此就要進行教學方法的適當創新與優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傳統文化內容變得更加親切、新穎、有趣。傳統文化與實時熱點的結合,可以將一些學生熟悉的話題、新聞、故事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也可以結合一些當前流行的古風歌曲、古風題材的影視劇、互聯網流行的話題等,進行傳統文化的融合,來增強學生的認同感,讓他們感悟與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優勢。
四、展開課后探究
課堂上的學習,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還要積極展開課后探究,促使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發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詩詞比賽、話劇表演、角色扮演、作文比賽、話題演講等方式,鼓勵學生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踴躍表現自我。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評價與分析,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課后探究任務的布置,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詢問他人、小組探究等方式,來尋找生活中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如在《登飛來峰》教學后,就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更多關于作者王安石以及飛來峰的資料,來掌握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最后,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悟與體會寫下來。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傳統經典、營造文化氛圍、結合實時熱點、展開課后探究等策略,來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全面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相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教師,2020,(3):106-107.
[2]張艷.淺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2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