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不僅有助于增強鋼琴教學的效果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還有助于營造先進的教學環境。然而目前國內的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中存在著實踐教學的理念不清晰、人才培養方針不明確、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不科學、教師實踐專業能力不夠高、學生自己實踐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需要深化實踐教學理念、理清人才培養方針、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創建專業教師隊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等,以此來進行實踐教學改革。
關鍵詞:民辦院校? 鋼琴實踐教學? 教學問題? 改革途徑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3-0113-04
實踐教學對于人才培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表演專業的鋼琴教學同樣如此。鋼琴實踐教學就是以各種實訓實踐活動如鋼琴表演、即興彈奏、編曲等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它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鋼琴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符合社會環境的鋼琴生。在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民辦院校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不過時代在發展,教學理念也在更新,深化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是當下必走的重要一步。
一、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改變不良的教學現狀,增強鋼琴教學的效果
深化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可以改變“重技能輕實踐”的教學現狀,讓鋼琴教學活動更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實踐教學作為一項教育界的重要課題,音樂表演專業同樣需要執行,鋼琴實踐教學改革就是對實踐教學理念的踐行,也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進,更是教學方式趨向于科學的體現。通過實踐教學改革,鋼琴教學內容將更為豐富和有趣,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強,可以提升鋼琴教學的效果。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突出的是“實踐”二字,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在鋼琴實踐教學中不斷挑戰自我,走向舞臺,可以將此環節視作學生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鍛煉自己的應對能力,不斷審視和完善自己,最終形成積極向上的個人追求。在學生畢業之后,這種個人追求會促使學生繼續創新,而豐富的實踐經歷也可以促使學生自我創業,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有利于提升民辦院校整體教學水平,為其他專業輸送先進教學意識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不僅提升了該專業教學水平,還帶動了院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先進的教學意識和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各種知識交流進行流通傳播,最終打造出一個較為科學和先進的實踐教學大環境。
二、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理念不清晰
民辦院校作為國內教育體制中的一個大類型,同樣肩負著為國家輸送人才的責任。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的鋼琴教育應該要培養符合市場環境的專業鋼琴演奏者,所以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育需要非常注重教學的實踐性。然而目前許多民辦院校并沒有挖掘實踐教學的內涵,沒有貫徹實踐教學理念,在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育的培養方針上,許多民辦院校還在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培養模式進行教學。長期以來,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育的實踐教學總會被作為“補充性”的教學環節來設置。許多民辦院校認為專業性的技能培訓教學才是重中之重,忽視了實踐教學的效果,認為實踐環節只是專業技能教學的一個補充。還有的院校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以為課外的社團活動或者音樂比賽就是實踐教學,實際上這些沒有教學計劃的活動只是學生拓展自身實踐能力的體現,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教學環節。總之,未能貫徹實踐教學理念、對實踐教學的目的不明確,是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中存在的首要問題。
(二)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方針不明確
我國民辦院校在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中,通常對該專業學生的要求是“高、精、尖”,即鋼琴專業技術優越。然而,這樣的專業定位忽視了鋼琴專業學生的綜合音樂水平。一味地進行重復性的鋼琴技能培訓而沒有進行實踐教學,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的舞臺適應力較低,比如即興鋼琴演奏、鍵盤和聲等,同時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舞臺表演風格。如果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育中的專業定位只是關注鋼琴的技能,將會導致學生無法及時適應實際的技能應用環境,即學生空有技能而無法良好地發揮。一味地專注于技能培訓,也會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最終導致學生對鋼琴學習喪失興趣,鋼琴教學效果大大降低。長此以往,民辦院校難以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環境的優秀鋼琴生,不利于鋼琴專業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民辦院校鋼琴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不科學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中,教學內容的設計存在不合理現象,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材的難度較高。民辦院校鋼琴教育采用的教材沒有硬性的規定,教材的選擇一般根據院校和教師共同決定。近年來有許多鋼琴專業學者編著了各種鋼琴教材,民辦院校一般采用的有《鋼琴即興配彈教程》《鋼琴即興伴奏新編》等等。這些教材對學生的即興彈奏教學有一定幫助,確實可以提升其鋼琴表演實踐水平,然而許多民辦院校的鋼琴專業學生進校前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鋼琴學習,對這些教材的學習比較吃力,這很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鋼琴即興能力,也阻礙了實踐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學活動過于片面,缺乏足夠的實踐活動。民辦院校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對學生技能的培訓任務,通常是專注于鋼琴技能方面的教學,而對于課外的演出、比賽、社團等,院校很少給予關注和足夠的支持。民辦院校本身課內的實踐活動就已經不足,對于課外實踐活動還不提供合理的指導,長此以往,鋼琴教學內容將會更加片面化。
(四)教師專業能力不夠高
對于音樂表演專業來說,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力量,然而就目前國內民辦院校來說,音樂教學人才比較缺乏,而鋼琴教育人才更甚。鋼琴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不足,將會導致兩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鋼琴教師自身教育能力不足,缺乏不斷學習和改進教學活動的能力,就會導致其一味地根據教材進行鋼琴教學,會產生一個固定的模式化教學套路,從而使學生降低了學習鋼琴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鋼琴技能學習;另一方面,鋼琴教師自身實踐意識欠缺,實踐經驗和能力不足,會導致其難以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也無法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不利于鋼琴實踐教學的進行。目前民辦院校的鋼琴教師雖然有足夠的鋼琴技能,但是普遍缺乏實際的鋼琴彈奏演出經驗,也缺乏獨立編曲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鋼琴實踐教學的進程。
(五)學生自身實踐能力不足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因為它對學生的最終要求是具備良好的舞臺表演能力,鋼琴專業的學生在舞臺上,除了要進行鋼琴演奏,還要根據舞臺上的各種情景隨時應變。不過,大部分民辦院校的學生并沒有這樣的能力。許多學生自身的實踐經驗不足,缺乏舞臺表演經驗,個人心理素質也不高,在這些因素制約下,這部分學生會喪失對舞臺表演的興趣。自身實踐經歷不足并且對舞臺表演有所抵觸的學生,在后續的實踐教學活動中也會放棄實踐機會,這大大阻礙了學生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效配合。對于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來說,學生實踐能力的不足將會降低鋼琴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從而阻礙鋼琴實踐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三、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路徑分析
(一)深化實踐教學理念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深化改革。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育的教學實踐中,院校和教師都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轉變原本的錯誤觀念,放棄一味的技能培訓思想,重視實踐教學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院校方面可以展開專業會議,聚齊鋼琴教師,共同探討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讓領導班子和教師重拾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鋼琴彈奏說到底是一種藝術表演,民辦院校的鋼琴教學理念應該為“表演”而不是“學習”,表演需要實踐,因此鋼琴教學應以表演實踐活動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只有明確好實踐教學理念,緊緊抓住“實踐”二字,才能深入貫徹實踐精神,從而進行鋼琴實踐教學改革。
(二)理清人才培養方針,明確教學定位
在進行鋼琴實踐教學之前,民辦院校和鋼琴教師需要理清楚人才培養的方針和教學目標,只有理清培養方針和教學定位,才能實現院校育人的目的。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應該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學生學習觀念的培養。因為教育活動的首要目標是育人,學生的思想教育對于鋼琴學習來說有著指導性作用,只有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鋼琴實踐教學活動中去。二是對學生實踐興趣的培養。學生如果對實踐教學活動沒有絲毫興趣,那么鋼琴實踐教學的效果就無從談起,所以院校和教師要注重鋼琴實踐教學的趣味性和可參與性,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比如鋼琴教師可給學生講解更多鋼琴曲目或者鋼琴名家的故事,深入挖掘一些鋼琴作品的背后故事,以此提升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助力鋼琴實踐教學活動的展開。
(三)完善和豐富鋼琴實踐教學內容
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教學要不斷完善和豐富其內容,通過更多更有效的教學內容去引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首先,鋼琴教學教材需要貼合學生實際水平,不能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而選擇難度過高的教材,而且鋼琴課的教材除了要有基礎性鋼琴彈奏知識,還應該有一些舞臺演出技巧和鋼琴即興彈奏技巧,以此來將鋼琴演奏的實踐情景傳輸給學生;其次,民辦院校鋼琴教學需要豐富的實踐活動,比如音樂會、校園技能大賽、校園文化節、文藝匯演等校內實踐活動,還有地區表演賽、志愿表演會等校外實踐活動。在這些實踐活動中,作為鋼琴教師來說,他們需要對學生的實踐表現進行點評和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改進。作為院校來說,他們需要積極籌備和組織活動,給予學生足夠支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完善和豐富鋼琴實踐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提升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的水平。
(四)創建兼顧理論教育與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要想深化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學改革,就需要對教師的實踐教育能力進行培養。一方面,院校可采用“引進來”的方式創建理論與實踐兼顧的教師隊伍,“引進來”包括引進人才和引進知識。引進人才是指院校聘請國內外鋼琴教育行業優秀的實踐型人才,以此擴充本校的教師隊伍,從而讓教師隊伍可以兼顧理論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引進知識是指院校請國內外優秀的相關人才到校內開展講座,組織鋼琴教師進行學習實踐教育相關知識,從而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水平。另一方面,院校還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走出去”的目的一是為了讓教師學習技能,二是為了給教師提供實踐機會。院校需要定時派鋼琴教師參加相關技能培訓,提升鋼琴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執教能力,此外,還可以讓鋼琴教師參與各類演出活動,豐富教師自身的實踐經歷,從而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和實戰能力,這樣鋼琴教師就能更好地為鋼琴實踐教學服務,更好地引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
(五)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需要院校和教師共同努力。首先是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方面,院校和鋼琴教師應當將實踐意識培養貫徹到一系列的鋼琴教學活動中。比如說,院校可以開展“鋼琴技能與實踐能力”主題會議、開展“鋼琴舞臺實踐”主題講座等活動,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自覺生成實踐意識。其次是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方面,院校和鋼琴教師應當組織各種實踐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比如說,鋼琴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將琴房作為一個小型的表演舞臺,讓學生將琴房里的練習當做舞臺上的表演進行日常的練琴。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鋼琴曲編排、小型鋼琴曲鑒賞會等活動,使學生充分體會到鋼琴表演的實踐內涵。除了校內的小型實踐活動,院校還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一起去參加校外的大型實踐活動,比方說教師帶領鋼琴班學生一起參加校外匯演。實踐活動的組織原則是每個學生都有上臺表現的機會,而不是只有尖子生才能上臺。鋼琴實踐活動的組織和表演機會的增加,將會大大提升民辦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實踐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賈萬銀.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學園,2018(20):88-89.
[2]陳驚宇.高校音樂專業舞蹈課的實踐教學改革[J].大眾文藝,2018(16)182.
[3]張譯文,高佳蕊.探討高校鋼琴教育現狀與改革策略[J].大觀,2020(09):126-127.
[4]吳雙,魏紫.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大觀,2020(09):128-129.
[5]李存波.淺析地方院校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戲劇之家,2020(3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