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明
國家為了更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更全面豐富人們的閑暇生活,出臺了一系列的全民健身政策。以體育健身、娛樂等體育產業為切入點,大力發展體育事業。而潛水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寵,迅速走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很多高校紛紛開展了潛水課程,開設了潛水學習班,出臺了培養高素質的潛水人才計劃等舉措積極響應落實國家政策。但高校開展潛水課程存在很多資金投入不足、培養機制等一些問題,同時對高校潛水專業的研究文獻資料也很少,不能對高校潛水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和經驗借鑒。因此研究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更為之重要,研究工作的道路將更久遠。
本研究在SWOT分析法框架上采用德爾菲法對嶺南師范學院潛水專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由層次分析法得出相關因素權重,可為嶺南師范學院,以及其他高校開設潛水專業提供理論支持,對改善高校潛水課程的結構給予幫助,將推動潛水專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
以嶺南師范學院潛水專業為研究對象,對其內部外部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網絡文庫和書籍里面查閱大量的關于高校潛水,休閑潛水等領域的資料文獻。以此全面了解高校潛水專業的發展情況,休閑潛水的基本概念,以及潛水的發展歷程等,為本研究提供真實豐富的理論支持。
1.2.2 專家訪談法
對潛水項目管理負責人,潛水學校的校長領導、教練員,嶺南師范學院領導、潛水教練員等與潛水領域相關的資深專家就高校潛水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訪談,從中獲取更全面的資料和建議。
1.2.3 問卷調查法
問卷的設計參考了蘇雄、王聰、張善斌等人對高校潛水,休閑潛水的研究成果[3],并結合自己實際調研的需要,制定了一份關于高校潛水專業的SWOT分析框架下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二級指標下的三級指標的五級評分量表。向潛水領域的專家發放了調查問卷,并回收問卷。
1.2.4 德爾菲法
在文獻調查研究、專家訪談的基礎上根據SWOT分析原理對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向由高校潛水方面的領導老師,潛水項目的管理層以及潛水高級教練員組成的專家團(11人)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在經過三輪的評估后,對影響因素的確定意見有了一致性的結果,獲得可信度的因素[4]。
1.2.5 SWOT分析法
采用成熟的SWOT分析法建立文章的總體敘述路線,分別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這四個方面進行相關研究,其四個方面下各有深度影響的因素說明進行論述。
1.2.6 AHP層次分析法
結合在SWOT框架下通過德爾菲法確定的相關因素:目標層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準則層四個方面S優勢,W劣勢,O機會,T威脅,方案層下的各個影響因素建立層次結構模型,綜合專家的評分意見,得出各個因素的最終權重。
2.1.1 SWOT架構下的因素篩選
在充分查閱潛水專業相關文獻,了解基本情況基礎下,研究采用德爾菲法進行了三次的問卷調查確定因素,依據因素的平均數,標準差和變異系數對因素進行篩選。
2.1.2 第一輪的專家問卷結果分析
均值代表專家對該因素重視程度的評價,標準差和變異系數則反映專家對某一因素評價的離散程度。第1輪剔除平均數較小(小于3.50),和變異系數較大(大于0.20)的因素。肯德爾系數是計算多個等級變量相關程度的一種相關量,肯德爾和諧系數越大說明專家對該因素的重視程度較為一致,但當評分者在3-20人之間時,需要進行顯著性檢驗,P值<0.05說明專家對該因素的認同度較高。

表1 優勢S因素專家意見統計結果
由表1可知在S優勢因素中,國家政策S1、優越地理環境S2、學生素質高成績好S5的平均數均大于3.5,但變異系數都大于0.20,說明專家對該因素存在爭議。在充分的文獻資料論證以及個別幾個特權威的專家支持下,專家組同意把優越地理環境S2、學生素質高成績好S5因素仍然保留在S優勢因素里面,但國家政策S1應該屬于機會而不是優勢應改變。學校人文歷史S3因素的平均數小于3.5,但變異系數大于0.20,專家認為其因素有爭議先保留,其它因素的平均數都大于3.5,變異系數小于0.20,且P<0.05,予以保留。

表2 劣勢W因素專家意見統計結果
表2可以看出,所有因素的變異系數都大于0.20,說明專家對劣勢的因素存在很大的爭議,認為潛水教材缺乏W1、教學人員欠缺W2、師資力量不足W3這三個因素可以統一改為學校潛水方面的資源不多W8。其中外省學生少W6平均數少于3.50.變異系數大于0.20,有爭議,但有幾個專家認為此因素不是很重要,因此還是暫時保留。社會影響力不足W4、辦學經驗少W5、培養機制W7平均數大于3.50,但變異系數大于0.20,有爭議視其重要性,綜合起來,還是認為這兩個因素應該暫時保留進入下輪的討論。

表3 機會O因素專家意見統計結果
表3顯示其他高校潛水專業的成功先例O4平均數小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其他高校潛水專業的成功先例O4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對機會因素影響不大,應將以剔除。潛水學校領導支持推動O3、校領導的牽頭指導O7平均數大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但屬于同一個因素,可以統一歸納為領導支持推動O3,其他因素的平均數都大于3.50,且變異系數也都小于0.2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予以保留。

表4 威脅T因素專家意見統計結果
辦學經驗少T4、就業競爭力低T5、學生經驗少T6這些因素的平均數都少于3.50,變異系數也都小于0.20,說明沒有爭議,況且這些因素也算不上什么威脅,或多或少也只是與劣勢沾邊,應該從威脅因素里剔除。其他高校的就業競爭T1平均數雖少于3.50,但變異系數大于0.20,存在爭議,況且由于各高校,各潛水機構看到潛水的市場,正對本學校形成一定的威脅,有存在的意義,予以暫時保留。其他因素平均數大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予以保留。
2.1.3 第二輪的專家問卷結果分析
針對第一輪專家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了調整,刪除了國家政策S1,把潛水教材缺乏W1、教學人員欠缺W2、師資力量不足W3這三個因素可以統一改為學校潛水方面的資源不多W8,并發放了第二問卷。優越地理環境S2平均數為4.27,大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11,說明專家認同這個因素,保留。學校人文歷史S3平均數小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專家意見一致認為優勢的因素中沒有關于學校人文歷史的存在,應剔除。學生素質高成績好S5平均數大于3.50,但變異系數大于0.20,專家存在爭議,需要再審核。社會影響力不足W4、辦學經驗少W5、培養機制W7的平均數均大于3.50,變異系數均小于0.20,都予以保留,而外省學生少W6平均數少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專家不存在爭議,這個因素從架構中剔除。其他高校的就業競爭T1平均數小于3.50,變異系數小于0.20,沒有爭議,從威脅T因素中剔除。
2.1.4 第三輪的專家問卷結果分析
調整第二輪問卷的數據,結合第二輪專家的討論意見,發放第三次問卷。結果分析得出所有的因素平均數都大于3.50,變異系數都小于0.20,各指標的重要性程度較大,專家意見集中度高,協調程度較好,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
2.2.1 判斷矩陣的構造

表5 評價指標重要程度賦值一覽表
表5所示是層次分析法(AHP)的打分賦值情況[5]。在得到每一個判斷矩陣的數據后將其輸入到AHP軟件中進行各指標權重的計算,得到相關結構圖及數值比例,如圖1所示。指標因素的權重比例是其系統因素重要性的客觀反映和定量分析的數據來源,能更好的證明因素的存在重要性。

圖1 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遞階層次結構圖
2.2.2 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因素體系權重
從表6中可以看到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層次結構體系中優勢S的判斷矩陣CR=0.0907,劣勢W的判斷矩陣CR=0.0909,機會O的判斷矩陣=0.0927,威脅T的判斷矩陣CR=0.000,他們的判斷矩陣都小于0.1,因此矩陣都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表6 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因素體系權重
在一級指標中,優勢S的權重為0.4536,劣勢W的權重為0.1002,機會O的權重為0.2860,威脅T的權重為0.1602。從0.4536>0.2860>0.1602>0.1002中可以認為在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體系結構中,優勢S是最重要的,需要發揮利用,機會O次之,其他威脅則比劣勢W重要,說明專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外界的威脅。
在二級指標中,合作單位的資源名氣S4權重為0.1544,是所有因素中最高的,說明了需要得到領導者的重視,尤其要積極發揮優勢中的優勢。接著是社會關注度S7權重為0.1085、優越的地理環境S2權重和合作單位教練團隊龐大的權重共為0.1076,潛水市場高速發展O5權重為0.0862,這些因素的權重都比其他因素的高,況且都是優勢和機會里面的因素,專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需要十分重視這些因素。
在研究高校潛水專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中,只是應用了SWOT的總體框架來分析,旗下的因素也只是定性的主觀判斷,難免會有一些不足,專家的選擇結構可能不夠科學,對建立體系會有一些漏洞,希望今后能用數據定量性的分析來減少誤差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