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蕭
【摘 要】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中教育,由關注高中生存在的各種問題與不足轉向發展為關注高中生的潛質潛能與存在的各種優勢。這一實質性的轉變說明高中班主任已經在逐漸改善自身原有的工作方式,不斷探索新的視角以及新的教育方式。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班主任積極心理學教育方法分析”這一主要問題展開深入探究,提出一些有效策略促進高中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塑造積極認知,培養積極樂觀的精神品質,進而提升高中生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高中 ?班主任 ?教育方法 ?有效策略
目前,隨著我國各界對積極心理學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學者、專家都開始關注與研究,也逐漸被廣泛應用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當前在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倡導教育者關注學生的潛力與各方面的優勢,要求高中班主任積極優化完善自身的教育工作方式,以新視角去發掘新的教育方法。
一、營造積極的環境氛圍是前提
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是十分關注每個學生所處的環境的,只有個體置于良好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形成自身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與良好的人格特征。作為高中班主任,在為高中生營造積極健康環境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兩個幸福的“家”。
(一)人際關系和諧的“大家”
目前,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習時間非常緊迫,大多數學生會選擇住校來節省時間學習,學校自然就成為高中生最主要的學習與生活場所。學校生活中,每個學生都需要面臨的就是人際交往問題,如果班主任與其他教師沒有及時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沒有較好地解決改善,必然會導致學生形成消極心理,例如排斥與人相處,獨來獨往、拉幫結伙、吵架打架、群體孤立一人、頻繁曠課請假等。因此,班主任需要意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也是營造人際關系和諧“大家”環境的主要目的。
高中班主任可以將班約與人際關系和諧的方法巧妙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布置相關主題的教室環境,潛移默化地進行耳濡目染。推薦合適書目,模擬真實情境,加深學生對人際關系和諧的意義的了解,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更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進而建立自信。
(二)親子關系融洽的“小家”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是無法替代家庭教育的,家長同樣作為學生重要的教師,應該與學校教育無縫銜接,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為班主任,也需要對學生的家長進行必要的教育指導和有效的家訪,了解每位家長的教育觀念,在家長與學生之間承擔起調解員的角色和責任,及時糾正家長錯誤的教育,舉辦家長交流會,分享經驗,適當舉辦親子活動,為促進和諧的家庭關系助力。
二、制定積極的評價機制是保證
以學習成績好為標準的評價機制早已不適用,嚴重偏離了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應關注全部學生,幫助學生開發潛能與美德,進而制定出更全面、客觀且具有發展性的學生評價機制。
(一)評價目的生本化
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所以,評價機制的制定應使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潛能與優勢,正確了解自己并認識到自身價值,進而激發其主觀能動性,挖掘自身潛能、整體提升綜合素養。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教師單一地作為評價主體,勢必會失去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因此,評價主體應多元化。不僅讓學生自評,還可以引導學生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互評活動,最后由班主任補充評價,還可以邀請任課教師與學生家長參與評價過程中來。為學生提供平等、自由、開放的評價空間,評價結果也會更加客觀全面且具有信服力。
(三)評價方法多樣化
傳統的評價機制僅僅注重評價結果,嚴重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個體具有不一樣的成長過程,完全不利于問題的及時發現與糾正。因此,班主任需要將評價關注點由結果轉移到過程中來。日常仔細觀察,定期談話,熟悉每個學生的個性與優勢,及時發現其發展過程中的進步,并積極給予表揚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還可以為學生制作個人成長記錄檔案,以文字與圖片的形式保留,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
三、發展積極的能量資源是根本
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人的健康與幸福很重要,人所產生的幸福感并非取決于某個事件的發生,而取決于人的心態和看法。基于此,班主任應積極引導學生學會保持樂觀的心態,增強對情緒的調解控制力。
(一)塑造積極認知
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目前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客觀全面地分析自身的優與劣,樂觀理智地面對得與失,設定對自身合理的期望值,從而提升自己內心的滿足與幸福指數。
(二)培養樂觀品質
班主任需要幫助高中生培養積極向上且樂觀的精神品質,引導學生進行自身的豎向比較,發現自己成長中的點滴進步。學校應聘請專業的心理輔導員,為學生提供合理科學的情緒療法,逐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情緒。
結語:
綜上所述,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視角下,班主任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提升自身修養,以身作則,學會用積極的情緒管理學生、評價學生、感染學生。讓高中生在緊迫的學習生活中幸福、健康、快樂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嵚,石國興.積極心理學介紹[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02).
[2] 葛文芹.積極心理學在職業學校班級管理中的嘗試[J].職教通訊,2011(18).
[3] 邱勇強,黃金來.積極心理學理念與高校班級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1(06).
[4] 李遠強.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