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摘 要:川劇作為我國的傳統戲曲之一,武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當,武生分為靠甲武生、袍帶武生、龍箭武生、短打武生等很多種類型,作為一個武生需要練習的基本程式包括踢尖子、推衫子、耍翎子和提把子等等,只有將這些基本功練好才能夠讓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飽滿,武生在表演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人物性格,這樣才能夠讓每一部戲曲中武生都具有不同的人物特點,塑造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關鍵詞:川劇;武生;藝術特征
在我國的川劇表演中,武生又被稱為武小生,與其他的表演行當相比較,武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行當。武小生在川劇中的定義就是具有武藝的小生,在戲曲表演中,這類的角色比較多,不僅包括軍旅中的武夫還包括普通的年輕男子。如果想要很好的塑造武生,就必須要能夠準確的把握社會層次,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能夠更加符合舞臺和觀眾的要求。
一、川劇武生的基本分類和要求
川劇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他們來源于生活卻又要高于生活,因此武生的分類相對復雜。目前我們在對川劇武生進行分類的過程中大多會根據服飾的不同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靠甲武生、袍帶武生、龍箭(含袍子)武生、短打武生等等,根據服飾只能進行大致的分類,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的。在川劇中,武生的必須掌握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在日常的生活中武生表演中要勤學苦練,讓自己的技藝越來越精湛,才能夠在戲曲表演過程中吸引觀眾的目光,呈現完美的表演。
二、川劇武生表演的基本程式
在川劇中武生的表演程式主要包括踢尖子、推衫子、耍翎子、提把子等四種,也被稱為四子功。雖然四子功不能夠將唱念做打等表演藝術都包含進去,但是也是武生需要具備的基本功之一。
三、性格復雜多樣的武生經典形象
川劇中武生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文生具有很大的不同,武生的表演不像文生一樣文質彬彬,武生一般在川劇表演中飾演的都是反派人物,主要表現出人物的英俊威武和凌厲瀟灑,武生的表演中要講究,剛、直、柔、健等四種要素。比如在比較經典的川劇《打紅臺》中的肖方和《竇玉姐》中的南山復,這類武生角色基本都是性格十分陰險、狠毒、虛偽和輕浮的。在川劇的舞臺表演中具有非常豐富的武生形象,如趙子龍、馬孟起、呂奉先以及伍云光等等,這些角色在老一輩的川劇表演藝術家手里被演繹的淋漓盡致,他們準備的把握各類角色的性格,讓人物的形象非常飽滿,在深受觀眾喜愛的同時也成為我國川劇舞臺中非常經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在川劇武生的表演過程中,能夠吸引觀眾眼球的不僅僅包括推衫子、踢尖子、耍翎子等這些展現演員專業技能的表演,還要能夠將角色豐富的情感表現出來,比如在飾演《醉戰雍州》中穆居易這一角色的時候,還應該將其兒女情長的性格展現出來。在《八郎帶鏢》這出川劇著名的武戲中,不僅僅要警大都的場面展現出來,同時還應該將戲中煽情的戲份通過獨特的方式表演出來,將觀眾帶入到戲曲的情緒中,使他們感同身受更加有利于戲曲表演的成功。
根據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庚娘》改編而來的川劇曲目《打紅臺》是我國川劇中非常著名的一個曲目。這部戲曲主要講述了肖方是怎樣謀夫奪妻,最后人才兩空投軍,后被招為駙馬卻被義女認出慘被斬首的故事。在這出戲曲中武生的扮演者要將相仿狠毒陰險奸詐的性格完美的進行展現,不僅僅要通過動作還要通過神態,這樣才能夠將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川劇武生在進行人物塑造和戲曲表演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將戲曲規范的表演程式與各種各樣的表演方式進行融合,這樣才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飽滿。川劇老表演藝術家在對肖方這個角色進行塑造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運用武生基本的表演程式還應該注重對肖方人物性格命運的理解,將其多方的性格在表演中呈現出來,通過戳巾、移刀、投石問路、衣襟飲酒、藏刀、手彩、搭飛白等藝術技巧和豐富的人物情感相結合,塑造出一個個令人難忘的經典舞臺形象。在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通過使用戳巾這一表演方式,展現量肖方殘忍的內心性格,這些細微的技巧都將表演者對于角色的把握表現出來,讓舞臺上的形象能夠更加生動立體,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也能夠更好的被吸引,在這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飾演肖方的表演者不僅將表演程式的基本功展現了出來,同時還將自己對于角色的理解展現在臺詞之中,能夠做到前后呼應,甚至每一句臺詞的音調都進行了很好的把握,讓肖方這個角色的可憐與可恨之處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表演結束夠觀眾還沉浸在劇情中久久不能自拔,這就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魅力所在。
戲曲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具有非常淵源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也融合了很多時代的特征,川劇作為我國戲曲之一,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在川劇表演中,占據主要地位的行當就是武生,他們通過扎實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將川劇中的角色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能夠更好的去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川劇也在于是俱進,但是不論怎樣發展武生在進行表演的時候都要學習和借鑒老一輩藝術家對于人物性格素質的經驗,學習他們敬業的精神和專業的技能,才能夠塑造出更多讓人們記憶猶新的川劇角色。對于新生代武生來說一定要學生將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情感表達相結合,把握不同人物的特點,才能夠讓人物變得栩栩如生,才能夠讓川劇繼續蓬勃發展,才能夠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參考文獻
[1]夏庭光.川劇“呂布戲”面面觀[J].四川戲劇,2016(11):60-67.
[2]冉勁松.“巴渠河”川劇武生行初探[J].四川戲劇,2017(05):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