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婷 康艷平
在高考英語中,閱讀理解作為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方式,一直受到重視,在各卷中分值比例都比較高(黃娟2018)。可以說,閱讀理解是關系學校人才選拔與考生考試成功與否的關鍵(毛延生、張鵬達2013)。它包括閱讀理解語篇和題項兩部分。就閱讀理解語篇這部分而言,如果它的文本難度等相關信息能夠為學生所了解,這對于他們高考英語的備考、考時的心態調整等方面將有所裨益。
除了有助于學生,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的分析也會使英語教師獲益。根據郭凱、金檀等人(2018)提出的智能改編理論框架,要達到改編閱讀文本的目的,首先要知曉文本難度。據此,如果教師能夠準確掌握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文本難度等信息,其日常教學中的出題等環節將有所參考和借鑒。此外,通過對比分析閱讀理解語篇在不同高考英語試卷及同一高考英語試卷中不同順序的情況,也可以促使命題人員對試卷該部分的編寫進行更好的反思和改進。由上可知,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進行分析有一定的必要性。
國內已有關于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部分的研究主要是對閱讀理解試題內容效度的共時研究或者歷時研究(劉穎、王文琴,等2016;彭瑩瑩、辜向東,等2017;何倩、朱曉東2018;鹿文韜2018)。除了分析閱讀理解試題內容效度,還有研究者使用語料軟件對閱讀理解語篇的詞匯形符和類符、詞匯分布、高頻詞、語篇長度、詞匯密度、迷霧指數、超綱詞率、句法難點等進行統計和分析(付向東、劉麗2016;尚曉燕、宋德云 2016;王蓉 2018;胡曹肖2018)。
從上述已有研究來看,一方面針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國內部分研究者從詞匯、句法、內容效度方面進行了研究,但針對閱讀理解語篇難度進行的研究較少,且有待完善。比如,已有關于文本難度的研究一般采用弗雷奇易讀性計算公式(Flesch Reading Ease)來計算。該公式是利用文本閱讀材料中的句子數、音節數和詞匯量來判斷文本閱讀的難易度(陳愛文2016),但它用來確定文本難度的指標太少,且利用易讀性程式來測量易讀性的方法還有待改進(李紹山2000)。另一方面,關于閱讀理解語篇在不同高考英語試卷及同一高考英語試卷不同順序的對比研究較少,且從詞匯、句法、難度定級這三個方面進行對比研究的則更少。
針對現有研究存在的上述兩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將使用我國學者金檀、陸小飛等人于2018 年研制的“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作為研究工具。該工具存在兩個方面的優勢,其一,針對閱讀理解語篇難度的計算,它能計算出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在詞匯、句法和文本三個層面的難度,且結果更加符合實際難度,準確率較高。其原因在于,“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擁有“閱讀基準數據庫”作為基準語料庫,這個基準語料庫包括部分教材語料以及由經驗豐富的測試專家和英語教師嚴格挑選的國內大規模考試的試題語料,權威性較高。通過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二級至七級)進行銜接,該基準語料庫建立了內部的等級樣本,只要將目標文本與“等級樣本”進行匹配,工具將自動計算出目標文本在詞匯、句法和文本三個層面的難度量化指數。經數據檢驗,該工具文本難度定級計算準確率約為89%(金檀、陸小飛,等2018)。其二,該工具除了能對語篇難度進行定級分析,還能對語篇的詞匯、句法進行分析,這樣一來,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的分析將更全面。
總的來說,本研究基于金檀、陸小飛等人在2018 年研發的“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對2019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和自主命題卷共7 套試卷的閱讀理解語篇從詞匯、句法、難度定級三個方面進行對比研究,以期使高中生、高中英語教師、命題人員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有一個更加準確、清晰的認識,并為其提供一些啟示和建議。
2019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共3 套,每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分別含有4 篇語篇。自主命題省市共有5 個,但其中上海市高考卷由于官方尚未公布,故無法獲取,因此自主命題卷共有4 套。除浙江卷外,自主命題卷每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也分別含有4篇語篇。共計27 篇閱讀理解語篇。具體情況如表1、表2 所示。

表1:2019 年高考英語試卷使用情況表

表2:2019 年高考英語試卷閱讀理解篇數總體情況表
2019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和自主命題卷閱讀理解語篇在詞匯、句法、難度定級三個方面有何異同。
1.研究工具
根據“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使用手冊介紹,“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是由金檀(中山大學)、陸小飛(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郭凱(上海交通大學)和李百川(有米科技)共同主持研發,可以為英語教師提供基于數據驅動的閱讀素材智能選取與改編,共包含“詞匯分析”“句法分析”“難度定級”三個核心模塊。
(1)詞匯分析。
“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依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 年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供的詞表,以95%的詞匯覆蓋率為參考標準,可以對大綱詞匯進行標注和生成,也可以對文本中的超綱詞匯進行標注、統計、查詢、替換、生成。閱讀理解語篇中超綱詞匯的多少勢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考生的閱讀速度、理解程度,因此在詞匯分析模塊本研究主要分析超綱詞率。
(2)句法分析。
在此模塊中,“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可以對文本中的限定性從屬子句、復雜名詞短語、并列短語和非限定性動詞短語,及文本中的最長句子進行標注。除此之外,該模塊還可以對語篇長度進行統計。語篇長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注意力集中程度和認知程度(何靚屹2010)。因此,在本研究中,語篇長度是本研究中句法模塊的研究重點。
(3)難度定級。
“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難度定級可分為三個層面:詞匯難度、句法難度、文本難度。這三個層面難度定級的量化指標如表3 所示。由表3 中文本難度量化指標的數量可知,文本難度是對語篇難度等
級的整體判斷,故需重點關注。

表3:難度定級的15 個量化指標
在基于量化指標對三個層面的難度進行定級之后,“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會顯示難度數值,其表示的含義如下:以難度數值4.50 為例,在數值4.50 中,整數值為4,說明該文本難度大致處于量表等級“四級”水平;小數值為0.50,說明該文本的難度水平超過了“閱讀基準數據庫”中大約50%四級樣本的難度水平。
2.研究框架
基于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及對“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三個模塊的具體描述,得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表4 所示。

表4: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收集2019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和自主命題卷共27 篇閱讀理解語篇。
第二步,清潔文本,包括:把所有標點統一成英文狀態下的標點,清除諸如◆、下劃線等符號和中文釋義,在語篇中出現的小標題后面加上句號以方
便句法難度定級時的統計。
第三步,登錄www.languagedata.net/tester 進入“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將27 篇閱讀理解語篇分別導入。
第四步,對數據進行分析。
以下是詞匯中的超綱詞率、句法中的語篇長度、難度定級三個層面的數據結果及分析。
如下頁圖1 所示,總體來看,2019 年7 套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共27 篇閱讀理解語篇整體超綱詞率不超過5%。根據“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使用手冊介紹,通常情況下,當超綱詞率低于5%時,可初步判斷該文本適用于相應等級的學習者。但是,部分語篇如全國卷ⅠD 篇、全國卷ⅢA 篇、北京卷D篇、天津卷C 篇的超綱詞率超過了5%,天津卷C篇甚至達到了最高的8.45%。且天津卷較其他卷來說,四篇閱讀理解語篇超綱詞率變化浮動最大。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在7 套試卷中,四篇閱讀理解語篇的超綱詞率的變化無明顯規律。

圖1:2019 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超綱詞率
如圖2 所示,總體來看,四篇閱讀理解總體語篇長度浮動在170—400 詞之間,基本符合劉潤清和韓寶成(2004)提出的“閱讀理解材料長度宜在200—500 詞,中等以上的閱讀理解測試中300 詞左右”的要求。由圖2 可知,在各套試卷中,A 語篇長度是最短的,而B、C、D 篇的語篇長度并沒有隨著順序的靠后而逐漸加長,它們三者之間的篇長差別不算太大(江蘇卷除外)。

圖2:2019 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長度(以詞為單位)
(三)難度定級的比較
難度定級將從詞匯難度、句法難度、文本難度三個層面展開。如圖3 所示,詞匯難度總體在4.0—4.5 之間,各套試卷A、B、C、D 篇之間詞匯難度差距不大。句法難度如圖4 所示,句法難度總體在2.5—4.8 之間,B、C、D 篇的句法難度整體大于A 篇。C 篇句法難度在所有試卷中都偏高。文本難度如圖5 所示,A、B、C、D 篇基本上都是在4.5 左右,即對應四級高中水平。但整體上A 篇文本難度相對更低,且全國卷Ⅲ套整體文本難度低于自主命題卷。

圖3:2019 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詞匯難度

圖4:2019 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句法難度

圖5:2019 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文本難度
從詞匯方面來看,各套試卷閱讀理解語篇超綱詞率并不是很高,整體不超過5%。A、B、C、D 篇之間超綱詞率的變化不存在明顯規律。相對于其他試卷,2019 年天津卷閱讀理解四篇語篇在超綱詞率方面浮動較大。
從句法方面來看,四篇閱讀理解總體的語篇長度浮動在170—400 詞之間。在各套試卷中,A 篇作為試卷閱讀理解第一篇,其語篇長度在各套試卷中基本上是最短的,而B、C、D 篇閱讀理解語篇長度差別不太大,無明顯變化規律。
從難度定級方面來看,各套試卷四篇閱讀理解語篇之間詞匯難度差距不大,B、C、D 篇的句法難度整體大于A 篇,C 篇句法難度偏高。所有試卷A、B、C、D 篇文本難度基本上在4.5 左右,較為適中,但整體上A 篇文本難度相對較低。從全國卷和自主命題卷對比來看,全國卷作為適用范圍更為廣泛的高考試卷,2019 年的三套英語卷閱讀理解語篇文本難度整體略低于自主命題卷。
對于學生來說,由所有試卷語篇超綱詞率整體在5%以下可知,試卷中的超綱詞率并不是很高,90%以上的詞匯是基礎詞匯,因此,要想較好地理解閱讀理解語篇,掌握好課標中規定的基礎詞匯非常重要。另外,針對A 篇語篇長度較短,且文本難度相對較低的情況,學生可適當在A 篇加快速度,并且調整好心態,認真閱讀之后句法、文本難度相對較高的語篇。
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在狠抓學生基礎詞匯的同時,可利用詞匯分析模塊中的超綱詞表標注、統計、生成功能來總結歷年常考超綱詞匯,以便幫助學生適時拓展,更好地應對語篇中的超綱詞匯。此外,在知曉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文本難度在4.5 左右之后,教師也可在日常閱讀理解試題出題時,運用“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工具對試題語篇難度進行合理調控。
對于命題人員來說,針對部分試卷閱讀理解語篇之間超綱詞率波動較大的情況,建議命題人員在選擇、改編試卷中的閱讀理解語篇時,控制好語篇的超綱詞率,同時繼續保持較平穩的語篇長度和文本難度。
本研究利用“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從詞匯、句法、難度三個方面對高考英語試卷閱讀理解語篇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對學生的備考、教師的教學及命題人員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本研究在詞匯分析模塊和句法分析模塊,只分析了超綱詞匯和語篇長度這兩個方面,這兩個模塊其他方面的分析還有待完善。此外,據“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說明,分析的數據結果可能存在少量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