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鳳,梁春娥,池成濤
(牡丹江醫學院 附屬紅旗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目前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所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典型特點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
兒科學課程是目前我校臨床醫學、麻醉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護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理論課程的教學一般采用課堂授課的方式,學生通過理論課程教學來掌握兒科學的基本知識,從發病機理、診斷治療、實驗室檢查等方面分析疾病產生的原因和治療方案的選擇,理論性較強。步入工作崗位后,一些問題源于患者的主訴,如何更好地探尋疾病的本質,更準確地選擇治療方案是教學的重點。
兒科學疾病具有特殊性,PBL教學的開展要具備完善的教學條件,要以案例和教案的編寫為前提和基礎,從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課程安排、教案編寫、課后評價等方面全方位評價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為兒科學教學改革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牡丹江醫學院兒科學教研室是臨床兒科學教學的主要力量,在多年的教學改革和探索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語言表達和教學案例的選擇都具有單一性,而且各任課教師各自為陣,教學案例的選擇具有隨機性,缺乏嚴謹性和代表性,直接制約和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學生的聽課效果存在“搭便車”現象,一些平時不努力的學生在期末進行突擊也能通過考試。
目前,對于兒科學課程學生終評成績往往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只將期末試卷成績和平時成績作為考核評價結果,導致學生對課程本身缺乏重視程度,缺少對知識的掌握訴求,甚至一些學生靠期末突擊就能取得較優異的考核成績,缺乏對教學公平性的考量,無法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考核。
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缺乏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無法探究知識的來龍去脈,知識體系結構不完善,缺少主動性,在課堂上無法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課下又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放棄了對知識的復習和問題的提出,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大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具有普遍性,不僅體現在人文素質類課程中,更體現在專業課教學中。團隊在本質上不同于群體,團隊成員要求具有自主性、思考性和合作性,但兒科臨床課程的教學缺乏對團隊意識的培養。
將PBL教學法向學生交代清楚,強調兒科學教學采用該種教學方法改革的價值以及PBL教學方法的優勢和目的。可將學生分為若干教學小組,分組建立微信群或其他工作群,課前,要讓教學小組選擇不同的教學案例。例如,針對支氣管肺炎等常見兒科疾病,可以讓學生在教師下發案例的基礎上自行尋找相關典型案例,并制作PPT進行展示,必須交代清楚疾病的產生機理、臨床表現、臨床檢查和治療方案。在講解出疹性疾病如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兒科常見疾病時,要求學生提前準備視頻或圖片輔助教學。
教學案例的選擇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于教學案例的選擇和教案的設計要進行積極討論和分析,可集中全科室授課教師進行集體討論。
案例的設計要具有引導性和典型性,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源共享和自主思考,并提出問題,可試探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案例編寫后,要進行試運行,并反復進行修訂,案例的編排要體現出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可穿插關于課程思政的內容。例如,在介紹農村兒童的易患疾病時,要選擇一些具有特點的案例,可以山區留守兒童為重點關注對象,讓學生增強一種職業關懷,體會何為“醫者仁心”,何為治病救人,培養學生與不同社會群體的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堅持以小組為教學單位,一般每組8~10人,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學習態度優秀且領導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負責人,每個小組在每次課程討論時均選派一名代表來闡述本小組的案例討論情況,每組準備完相關展示PPT后由教師在提前編好號的小組成員中直接抽取報告人員,報告人員展示后,小組成員可以進行必要的補充,并將報告情況記入小組得分,將其作為最終全過程考核的依據。
教師針對小組討論情況進行點評和分析總結時,要針對教學內容準備1~2個問題,由師生共同進行討論,答疑解惑,最后由教師對本次討論的結果和知識點設計中的重難點進行總結和梳理,指出討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思考性。
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思是衡量PBL教學開展情況和有效性的重要內容,PBL教學方式對教師的綜合知識掌握要求程度較高,還要求教師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知識、總結歸納知識。
教學模式的改變必須要經過學生的認可才有效,積極設置教學內容和案例、充分考慮人員安排、堅持教學案例優選等方面都要充分考量,結束討論后,要以小組為單位上交拓撲圖,并將其作為最終考核成績的依據。
PBL階段的教學成績占終評成績的20%,一方面能夠全面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PBL教學階段表現的肯定,減輕學生的負荷。課程結束后,要合理設計調查問卷,要求學生采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最終的評價結果會作為教學集中討論的內容,能夠對今后兒科學PBL教學的完善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