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蘭
新的教育形勢下,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工作地開展,要注重立足于新課標教學需要,注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路徑的把握,要立足于立德樹人理念,將立德樹人與英語德育教育進行融合,從而使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實現英語學科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結合,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本文在對小學英語德育教育路徑研究過程中,把握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指導,探討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德育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更好地發展。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在開展小學英語德育教育過程中,要深入貫徹和落實十九大精神,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實處,從而有效解決小學生成長中面臨的困惑和問題,以提升小學英語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基于立德樹人理念下開展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工作,要在教學中對德育教育進行滲透,將立德樹人理念與英語學科素養培養進行結合,使英語教育與德育教育更加有效地融合,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在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對立德樹人理念的把握,要以小學英語教材作為立足點,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地挖掘,使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英語教學氛圍創設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一些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創設缺乏對本土環境的考慮,沒有將漢語與英語教學進行結合,導致教學滋生了學生崇洋媚外的心理。針對于這一情況,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德育教育做好把握,將德育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進行緊密地結合,從而使英語教學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這一過程中,能夠將英語學科與漢語文化進行聯系,使小學生在學習外語知識時,避免造成崇洋媚外的心理。此外,在德育教育有效滲透過程中,要注重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地挖掘,因材施教,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內容進行把握,使德育教育在英語課堂上進行有效地滲透。
例如,小學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前幾章內容主要涉及到了問候語內容,如何向別人打招呼,這些內容體現了德育教育內容。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有效把握,使其與德育教育工作進行結合,以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握立德樹人理念,讓學生對禮儀予以重視。如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問好用英語表述為——How are you?別人在提供幫助后,對別人表示感謝為——Thank you。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關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單單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發音、句型,而是要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教師需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做好課堂實踐練習。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組內成員對禮儀性的短語、句式進行訓練,將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進行緊密地結合,使德育教育得到更加有效地滲透。又如,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要注重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地挖掘,并結合教學情況做好梳理和補充,將中國文化與外語文化進行結合,使英語教學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如在學習“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ina.”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中國的歷史文化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簡單滲透,使學生對國家風情文化進行了解,以培養學生愛國情懷,使德育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和體現。
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利用實踐活動,創造更多的機會,使英語教學與德育實踐進行緊密地結合,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應用和滲透,不應局限于理論說教,而是要將實踐活動與德育教育進行結合,借助于實踐活動,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從而使小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地理解和認知。小學英語教學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實踐中,能夠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英語德育教育課堂中,并使學生與教師形成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提升英語德育教育的效果。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的英語教學對德育教育的滲透,要把握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本質,突出實踐教學,以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中西文化的異同做好針對性把握,尋求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在教學中進行應用,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這一過程中,把握立德樹人的本質內涵,借助于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使學生懂得感恩,懂得孝順自己的父母。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英語中的節日,如“Fathers? day”、“Mothers? day”,針對于父親節和母親節,讓學生在節日中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將西方的節日與中國傳統孝道進行結合,將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地滲透,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Mothers? day”與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媽媽,媽媽為了自己、為了家庭都做了什么。通過借助話題展開討論,加強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理解,并潛移默化地深入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孝順父母的品質,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開展,要注重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把握,做好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采取多元化教學策略,使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地滲透,以更好地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基于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要強調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對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注重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樂趣,使學生與教師展開有效地配合,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開展,注重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應用,實現“互聯網+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并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使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實施多元化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使小學英語教學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例如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英語課堂當中。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投屏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新生第一次來到學校的場景,之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緊密結合。之后,讓學生參與到情境學習當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如創設新同學相互認識的場景,學生在見面后,如何禮貌地打招呼,如何問對方的名字。情境表達過程中,學生見面用“Hello!”打招呼,然后用“whats your name?”詢問對方的名字。通過進行情境創設,借助于信息技術引導教學,使學生了解到如何在第一次見面進行禮貌性地問好,將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進行結合,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使小學生更加懂禮貌。又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過程中,注重實現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拉近了學生與英語知識學習的距離,能夠使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思考,以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需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學習當中。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寓德過程,將德育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進行緊密地結合,使學生參與進來。這一過程中,要把握立德樹人理念,將德育教育與英語游戲進行結合,并以學生興趣為主線,將其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并通過模擬實際,使學生在語境中以及練習活動中感受德育教育。通過對寓德過程的把握,使英語教學對德育教育做好把握,并能夠實現二者的融合和互通,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例如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結構時,可以設計就餐場景,使學生將英語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結合,從而對學生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對寓德過程的把握,要注重讓學生學習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關心他人、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把握,對寓德過程做好細節處理,將育德與學生做人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下,對做人的道理、禮貌用語等內容進行學習和掌握,使德育與教學活動進行更加緊密地融合。又如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遵守游戲規則,從而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和理解。通過借助于英語游戲,使學生養成守規則、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以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要對立德樹人的理論內涵做好把握,使德育教育滲透更好地滿足立德樹人需要,將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好地應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明白做人的道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同時,立德樹人理念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融合,要注重對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善,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使教師能夠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提升英語教學的樂趣。此外,注重對寓德過程進行把握,做好細節指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德育教育滲透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營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