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娜
為了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與工作實際對接,在充分開展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分析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組織幼兒音樂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梳理出幼兒教師崗位需要具備的音樂相關的工作任務,以幼兒教師實際崗位需求為導向,從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出發,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學科之間融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總結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模式。
音樂具有潛移默化、美化心靈的作用,是幼兒生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素質和能力,還是使幼兒身心得以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和音樂教學的綜合能力,才能在幼兒教學中更好的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這就需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對幼兒音樂教育工作進行深入研究,把學生培養成為富于創新能力、具有綜合音樂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型的幼兒教師。
通過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研究發現,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突出的問題有:
(1)音樂學科專業性過強
多年來,人們對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存在一些誤解,認為音樂教學就是技巧性學習與訓練,設立了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和彈唱等課程,過多地追求藝術上的造詣,與幼兒園教育的實際情況差距較大,導致學生出現所學非所用的現象。
(2)理論與實踐之間距離較大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對學生開展音樂活動的能力教之甚少。把教師的教課作為核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這樣的教學只能使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難以適應幼兒園工作需要。
(3)任課教師專業性強,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缺乏認知。
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大都來自音樂教育專業,自身的歌唱水平較高,但對幼兒園音樂活動開展情況認知極少,從未接觸幼兒園工作,在教學中難免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所以我覺得教師的角色轉變,以及實踐能力也亟待加強。
面對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現狀,需要我們對音樂教學進行改革,探索出適合學生發展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教育教學方法,將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幼兒教師。
結合崗位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通過對幼兒園組織音樂活動工作的行業調研,同時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調整教材內容,把幼兒園的實際需要與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選擇能夠體現專業特色,可以作為學生今后從事幼兒教學資料的學習內容,理論學習以實際工作夠用即可,豐富兒歌表演唱、幼兒打擊樂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幼兒教育教學能力。
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應注重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和表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三到六歲正是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頂峰時期,因此要在音樂教育中著重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此方面有著完善科學的教學理念和高效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時,要將其教學方式運用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即興創作富有個性的音樂。并且盡量多地組織音樂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自編自導音樂劇、表演舞蹈、表演音樂童話等方式,把課堂變成學生創造的樂園。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完滿的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根據中職生的好動的特點和學前教育專業未來職業的特點,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游戲教學法
幼兒園是以游戲為主體活動,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音樂游戲活動來學習某一個知識,讓學生體會將來的幼兒教學中如何設計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老師有時是材料的提供者,有時是監督者,有時是游戲的合作伙伴,教師參與游戲的角色會隨著游戲的發展而變化。同時,設計游戲活動時還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因為教材的兒歌教學部分內容相對較少,為了給學生積累更多的工作素材,配合著樂理、視唱教學進度,我穿插進很多兒歌,并且盡量編配律動表演,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律動并分組表演,深入理解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也理解的兒歌的節拍,歌曲內容,培養了合作意識
3)即興創作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創新思維是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注重這方面的培養。比如節奏型的教學,我鼓勵學生用已學過的節奏進行節奏創編,并配合打擊樂進行合奏。打擊樂是幼兒感知節奏的常見方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樂感,同時與崗位形成對接,一舉兩得。
4)舉辦匯報演出
學生將來的職業是幼兒教師,從鍛煉學生從業的綜合能力角度出發,我把課上所學的律動表演、打擊樂創編等以匯報演出的方式呈現。一能鍛煉學生心理素質,二能豐富學生舞臺經驗,鞏固了所學知識。
(1)教師“走園”: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師,自身音樂素養過硬,但是我們要把音樂學科學前化,把音樂教學融入學前專業特點,需要我們深入幼兒園,教師要定期到幼兒園以及幼兒音樂培訓機構去觀摩、交流、學習,對幼兒園音樂活動有清晰的認知,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
(2)校內模擬實踐: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音樂功底,還要具備音樂教學能力。由于受實驗場地、教學設備、實習、實訓基地等現實條件的限制,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必須要在課堂上得到初步解決。我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法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試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教學試教,學生們能夠把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聯系到教學實踐中,從而更好地消化吸收枯燥的理論知識。
教師帶領學生觀看幼兒音樂教學的錄像,開闊學生的視野,并收集大量的幼兒音樂課教案和課件以供學生學習與參考。然后鼓勵學生設計幼兒音樂活動片段,并進入特定情景進性模擬演示,親身體驗教師角色。最后,學生們共同討論、評判,指出優點和不足,以此提高學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3)學生企業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深入幼兒園,開展實際的音樂組織教學活動,更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每年開展“音樂技能比賽”,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水平,制定相適應的比賽方案,比如一年級比賽內容是兒歌演唱(自選兒歌),二年級比賽內容是為指定兒歌編配律動,三年級比賽內容是音樂活動設計與實施,比賽時隨機抽取一首兒歌進行教學,要求符合年齡班幼兒特點,教學方法靈活,有教師角色意識,表現親切自然。3年來,通過比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層層深入扎實音樂學習。
改革考核評價方法是教學創新的關鍵。傳統教學一貫以筆試成績定優劣,音樂課因其學科的特殊性,我所教授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又注重專業特點,綜合考慮我將成績從四個方面進行考核,包括音樂素養(樂理、視唱)(占25%、)聲樂(藝術歌曲、兒歌表演)(占25%)、音樂活動設計與實施(占50%)。
學生逐一上臺展示,由音樂教師和幼兒園園長同時打分,這樣的成績評定方法更加科學。由此給學生一個啟示:音樂的各方面的知識、能力都很重要,要扎實學習。
我們培養學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只有已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才能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以工作實際為導向的教學才能更吸引學生,對音樂教學的改革實踐,最終是希望學生愛上音樂,從容就業。當然課程改革需要不斷地深入、創新,我將繼續努力,拓寬思路,銳意創新,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本文系衡水市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前音樂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HSS2018016。
(作者單位:衡水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