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炳淑 劉志嬌
“中學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著重于師生的有效教學行為,針對中學生在心理智能等方面的發展潛力,培養學生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不斷受到重視。
“有效課堂”是為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為基礎,以學科任務為導向優化教學過程和內容,通過適合的教學方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有效課堂”強調學科任務導向、學科素養的落實、教學目標的實現。“有效課堂”需要教師的專業素養:事業追求的職業理想,育人發展的教育思想,精雕細琢的課堂構想。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作為課堂的主體不僅只是學生,教師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學習內容、真理是課堂的客體。這樣在師生共同主體下,通過創設學習情境互動完成課堂的建構,教學有效性就真正實現了。
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除了具備好的教法外,還要有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學案,好的導學案是學生建立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平臺。那么,“有效課堂”的學案導學應怎樣設計實施?
(1)定位關系——教學中師生關系重新定位。通過學案導學的方式使學生回歸本應有的主體地位,教師使用“學案”與“導案”起到向導和觸發器的作用。學生在學案的指引下,依據認知需要,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教師則通過以學案為載體的課堂設計,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和機會,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理順教與學的關系,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學生這一主體的學習過程。“教”此時就變為了“導”,而教的最高境界則是“不教而教”,“無為而無不為”。這種“不教”、“無為”并非是消極、無效的放羊,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學生相互的啟發和自身知識的內化。
(2)設定目標——“有效課堂”學案導學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尤為重要,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能使學生在解決學案中任務時有明確的方向。所以,學案導學教學目標制定時我們遵循兩個方面目標,即一是顯性的,在導學案中給學生提供詳盡的認知目標和思維目標,以及要達到的任務層次;另一方面是隱性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傳授知識同時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對于顯性目標,學案上要明確提出,有助于學生的知識獲得。
(3)實施環節:
①課前探究。課前探究環節是認知矛盾的制造環節,起到后續學習環節的推動器的作用。這種認知上的矛盾,一是每位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二是不同小組之間的認知矛盾。
教師將設置精當的學案發給學生,并交代清楚學習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使學生了解學習的重難點,激發其學習動機和嘗試解決問題的求索心態。學生依據學案自學,根據教師要求和學案設計的問題進行自讀。通過對教材的學習思考,按照要求對知識進行加工將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初步形成新的知識網絡。通過試圖解決學案上設計的導學題,學生獲得對即將新授內容的初步了解,提高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②課堂互動。它是認知矛盾的斗爭和統一環節。這一環節,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與學的互動以及這些互動的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的力量和可能性,實現信息的交換和知識的重構,并且在課堂質疑、追問、批判中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在這一環節,學生對自學中不能完全解決的疑問,進行重點自研和討論互研。每組學生圍繞學案上的導學題,各抒己見,展開充分的討論,在此基礎上,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質疑,分析判斷形成小組見解。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收集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小組代表向全體同學和教師反饋學習疑點和難點。
課堂互動環節是最重要的一節,因其是學生在認知的沖突中實現知識的重構和內化的環節,是學生在相互激發中提升思維品質和探究能力的環節。師生間以及小組間廣泛的、開放式的聯系,很好地推動了交流活動在認知的矛盾中向前發展,促進了各個參與者之間互通有無、互補其短,從而實現知識的新陳代謝。
③課后落實環節。在課堂完成學案的過程也就是在記錄由質疑到釋疑的全過程。課后他們將學案整理妥當這就形成了一份很好的復習資料,從而提高復習的效果,進一步在課后落實課堂所學內容。
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學情,精心設計課后作業。題目的類型可以交替使用,題目的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還可以選取學生實際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作為習題編制的背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課后作業中來。 教師還要及時檢查學生的學案的使用和修正情況,對學案上反映的個性問題找學生面談并指導,課堂上學生還未真正理解的共性問題要及時安排時間給予解答。
(4)“學案導學”教學的實施效果與反饋。為了驗證導學案在學生課堂學習中所起到的作用,特此在36名學生中做了一個相關的問卷調查。36名學生的問卷都是有效問卷。此問卷中主要涉及了五個問題。包括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導學案的使用情況、導學案的使用效果以及導學案的編寫建議。
學生基本學習情況如下。36個學生有64%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17%成績不理想,只有19%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而在這些學生里只有55%有偶爾預習習慣,剩下的45%的學生幾乎沒有事先預習的習慣。
(作者單位:1遵化市教育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2北京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