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嬌

【摘 要】目的:比較前列腺癌采用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與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效果。方法:選取60例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均為30例,對照組行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隨訪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在手術時間方面,觀察組較對照組長,但在術中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胃腸功能恢復等方面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尿失禁等并發癥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23.3%(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前列腺癌創傷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逐年攀升,在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第五,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癌多以手術為主,開放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逐漸被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所替代。此次研究比較了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前列腺癌而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最大為76歲,年齡最小為43歲,平均年齡為(62.38±3.32)歲;對照組:年齡最大為78歲,年齡最小為44歲,平均年齡為(62.41±3.24)歲。納入標準:(1)患者經過相關檢查已經確診為前列腺癌,與WHO 前列腺癌臨床診斷標準描述符合[2];(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檢查和病史資料,本院倫理學會批準此次研究,患者自愿加入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重癥心血管疾病者;(2)重癥肝、腎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質性疾病障礙者;(3)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4)存在手術禁忌證患者。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基線數據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全身麻醉后消毒鋪巾,協助患者保持Trenderlenburg體位,于臍下行一切口入盆腔,將Trocar置入,將操作臂、助手操作Trocar置入兩側,固定好機器手臂,對恥骨前列腺韌帶予以離斷處理,充分暴露深面背血管復合體,采用2-0可吸收線縫扎。選擇膀胱前列腺交界位置將膀胱頸離斷,將尿道前壁打開,對尿道后壁實施離斷處理,游離前列腺、輸精管、精囊腺。將雙側輸精管切斷,離斷處理尿道及前列腺、前列腺側韌帶,并對前列腺予以切除。常規止血后采用2-0倒刺線吻合尿道膀胱,確認無漏尿后,留置引流管。取出標本送檢。逐層關閉臍下切口,采用無菌敷料對切口予以覆蓋。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對照組:行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實施全麻,手術體位為Trenderlenbur位,留置尿管,常規消毒鋪巾,于距離患者肚臍3cm左右位置行一縱向切口至腹直肌前鞘,對腹膜外間隙實施鈍性分離。將氣囊置入充氣止血并作為觀察入口。建立CO2氣腹,將Trocar觀察鏡以及其他操作Trocar置入。手術流程與觀察組一致。將取出標本送檢,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隨訪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表示方法分別為 、%,檢驗方式前者采用獨立樣本t,后者則用檢驗,以0.05作為判定界限,統計學有意義表示為P<0.05,統計學無意義表示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觀察組長于對照組,但在術中出血量、留置導管及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方面,觀察組均少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率比較 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低(6.7%VS23.3%),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前列腺癌起病比較隱匿,病情進展緩慢,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沒有任何癥狀。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是臨床治療前列腺癌的理想術式,與傳統根治性切除術相比安全性高,能夠減輕對腹部臟器的損傷,患者術后恢復快。然而該手術由腹膜外入路,操作空間存在一定的局限,視野不夠開闊。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第三代達芬奇機器人在腹腔鏡手術操作中得以應用,其與單純腹腔鏡手術相比靈活性更強,視野清晰、立體,在機器人輔助作用下,醫師對盆腔結構了解更為全面,便于醫師精準操作[3],切口縫合難度大大降低,與此同時減少了術后尿失禁、吻合口漏等并發癥的發生。綜上所述,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切除治療,對于減輕創傷、術后功能恢復作用顯著,并發癥少,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武鵬,秦衛軍,張龍龍,等. 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大體積前列腺癌的臨床應用研究[J]. 現代腫瘤醫學,2018,16(3):409-412.
王婷,陳珂,王義橋.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肺功能保護的臨床研究[J].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8,39(11):1010-1015.
許暉陽,莫承強,陳煒,等.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高危前列腺癌的初步應用研究[J]. 微創泌尿外科雜志,2017,6(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