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川林
【摘 要】目的:討論并分析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診治效果。方法:將本院60名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行支氣管灌洗術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行支氣管灌洗術治療,可顯著提高其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老年;重癥肺部感染;診治
【中圖分類號】R8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隨著醫療水平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邁向老齡化社會的步伐在不斷的加快,老年患者的數目也在呈爆發式增長。當機體處于老年狀態時,其呼吸器官會出現衰老,支氣管和肺泡組織的彈性也隨之不斷減低,導致老年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在呼吸道淤積,這便成為了細菌生存和繁殖的最佳場所[1]。同時,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故而呼吸道感染頻頻發生[2]。當老年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時,若得不到及時診治,十分容易出現死亡事件[3]。為了得到對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來說有效的診治方法,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進行不同的治療手段。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②年齡>60周歲;③入院前未使用過抗生素;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腦、肝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伴有精神疾病者。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30名患者。其中觀察組有16名男性、14名女性,平均年齡為(66.8±2.1)歲;對照組有17名男性、13名女性,平均年齡為(65.9±3.3)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在統計學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1)診斷方案
對患者痰液進行細菌培養,并進行胸部X線聯合CT檢查。當出現下列兩項者,即可被確診為肺部感染:①近段時間出現咳嗽、咳痰等;②白細胞水平≥10.0×109/L;③體溫≥38℃;④痰細菌培養顯示有致病菌;⑤胸部X線顯示肺部存在炎性改變;⑥肺部出現濕羅音。
(2)治療方案
對照組:采取常規基礎治療。主要為抗生素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行支氣管灌洗術治療。
1.3 結果判斷指標
①治療效果:治愈:胸部X線檢查表明病灶完全吸收,癥狀緩解,白細胞數量回到正常水平;有效:胸部X線檢查表明病灶大部分被吸收,癥狀減輕,中性粒細胞數量與正常水平相差無幾;無效: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改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咯血、氣胸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5.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2檢驗。當P<0.05時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分析
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措施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以老年人為主要群體,這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多種疾病以及呼吸器官功能退化密不可分[4]。而當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未得到及時診治時,會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5],胸部X線與CT聯合診斷可顯著提高對于早期肺部感染患者診斷的正確性,且當患者痰細菌檢查出現致病菌時可確診,故而本研究采取痰細菌檢查、胸部X線與CT三者聯合診斷,避免漏診。此外,本研究對選取的60例老年重癥肺部感染采取了不同的治療方案,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與解玉東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對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進行抗生素聯合支氣管灌洗術治療,可顯著提高其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值得被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盛波,葉英,李家斌. 住院病人70160例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 安徽醫藥,2017,21(1):77-81.
褚月嬌,周楚銘,韓瑩瑩,等. 呼吸科病房老年病人肺部感染常見病原菌及其耐藥性分析[J]. 安徽醫藥,2019,23(1):63-66.
李紅艷,艾文婷,田應選等.支氣管鏡灌洗術在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8,17(1):25-28.
張華. 機械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介入診治重癥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 實用醫技雜志,2016,23(4):403-404.
許攸. 肺部感染患者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在臨床診斷中的價值[J]. 現代實用醫學,2018,30(10):91-93.
解玉東,翟成凱.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老年重癥肺部感染療效觀察[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