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玲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關于教育工作的論述中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中心,因此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在專業課程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實現教書育人。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其中我院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均有開設。該課程操作性強,通過專業前期課程的學習以及崗位需求分析,學生具有一定的職業認同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學生各方面還不夠成熟,正值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育的關鍵階段,因此,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
針對高職教育特點,該課程主要以Web前端開發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在課程體系上以“應用”為主旨,在課程內容上以“必須、夠用”為度,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及學生德育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成為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有志青年。
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崗位需求等內容,結合高職學生特點,深度挖掘《網頁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對課程的教學資源、實施、考核等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革,將課程思政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形成全員、全程、全課程的“三全育人”格局。
之前的課程標準主要側重于學生知識結構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并沒有涉及思政內容,因此在進行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中,主要綜合《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特點和知識架構,結合教師以往的授課經驗,在原有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融入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添加課程知識點的德育內容,增加課程的德育目標,把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教育進行深度融合,把思政內容融入課程學習中,從而真正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中的德育目標,結合高職教育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不斷深度開發和挖掘《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內容所隱藏的德育因素和內涵,對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等重新進行教學設計,針對思政教育要求,精心選取更能凸顯思政內涵的教學案例,從而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學生的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有效實現教書育人。
原有專業教學團隊主要包含學院計算機類專任教師、兼課教師、企業講師,針對課程思政需求,我們將思政教師引入專業教學團隊,組建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共存的課程教學團隊,通過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的良性互動、職能互補、優勢疊加,全面提升專業教師政治素養,真正實現教育、教學的有機統一,從而確保教師之間的“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根據《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新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安排等內容,專業教師團隊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理、開發。結合對每個知識點所挖掘出來的德育內涵,重新錄制慕課資源并上傳至超星平臺,同步對課程相關的課件、教案、試題庫等教學資源進行修改完善。
結合課程培養目標,不斷優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基于超星平臺,在原有知識性考核基礎上,增加思政內容考核,采取過程形成性考核、項目考核、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采用教師評、學生互評、組間評、企業評等多維度評價相結合,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從知識、技能、素養多維度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考核評價。
在教學實施以及課后答疑等教學過程中,突破“你教我學”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引導和適時給予學生點撥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思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互幫互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時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生要學、樂學、會學的學習氛圍,真正實現學生操作技能與職業素養共同提升的教育教學目標。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規律,將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為“HTML基礎”“CSS基礎”“網頁布局”“CSS3高級”“JavaScript特效”等5大模塊,使學生了解網站開發流程,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地發現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或有待完善的細節,從而要求學生不斷地在原有效果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完善,逐步求精,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針對課程內容,結合課程思政要求,重新選取教學案例,教學過程中主要選擇學習強國、貓先生綠色環保網等真實網站作為教學案例,通過高保真還原真實網站效果,培養學生嚴謹的規范編碼習慣,在提高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關心時事,倡導網絡文明,培育愛國情懷,培養學生垃圾分類、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實現專業課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并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通過課前準備——課中實施——課后鞏固等環節,采取課內、課外雙項目并行的教學模式,完成課程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在超星平臺推送預習作業,學生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和學習教師提供的相關慕課資源,開展課前討論,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中實施階段,首先安排了6分鐘的作品分享或思政小故事講解,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增加學生自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多關注思政學習。然后結合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引入相關真實網站作為教學案例,充分挖掘案例隱藏的德育內涵,采取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講解,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鼓勵學生小組分析討論、小老師教、教師個別輔導等方式完成課內項目效果的制作,提高學生規范編碼的能力,將知識內化為技能。同時對于課內共性問題及教學重、難點,利用超星平臺發起討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解決,并將問題及解決方案添加至課程問題庫,方便學生后續進行學習,使學生在提升操作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后鞏固階段,通過同步分組實施課外項目,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根據項目開發流程,要求學生提交網站策劃書,并在教學過程中,完成項目初期檢查、中期檢查等工作,及時發現學生完成項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學生如期完成課外項目效果的實現,最后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項目成果展示分享。
通過課內、課外雙項目并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刻苦鉆研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自信和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效達成課程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通過對《網頁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和實施,專業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課程思政能力明顯提高,學生技能和綜合素養大大提升。但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還需要長期積累和實踐,需要緊跟社會發展不斷挖掘知識點的德育內涵,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落實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和立德樹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