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強
[摘 要]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處理好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的關系,杜絕國有資產的流失,促進國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文章首先闡述了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整合的意義,分析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提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的整合途徑。
[關鍵詞]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內部審計;整合研究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民營企業的不斷崛起,國有企業經營壓力倍增,只有深挖內部經營管理潛力,嚴格執行現代財務管理制度,保持紀檢監察的高壓態勢,才能維持企業的長久發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工作始終圍繞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維護著國有資產的安全,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如何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進行整合,發揮兩者之間的優勢,維護黨的權威性,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整合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處理違法違紀行為的辦案效率
經濟案件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案件當中的主要案件之一,與財務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紀檢監察工作通常需要審計部門作為配合,幫助提供審查信息的違法違紀證據,協助完成經濟案件的辦理。尤其是審計部門因自身權限受限,在發現項目建設、工資獎金分配、材料采購等方面存在問題時,可以將線索和掌握的信息,移交給紀檢監察部門處理,由紀檢監察部門繼續開展查證工作,對違法違紀行為進行嚴肅處理,維持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黨紀政紀權威性[1]。
(二)有助于增強效能監察的實效性
效能監察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紀檢監察部門負責此項工作的監督檢查,而監督的對象則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和企業的領導管理層。效能監察在企業具有主動性,需要紀檢監察人員主動開展此項工作。而內部審計與效能監察,有些工作職能基本重合。紀檢監察部門可以借助審計部門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補充效能監察工作帶來的不足,發揮審計人員的專業特長,在企業中挖掘經營管理潛力,堵塞經營管理漏洞,找出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風險,全面提升效能監察的實效性。
(三)有助于構建反腐倡廉工作體系
個別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在利益的驅使下,容易發生貪污腐敗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良好形象。通過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工作相結合,對于助推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是構建防腐敗防線的第一道關口,能夠對企業的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關鍵部分的廉政建設進行把關和檢查。而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則可以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管理制度,對經營管理提出整改措施,不斷完善和補充黨風廉政建設管理體系,識別領導干部的行為是否符合規定,經營管理流程是否合理,以此推動反腐倡廉深入開展[2]。
二、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兩者之間機構相互獨立
盡管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的業務有相通之處,但是在實際工作之中,兩者機構設置相互獨立,缺乏有效的工作交叉。從管理層面分析,紀檢監察通常歸國有企業黨委領導管理,強調的是干部的政治素養,屬于上級紀檢部門和同級黨委領導雙重管理;而內部審計部門強調的專業能力,歸國有企業經營經理和總會計師管理,主要體現的是經營管理能力。由于兩者之間的管理屬性,造成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缺少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二)兩者之間業務相互獨立
從紀檢監察部門來看,監督的對象主要是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工作職責主要是監督檢查國有企業內部各級黨組織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執行情況,對黨員干部遵守黨的紀律、黨內法規、法律法規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黨規及法律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從內部審計部門來看,監督的對象主要是領導層面和財務管理人員,工作職責主要是依照法律對企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對設備采購、工資獎金分配、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由于審計部門的工作性質,審計人員業務相對獨立,很少與紀檢監察人員溝通和聯系,造成兩者之間的協同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三)兩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由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管理部門,兩者機構單獨設置,業務相對獨立,兩個部門都有屬于自己的職能,造成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因為信息不暢,溝通機制不健全,造成信息沒有及時共享,掌握的問題線索也沒有共享,彼此之間很難相互取長補短,沒有形成強力的反腐敗合力[3]。
三、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的整合途徑
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都屬于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部門。將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相互進行整合,可以促進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用制度來約束內部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黨員領導干部的經營管理,對國有資產進行保護,保證國家和企業利益不受到侵害,有利于企業內部建立高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一)促進雙方信息共享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都是需要建立在線索和信息有效的基礎之上開展工作的。通常情況下,兩個部門的工作側重點不同,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不相同,紀檢監察部門根據職工舉報、基層調研、上級案件移交等渠道來獲得信息;內部審計部門根據經濟責任審計、財務報表審核、檢查賬簿憑證、內部材料把控等方式來獲得信息,從中發現一些苗頭性、普遍性的問題。如果兩者把各自的信息相互共享,形成信息交叉和傳遞系統,審計部門將審計的信息分享給紀檢監察部門,將促進兩者之間的信息共享,紀檢監察部門以審計信息作為依托,將極大地提高紀檢監察部門的辦案效率。
(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若想讓紀檢監察部門與內部審計部門實現完美的結合,就必須要依靠有效的制度,提升兩者之間的協作關系,讓兩部門的運行更加規范化。要進一步建立溝通制度,國有企業內部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促使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作。如通過制度對線索移交、信息共享、結果反饋等內容進行明確流程,規范線索的移送管理,為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相結合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做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有紀檢和審計部門的監督,在企業內部形成信息共享的局面。同時,黨委也可以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使兩個部門之間能夠定期會商,定期相互溝通,定期通報工作情況,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4]。
(三)加強工作方法融合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主要工作職責是督促黨員領導干部履行黨風廉政職責,根據群眾提供的信訪舉報案件,開展反腐敗監督檢查。而國有企業紀檢案件中絕大部分都與經濟責任有關,處理此類問題時,審計部門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審計人員要將自己審計的工作方法與紀檢人員進行分享,從大量的書面證據和線索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對看似合理的財務賬本進行全面的分析,從中查找出存在的問題,由此提高紀檢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
總之,紀檢監察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都屬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部門。兩者必須在監督目標上保持一致,各自有不同的側重點,建設內部信息共享機制,構建黨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嚴肅查處企業的違法違紀問題,規范黨員領導干部的各項行為,提高風險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馬爽.淺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內部審計的整合[J].冶金財會,2020(08):99-101.
[2]李凌.新時代推進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29):132-134.
[3]姜磊,叢三季.黨建引領下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的融合[J].當代電力文化,2020(02):209-211.
[4]孟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與現代內部審計業務的融合之道[J].國際商務財會,2016(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