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鋒
[摘 要] 在高職院校中,輔導員是學生管理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踐行者。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輔導員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也是關注他們學習和生活的支持者。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輔導員應該積極著手學生管理能力建設,改變傳統工作理念與方式,創新工作渠道與途徑,探索出嶄新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管理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整個社會已進入到互聯網時代,教育領域自然也免不了會受其影響。互聯網的出現不僅成為教育改革的轉折點之一,同時也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嶄新挑戰。當前時代背景下,青年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深受家人的關心與愛護,多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在學校缺乏組織紀律性,加上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很多學生個性突出,傳統管理方法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管理效果。為此,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探索出新的學生管理模式,這是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基本特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新產業開始出現,高職輔導員應了解、掌握高職學生的基本特點,積極做好學生教育教學的相關工作。具體來說,當前高職學生基本特點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問題學生集中營”。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逐漸走向普及,學生到大學深造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種背景下高職面臨著嚴重的生源危機。所以高職院校開始通過高招、單招、對口招生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擇優錄取。學生年齡、教育水平、經濟條件等方面本身就存在較大差異,這樣整體上就形成了參差不齊的狀態。高職院校中存在很多層次低的學生,但大部分均處于一般狀態,他們的知識水平較低,缺乏生活能力,并且自控能力差。從這一角度來看,這部分學生非常缺少外界的關懷和關注;其次,習得性無助。在普通高校的陰影下,高職學生中很多都帶著對成長的迷茫,甚至一些學生是帶著很多負面情緒入學的,他們存在非常嚴重的“傷痕心理”,主要表現為習得性無助;最后,“數字原住民”。目前大多數高職學生都是隨著手機、電腦、互聯網等時代產物長大的,他們身上數字時代的印記非常重,甚至這些數字化產品都成了他們身體的“器官”[1]。
二、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的問題
(一)管理員觀念比較傳統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輔導員依舊在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作出創新和改變,依舊停留在原來的管理模式層面上,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例如,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之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發生了巨大改變,高職學生非常傾向于在線上交流,對于這類學生很多高職輔導員依然在采用傳統手段進行管理,未能在網絡背景之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管理方法缺乏針對性[2]。
(二)高職院校重視度不夠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世界正一點點地變小,在漫無邊際的網絡世界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復雜的信息,但很明顯,高職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很一般,這就需要學校、輔導員相互配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但部分地區的高職院校始終把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上,對這方面問題管理力度不足,重視力度不夠,因此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開展起來可謂困難重重,同時思想教育工作也很難落實[3]。
(三)缺少輔導員專業化團隊建設
現階段,我國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上存在一定問題,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專業化程度不夠,各成員之間的配合缺乏默契,所以根本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生管理目標。例如,一些高職院校在建設輔導員團隊時,對年輕輔導員過于重視,基本上不關注輔導員是否具有學生管理經驗,只重視語言能力方面,忽視了學歷水平、對互聯網相關技術的運用能力。同時,目前我國對心理學的認識程度還不夠,輔導員團隊中不會配備具有專業心理學知識的人員,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做不到針對性的心理輔導[4]。
三、互聯網時代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堅持“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加上環境、學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些因素影響下輔導員創新模式亦將開啟。互聯網時代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體驗導向下堅持服務的管理本質,如此輔導員工作才開始邁入新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下,因材施教成為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因此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為學生打造心靈相約、生命相遇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質疑問難的機會,以幫助學生實現技能內化的目標。教育的關鍵就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因此高職輔導員最應該做好的工作就是研究和了解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的習慣,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學生管理工作。
(二)更新輔導員學生管理觀念
輔導員管理理念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相關。要想提升其工作能力,就必須從根本上更新管理觀念,順應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為此,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都在輔導員培訓與甄選的環節做出了巨大努力。首先,輔導員甄選環節一定要公開、透明,對所有應聘者的多項能力進行考核,面試環節可針對網絡時代背景設置網絡社交中出現問題應該如何應對的情景,對其溝通、管理與應變能力進行考察。同時,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應該積極學習網絡知識,通過互聯網了解當前的時事熱點,明確高職之中不同年齡層次學生都關心哪些問題,從而拉近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加順利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5]。
(三)著手建設輔導員團隊
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對于學生管理來說非常關鍵。年輕輔導員固然和學生代溝較少,擁有很多共同話題,交流起來比較輕松,但年紀稍大的輔導員在經驗上存在更大優勢,他們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情感問題更為手到擒來,這是年輕輔導員比不了的。所以,輔導員年齡結構要對年齡、經驗的比例進行綜合考量。例如,某院校在輔導員團隊建設時主力設為40歲以下的年輕輔導員,而40以上的輔導員則作為輔助,以優化輔導員的年齡結構。這種形式有利于輔導員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心理變化,從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高職院校中工作內容非常復雜,輔導員必須具備非常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因此,輔導員團隊的成員不僅要找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掌握互聯網技術,同時還要了解心理學、教育學與思政等方面專業知識。
(四)構建輔導員網絡監管體系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輔導員網絡監管體系,制定出完整的監管制度,同時讓學校、老師與學生一同監管輔導員工作。學生可從網上進行評估,輔導員團隊各成員也可以互評,采用不記名方式提升評估的真實性、可靠性。可定期進行有關工作成效、工作能力的考核,以激發出輔導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成績都會記錄在案,記錄的方式可以是工作記錄,也可以是視頻資料,以幫助輔導員監督其工作[6]。
四、結語
在高職院校中,輔導員工作是其發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輔導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學校也應該充分重視輔導員工作,大力支持輔導員工作,關注他們工作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各種培訓開闊他們的眼界,也可以制定多樣化考核制度,激發其工作熱情。輔導員也要關注自身能力的提升。互聯網時代加速了輔導員能力提升的進程,在新時期學生管理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研究與總結,從而提升學生管理能力,為社會、為國家提供更多技能和素質較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穎.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能力的建設與提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0):180-181.
[2]李晶.“互聯網+”背景下輔導員做好高校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路徑探索[J].青年與社會,2020(19):142-143.
[3]劉文.淺析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能力建設[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7):202.
[4]趙盼.“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現狀調查分析[J].農家參謀,2020(03):274.
[5]溫馨.“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策略的創新性研究[J].國際公關,2019(12):196-197.
[6]李阿楠,李穎慧.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8(0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