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其山
【內容摘要】隨著各個地區(qū)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將提升班級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自身的最終教學目標,并且意識到采用新型教學模式,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問題教學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如何將新型的教學方式與自身原有的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一直是眾多語文教學工作者重點關注問題。本文圍繞著高中語文教學,分析問題教學模式在其中的應用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希望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進行教學時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情景設置;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語文是各教學階段的學生必須接受的主要學科之一,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涵蓋諸多體裁的文章,如議論文、小說、散文等。高中生想要更好的解析這些文章,了解文章背后蘊含的深意,必須具備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閱讀理解層次的深淺,與問題的提出與解答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基于此,語文教師想要將問題教學模式,與自身原有的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必須深入研究語文教材,依據自身對教學知識內容的熟練掌握,合理制定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重點設置一系列開放性的教學問題,讓班級學生在解答問題中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點。
一、問題教學模式的基本概述
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自身對教學大綱和教學知識內容的了解,設置具備一定開放性或者趣味性的問題,發(fā)散班級學生的思維,使得班級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不斷運用自身以往所學知識內容,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稱之為問題教學[1]。運用此模式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時,其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作為問題的解答者,同時也可以參與到問題的設置當中。問題教學更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語文教師在運用此教學模式,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時,應把設置問題和創(chuàng)設情境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通過加強自身與班級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每位班級學生的學習偏好以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從而使得自身制定的語文教學策略,更加貼近班級學生實際的語文知識學習需求。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部分語文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依舊將教材作為其制定各項教學策略的唯一參考依據,并且按照自身制定的備課方案,開展相應的課堂活動內容,使得課堂教學向固定化的趨勢發(fā)展,致使語文課堂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性,難以調動起班級學生學習各項語文知識的興趣[2]。部分語文教師認為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對比,其教學中并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課堂互動,只需要將教材中涵蓋的知識內容,傳授給班級學生,便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固然能夠提高班級學生的語文學科成績,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高中生個體之間在性格特征、學習偏好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且高中語文教材中涵蓋大量的文言文、議論文、散文、古詩詞等知識內容,由于語言架構、修辭手法、詞義、思維層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學生理解困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生學習各項語文知識的興趣度,進而導致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較低。
三、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深入研究語文教材,合理設置問題
語文教材中涵蓋眾多種類不同的文章內容,其是教師制定各項教學策略的主要參考依據,語文教師應深入研究語文教材,找出文章中的重點知識內容以及中心思想,依據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對班級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設置具備較高開放性的問題,并且制定每一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策略[3]。如在進行課堂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依據上一節(jié)教學知識內容,制定一些答案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回答問題,從而使得學生迅速由嬉戲打鬧轉變?yōu)閷P穆犞v,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教學知識內容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設備具備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其中一個觀點,并且運用以往所學知識內容,對自身選擇的觀點進行論述,從而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知識的認知,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
2.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語文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模式,進行各項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激發(fā)班級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討論和問題解答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如在進行《項脊軒志》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取師生互動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置“通過全文閱讀,你對項脊軒的印象是什么?你對文中的那些細節(jié)描寫深有感觸,請表達你的觀點”問題,將班級學生按照座位順序進行分組,讓每組成員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在課堂討論的環(huán)節(jié)當中,每位學生都擁有發(fā)表自身意見的機會,其能夠表達自身的真實看法,教師依據班級學生的討論觀點和結果進行總結,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見的前提下,提高學生對親情的認知,使得他們珍惜當下,懂得感恩,從而激發(fā)班級學生的學習熱情。
3.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已經運用于教育領域,語文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搜索相關的教學視頻,并將其作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主要資源。如在進行《阿房宮賦》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索與其相關的紀錄片或者影視劇片段,并且依據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搜集的視頻進行歸納和整理,通過多媒體向班級學生播放這些視頻。在學生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向班級學生提出“項羽為什么要燒阿房宮,阿房宮的建立與摧毀意味著什么”等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回答。一般情況下,學生難以運用所學知識,全面的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這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其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
4.組織多樣化課堂互動,及時解答學生疑問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是問題的解答者,同時也可以是問題的設置者,在教學知識內容講解結束之后,教師預留充足的疑問解答時間,學生可以向教師以及其他學生,提出自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產生的疑惑。在學生表達自身疑惑之后,教師詢問其他學生是否同樣具備此疑惑,或者詢問其他學生能否解答其疑問,然后再向學生講解問題的正確答案。若是教師本身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可以向學生說明,然后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檢索、圖書館查詢等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在下一節(jié)課堂教學活動中,向學生講解問題的正確答案。對于一些比較害羞的學生而言,其難以在課堂中積極發(fā)表自身的意見,教師亦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通信技術,建立班級QQ群,學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在班級群中提出自身的疑問,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幫助其解答疑惑,從而提高班級學生學習各項語文知識的效率。
結語
在高中教學階段,語文教師想要將問題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深入研究此教學模式內涵,結合自身對語文教學知識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對原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進行重新規(guī)劃,并設置一些能夠發(fā)散班級學生思維的問題,使得班級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調用自身腦海中存儲的知識內容,從而提高班級學生學習各項語文知識的效率,促進班級學生全面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培養(yǎng)班級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梁姍姍.淺談互動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滕王閣序》為例[J].新校園(中旬刊),2017(11).
[2]馮偉麗.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C]//2015年第九屆雜文學術研討會.
[3]韓迎春.淺談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8(31).
(作者單位:中山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