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龍錦才

摘 要:為提升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拉近師生距離,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舞臺,構建家校溝通的有效橋梁,本文提出教師應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結合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實際,優化班級管理。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 ?中職 ? ?班級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的今天,智能手機成了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微信也以其優于其他社交軟件的優勢成了國人必不可少的即時通信和社交媒體軟件。筆者所在學校發起的《2019年中職學生手機使用現狀調查》問卷中顯示,96.07%的學生至少擁有一部智能手機,93.6%的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各類信息或知識。在校園里,手機已是學生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這個“窗口”獲得新的資訊,了解外部世界,手機也是學生和外部世界溝通的一個有效工具。
一、利用微信進行中職班級管理的可能性
讓公眾號進一步成為展示中職班級和學生個人的窗口,讓家長隨時可以了解自己孩子所在班級的情況,同時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與成就感,是當下的熱點話題。有效利用API接口接入微信公眾平臺,強化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功能,讓學生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學習、互動,提升學習效率,實現家校溝通零距離。
二、班級微信公眾平臺構建和應用
班主任在微信公眾平臺官網申請公眾號,根據班級特色,在滿足學生、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構建班級微信公眾號功能板塊,使其成為學生自我展示、家校溝通、任課教師有效組織教學的多元化平臺。
以筆者所在學校計算機平面專業19級2班為例,班級微信公眾號主菜單為班級事務、學習園地、往期回顧,二級菜單為 最新通知、班委會、明星榜、最美機電人、課程表等,如圖1所示。
(一)班級德育建設新平臺
在教育部發布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續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技術技能培養、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本著“德育先行”的原則,利用微信訂閱號,班級可以每天推送“愛國教育”“創文信息”“國學”等德育信息到學生的手機端。針對每個學期班級管理建設目標,推送相應文章。例如在一年級設立“每日一讀”制度,學生每日閱讀推文,并在晚讀時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提升愛國教育和國學教育。針對畢業班級,重點推出關于溝通技巧提升與職業素質培養的文章,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針對畢業班級,推送有關求職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學習如何寫簡歷,掌握面試技巧,增強就業信心。
(二)構建學生移動學習新平臺
鑒于微信公眾號支持直接上傳30分鐘內視頻的特點,結合時下課堂中教師常用的微課視頻教學手段,教師可制作30分鐘內視頻,上傳至公眾號,方便學生學習。中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緊密聯系,各課程任課教師提前把課程任務、微課視頻等交由班主任發布到微信公眾號的學習園地上,讓學生領取任務,并按照任務要求進行學習,此方式改變了傳統授課方式,有效提升了課堂效率。此外,班級微信公眾號還可定時上傳班級課程延伸知識、趣味教學視頻,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以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例如第一學期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微信公眾號會定時上傳全國計算機等級證考試歷年真題分析以及計算機理論相關的趣味知識,讓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鞏固學習技能,同時也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第二學期的圖形設計課程中,則上傳圖形創意設計知識和優秀案例,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感性、直觀的認知。
(三)打造學生自我展示新平臺
以前述筆者所在學校的班級為例,首先,筆者將班級分為4組,每個小組輪流負責一周的班級微信公眾號工作,組長對組員進行分工,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讓學生更有班級主人翁感覺,提升了班級凝聚力。小組收集本周班級資料后撰寫文章,由班主任審稿修改,然后發布到微信公眾號。
其次,每個學期三好學生、優秀班干等評優工作告別低效率的傳統投票方式,采取網上投票形式,讓每位參選學生對自己進行宣講,在微信公眾號推送,學生進行投票,進行后臺統計,保證整個過程公正公開。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有參與感,班其級主人翁意識也隨之增強。
再次,在明星榜中,定時展示班級學習之星、紀律之星、文明之星、勞動之星等,樹立榜樣。利用微信公眾號展開“最美機電人”活動,發現學生精彩瞬間,對其記錄并在平臺發布。
然后,把學生作業、參加活動的剪影等及時發布到微信公眾號,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平臺,提升學生的榮譽感,激勵學生更加努力。
最后,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每周之星”評比活動,為班級樹立榜樣,表揚班內表現優秀的同學,同時也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提升學生和家長的自豪感、榮譽感。
(四)實現家校溝通零距離
筆者在家校溝通合作過程中發現,大約80%的中職學生不會和家長訴說在學校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但家長都迫切希望了解學校動態和自己孩子在學校的點點滴滴。通常家長獲取孩子在校情況的方式都是通過和班主任聯系了解,實際中有更多家長希望學校直接發通知來了解學生情況,有部分家長因擔心打擾到班主任而放棄聯系班主任。盡管目前已開通的班級微信群能讓家長及時地收到通知,但因其局限性無法讓家長更加多元化地了解班級運轉情況和學生的成長變化等,從而導致家校溝通中斷。通過微信公眾號中的“最新通知”“班級事務”“學習園地”“明星榜”等板塊,家長可以隨時了解班級已發生或正在準備的活動等各類事務,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并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下載或保存自己孩子的圖片或視頻。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及時了解家長的評價和反饋。
中職班主任可在班級公眾號中及時推送學校要求傳閱的文件,讓家長得以及時閱讀,告別傳統的郵寄、由學生帶紙質版回家、電話聯系家長進行通知等低效率的工作方式。
需要家長填寫的調查問卷可以通過班級公眾號推送,家長應及時填寫,方便班主任及時得到家長反饋信息,對班級管理以及家校溝通工作有更大幫助,也減輕了班主任在家校溝通中的工作量。微信公眾號可以成為家長和班級之間的牢固紐帶,讓家長和班級之間實現零距離溝通,提升了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優化了家校之間的關系。
三、結束語
通過班級微信公眾平臺,中職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提升、班級主人翁意識增強;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我展示平臺,提升了學生自信心;提高了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效率,實現家校溝通零距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可進行移動學習的有利平臺,改變傳統課堂授課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實現了中職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的目標,節約了大量時間。
參考文獻:
[1] 林亮亮,吳文嘉,趙珩君.微信公眾號在電大學生事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當代職業教育,2017(4).
[2] 潘正軍,趙蓮芬.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教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34).
[3]吳冬晨,勞漢平,龍錦才.微信公眾平臺在班級德育文化建設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職業教育,2017(8).
(作者單位:湛江機電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