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歆
關鍵詞:用戶需求;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1 相關概念解析
1.1 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是人希望卻尚未滿足的愿望。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顯示,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當人在社會生活中進行任何一個簡單的決策時,都包含多層需求的博弈。人們為了滿足需求去購買產品或服務,而支付成本的多少則反映了需求的價值。因此,研究用戶需求成為產品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只有充分了解用戶的期待和目標,確認用戶消費決策的出發點,才能成功的開發產品。隨著經濟發展,市場的供給方式也基本完成了從以前以生產導向的供應消費到如今的以需求導向的設計生產。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洞察用戶需求,預測未來趨勢,引領產品設計,掌握市場先機。
1.2 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文化創意產品,是指以創作、創造、創新為根本手段,以文化和創意為核心概念產出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組合[1]。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通過對文化的特征、元素和人文精神進行解讀和重構并實現物化,形成具體的產品或服務,其在不同的領域皆有發展,如旅游景點、動漫、游戲、電影、美術館、博物館等。
綜上所述,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可以定義為在圖書館體系內,借由圖書館館藏資源開發的,能夠體現圖書館深厚文化內涵的,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起到傳播圖書館文化、價值及擴展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產品[2]。
2 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意義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文物單位開發自己的文化創意產品。但相比其他領域,這些單位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設計流于形式,體驗感薄弱,同質化明顯。這其中,圖書館的文化創意產品更是開發難度大,周期長、規模小。原因在于圖書館與博物館、美術館等擁有眾多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藝術藏品不同,圖書館的藏品是以典籍著作為主,導致其大多采用結合現有產品進行載體替換、原文印刷的產品開發形式,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的需求變得多樣且個性化,文化與產品的簡單結合已經達不到當前用戶的需求,用戶期待在產品中能獲得對圖書館文化新的體驗感受,而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也只有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才能真正實現產品的價值所在。因此,在圖書館等文化文物單位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用戶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用戶需求的研究,才能拓寬設計思路,精準定位市場,真正實現對圖書館傳統文化進行有針對性的 “轉碼”,形成更適于表現、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形式,從而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實現產業融合,帶動圖書館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3 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原則
3.1 文化消費需求――合目的性原則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的需求逐漸向精神文化需求轉移,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用戶消費目的主要來自于對文化的追求。因此,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圖書館文化創意設計首先要合目的性,設計及其結果必須符合用戶的需要和價值追求。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作為圖書館文化傳播的載體,設計時需將館內典藏、特色元素、標志建筑等文化體現在產品上,再通過創新手段融入現代美學與流行元素以凸顯其價值,迎合用戶的文化消費需求。
3.2 個性化需求――情感性原則
情感性設計原則是指產品通過設計更加符合用戶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心理活動等,注重挖掘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對產品的外在形式、豐富度、多元性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圖書館的公共性,其用戶有不同身份地位、年齡性別、職業地域甚至國籍,不同背景使得他們的需求多樣且個性。由于圖書館文化主要方式仍是文字,藝術表現力較弱,而且圖書館的文化創意產品獨有的知識性也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因此,為了使產品能夠更準確地傳遞文化價值,使用戶有良好的體驗,使產品能夠實現對不同背景用戶的慰藉,需要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根據特定的用戶需求進行情感性設計。
3.3 歸屬感需求――可識別性原則
產品的可識別性是指產品有清晰的意象、易于認識并且區別于同類產品,通常通過差異化設計實現,包括產品的造型、色彩、材質和品牌的差異化。圖書館與其他文物單位、旅游景點不同,其受眾大部分為對獲取知識有強烈需求的當地居民,小部分是外來旅游者,當地居民對圖書館懷有獨特的故鄉情節與依賴心理,他們會在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中尋求歸屬感與認同感,而外來游客也希望在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中獲得地方紀念性價值。因此,以用戶需求作為導向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需遵循可識別性原則,通過凸顯圖書館文化及當地特色,以用戶心理上與情感上的歸屬感需求。
4 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策略
4.1 文化價值優先并活化典藏資源
文化價值是指客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質或者能夠反映一定文化形態的屬性[3]。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厚重的歷史和地域鮮明的文化積淀,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將其文化價值具象化,體現在外在表現形式上,以滿足有文化消費需求的用戶。而產品形態源于設計素材、設計想法和創意[4]。對于圖書館而言,除了圖書館標志性元素如標志、建筑、設施等,其他文化元素如各種古籍、暢銷書、名人名言、文學典故等都不具備鮮明的藝術表現力,但這一部分卻是圖書館文化價值最重要的體現。為了滿足用戶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價值優先的基礎上,活化典藏資源顯得尤為重要,設計師需要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創新的手段在館藏基礎上再創作,以新穎的外在形式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如美國國會圖書館以23 位美國總統的文件為設計來源制作的印有29 條經典競選口號、總統印章、行政日期的馬克杯系列;大英圖書館基于作家簡· 奧斯汀的名著元素設計制作的書本茶壺系列;中國國家圖書館以我國珍貴古籍彩繪人物戲劇圖譜《慶賞昇平》中的狀元為創意靈感設計制作的金榜題名徽章系列。這些產品不僅蘊含豐富文化內涵,還對文化素材進行結構重組的“轉碼”,突破了館藏本身的形式,滿足了用戶的文化消費的需求。
4.2 明確用戶細分來開發多元產品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其用戶來自不同職業、性別、年齡、地域甚至國籍。不同的背景使得用戶之間有著巨大的個人需求差異。而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作為用戶對圖書館體驗的延伸,應考慮到不同用戶的個性需求。即文化創意產品在與消費者進行知識、情感交流時,應該在不同消費者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老年用戶更傾向于表現出體貼與關心的產品;青年用戶傾向于表現出活力的產品;兒童用戶則更喜歡可愛有趣、夸張生動的產品[5]。因此,需對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用戶進行細分,并根據用戶群體的行為特點和需求偏好進行個性化設計和多元產品開發,使用戶在交互過程中得到慰藉感知、滿足情感需求。如《哈利波特》作為大英圖書館暢銷館藏之一,有著巨大的群眾基礎,大英圖書館基于哈利· 波特系列開發出了多達144 件、涵蓋服飾、配件書籍、飾品、背包等20 多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品,豐富多元的產品滿足了書迷影迷、明星粉絲、參觀者等不同用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6]。同時,它們還根據用戶在價格上的需求在各個類別和系列提供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供用戶選擇。中國國家圖書館也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設計靈感推出了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琴棋書畫珍貴木質書簽、卡通孔子紙膠帶、芥子園信封、甲骨文手工皂、輿圖領帶等面向不同用戶群體產品[7]。
4.3 結合城市符號去樹立品牌形象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事業,是一座城市文化沉淀的空間,是一座城市歷史的鑒證者,代表著一座城市文明的尺度與精神的厚度。每一個圖書館都封印著城市幾千年的歷史,而將這些城市的興衰過往展現給人們也是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價值鏈最重要的文化動力之一。當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貼上本城市獨有的文化符號標志時,不僅能激起本地居民的集體認同感和地域歸屬感,也能讓參觀者和外賓從中了解當地特色,從而產生購買欲望。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或多個的文化符號,因此,設計師需在館藏資源的基礎上對城市的文化符號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深入挖掘,將這些人、事、景、物等符號轉化為圖案或形態,與創意進行融合,以地域特色塑造出產品視覺上的可識別性,創造出圖書館獨有的品牌,使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得到價值升華,實現產品文化的完整性,讓用戶從外到內,從大環境到小細節都能夠沉浸在文化創意產品創造的文化氣息與地域氛圍中,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同時,差異化的圖書館文化創意品牌形象也能形成更大的增值空間,有效地解決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例如,甘肅省嘉峪關市圖書館通過對嘉峪關的關城、沙海及酒鋼等元素進行提煉,設計推出的百煉鋼嘉峪情系列文化創意產品。福建省莆田市圖書館推出的印制有當地膾炙人口的方言童謠、特產、莆仙戲臉譜的明信片、掛畫與書簽等。
5 結語
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是圖書館文化與用戶溝通的橋梁,更是一座城市文化靈魂的重要載體。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是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明確了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與其他文化創意產品的定位差異,為開產品發提供了方向,有利于傳統文化元素向創意設計的轉化,使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具有高度的文化屬性、鮮明的個性化特征、豐富的款式、突出的地域特色,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從而實現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