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聰
摘 要:“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金融創新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發展。本文介紹我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現狀,對其中金融業務創新發展中的問題作出了簡要分析,提出了四點有效措施,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發展,為“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金融創新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關鍵詞:商業銀行;科技金融;人才培養;風險共擔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2(b)--02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一批高新技術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尤其是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科學技術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1]。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已經成為銀行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新時期商業銀行應在自身建設中,結合科技金融的應用特征與形勢,積極做好應對工作,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1 我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各商業銀行在科技金融創新中結合自身經營特點,重視科學技術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致力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尤其在國家制定了關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文化創業產業與金融體系緊密結合的政策引導下,商業銀行應該重視順應歷史潮流,加強與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之間的合作,推動我國商業銀行業務開展。在大的歷史背景下,各大商業銀行重視自身科技金融業務創新模式探索工作[2]。
目前,各大商業銀行重視自身內部機制調整,為廣大用戶提供更高品質服務。科技金融創新工作深入中小企業融資實踐中,并且取得了一定進展。例如杭州銀行在實踐中,堅持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并且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便捷的投融資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促進中小企業自身經濟發展[3]。商業銀行應該在社會發展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
2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問題
2.1 科技金融業務的范圍狹窄
目前科技金融業務范圍較為狹窄,主要服務范圍包括現有“高、精、尖”技術企業,難以擴展到一些新興行業。尤其是這些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經營人員。商業銀行開展的科技金融服務,雖然能夠給這些企業帶來極大的助力,但是缺乏相應的制度,難以適用這些新興行業企業[4]。同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阻礙中小企業擴大的難題,在企業經營中,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資金需求,科技型企業自身經營風險會相應隨之改變,給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2.2 中小型科技企業風險較大
科技型技術企業自身發展,往往會受到市場的影響。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服務能夠為這些企業帶來一定的助力,為這些企業注入資金,促進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如果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將會給商業銀行融資帶來極大的風險。中小型科技企業在自身發展中,技術瓶頸的存在,是影響到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因素。如果企業在某領域開展專項技術突破時,耗費了企業大量資金,嚴重影響到企業自身經營,將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等風險。因此,中小型科技企業自身風險較大,需要商業銀行在金融投資過程中提高重視,建立相應的措施,降低風險。
2.3 銀行評估機制不具備針對性
科技型企業并不適應于傳統金融評估機制,缺乏土地和廠房等抵押物,但其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是這些企業的重要無形資產。因此,銀行評估機制需要及時革新。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其服務對象一般為中小型科技企業,該企業往往具備一定的無形資產。融資中,由于自身屬性,難以拿出足夠的有形抵押物,影響到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評估,不利于中小型科技企業自身發展壯大。在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不斷推進時,急需健全的銀行評估機制,來應對市場的需求,解決中小型企業自身發展難題。
2.4 銀行的科技與金融人才分離
商業銀行科技人才與金融人才之間相互分離,影響到科技金融服務開展,難以對科技型企業相關技術展開估價,造成科技金融業務難以開展,不利于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不同行業之間存在嚴重的知識壁壘,金融人員難以對技術展開科學的評估,同時技術人員也不懂金融。在科技型企業自身發展中,與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工作人員交流,存在一定的隔閡,不能及時了解企業需求,也難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業務。
3 商業銀行加快科技金融創新發展的策略
3.1 適度擴大科技金融的業務范圍
科技金融作為時下熱門話題,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重視,現階段權威解釋是由四川大學副校長趙昌文教授的定義。根據趙昌文教授的描述,科技金融主要是促進科學技術開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與系統性服務。因此,在商業銀行科技金融發展中,需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適度擴大科技金融業務范圍。在商業銀行自身發展中,將不再局限于“高、精、尖”技術及其研究成果,適時接納“大科技”理念。在現階段商業銀行科技金融發展中,需要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融入科技企業中。“大科技”概念是由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中首次提出,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同。適度擴展科技金融業務范圍,能夠為商業銀行自身發展帶來新的機遇[5]。目前,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得到了大范圍推廣應用,催生了很多新的產業,這些產業適用于金融制度,能夠在歷史發展中為商業銀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現有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急需商業銀行參與其中。針對“大科技”概念下的新興產業,是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小型科技企業在自身發展中,應加強對自身風險的認識,及時做好風險控制,保障企業正常發展,為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在實踐中,需要重視新興產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創意型企業獲得了發展機遇。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工作人員應該加大對文化創意型企業的有效信貸投入,促進新興產業不斷孵化,促進我國文化產業自身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3.2 出臺銀保合作建立風險共擔機制
目前,商業銀行在銀保合作上做得不夠,為降低商業銀行自身風險,需要重視風險共擔機制的建立,減少商業銀行自身負擔。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引導科技金融機構與政府部門、其他金融機構的聯動,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鼓勵商業銀行與擔保公司合作,制定有效的金融措施與金融制度,出臺有效的合作機制,來降低商業銀行自身風險。
在科技金融業務開展中,通過銀行與擔保公司、風投基金等第三方機構展開合作,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在內部以股權投資形式來分享科技企業投資帶來的回報。政府部門需要在科技金融創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政府風險代償比例,促進各金融機構之間加強合作,重視優勢互補,分散融資風險。在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為其注入活力,引導中小型科技企業自身發展;另一方面,通過風險共擔機制,有效降低融資風險,促進商業銀行自身健康發展[6]。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發展方向,應包含與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降低中小型企業違約風險,促進商業銀行自身體系不斷完善,在社會主義制度建設中,發揮其金融調節作用,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
3.3 針對科技金融完善評估機制
科技金融創新有別于傳統金融服務,需要商業銀行管理人員針對科技企業自身發展特點,結合科技企業自身發展規律,制定專業的融資方案,為中小型科技企業自身發展帶來助力。由于該項業務與傳統金融風險評估具有不同的特點,需要銀行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進一步完善金融評估機制,適應于科技金融服務領域。同時針對不同階段的企業,制定相應的評估機制與服務方案。科技金融創新發展需要結合企業多樣化需求,針對性開展科技金融服務。目前,科技型企業已經得到了劃分,對其不同的成長階段可以分為創業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與上市階段。不同階段的企業融資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商業銀行在科技金融業務創新中,針對企業發展需要,提供一籃子綜合性金融服務。
例如,商業銀行在面對一些初創企業時,需要采用與擔保公司的股東之間建立長期合作的模式來滿足其自身成長的資金需求。對于部分成長期企業,可以采用一定的質押來進行融資,有效降低商業銀行融資風險。針對企業經營現狀與企業融資需求,制定符合企業自身需要的金融信貸產品。讓企業在自身成長過程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來應對企業的需求,促進企業不斷壯大。
3.4 加強科技金融專家隊伍建設
目前,商業銀行在人才配置上存在不足,部分懂技術的卻不懂金融,懂金融的卻不懂技術,這就造成商業銀行在科技金融業務開展中存在不足之處。科技型企業與傳統企業擔保抵押物存在一定差異,傳統企業抵押物一般包括土地與廠房設備等,但是科技型企業重視商標、技術等知識產權。這些抵押物的評判需要銀行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因此加強科技金融專家團隊建設,是提高科技金融業務創新的新方向。科技金融服務致力于將這些無形資產進行評估與定價,促進科技金融服務得到落實。
不僅如此,商業銀行應該致力于中介機構的合作,實現科技資源與金融部門的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促進經濟發展,科技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培養一批專業性人才隊伍,能夠改善現階段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并且有利于科技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為商業銀行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4 結語
總之,商業銀行自身發展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科技金融服務業務,應該重視其創新發展方向。商業銀行需同其他金融機構與政府部門之間加強合作、促進交流,適當擴大科技金融服務范圍,聯合眾多機構共擔風險,制定有效的評估機制,重視人才培養,為商業銀行自身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提高自身經濟效益,重視社會責任,促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李品晶.實施科技金融戰略? 實現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J].中國市場,2020(13):55+79.
李昌勇.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02):209-211.
賀云帆,賀新然.科技金融視角下商業銀行創新轉型研究[J].甘肅金融,2020(02):26-30.
武思涵.科技金融視域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提升的實施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2020(01):184-185.
Zhangli Zhu.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inance and Innovation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Industry in China[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9:343-346.
Yaqiong Pan. Research on Financing P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of Sci-tech Finance for Sci-tech SMEs[D]. AEIC Academic Exchange Information Centre(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9:3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