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
摘? 要: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應用意識,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提高應用能力,將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入實際生活中。但現階段,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教學理念過于落后,學生的應用意識也比較薄弱。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現狀,研究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提出加強學生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意識;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179-01
前言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思維嚴謹、應用廣泛是數學學科的重要特征,而初中數學是學習數學學科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家長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忽略了對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過于表面,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現狀
(一)教學模式過于落后,忽視了數學的應用性
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過于落后,部分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完全照搬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也沒有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過于重視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數學學科的應用性,教師與學生之間也缺乏互動,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不高,很多學生都不懂得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評估體系不科學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還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溉,缺乏學習主動性,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課堂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缺乏趣味性教學環節,教師過于重視考試重點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沒有發揮好引導作用,沒有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除此之外,教學評估體系只看重最后的結果,忽視了對教師日常教學過程的評估,這種評估方法是不全面的、過于片面的。
(三)學生缺乏應用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學生缺乏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應用意識,不但沒有養成觀察細節的好習慣,而且也沒有養成從數學角度來思考問題的習慣,導致學生發現不了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數學文化,并且不知道如何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問題的關鍵,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更難做到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二、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課本知識的講解,比如各種運算知識,卻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學科的重要作品。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數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而且應用廣泛,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更好地融入實際生活中。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認識到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將素質化教育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遇到問題主動思考,學會分析數學問題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另外,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學習優秀的教學經驗,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實用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二)課前設置問題情境,借助生活案例
情境教學是指運用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世界的魅力。舉例來說,在學習魯教版初中數學的教材中“探究軸對稱的性質”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問題情境,比如讓學生觀察校園中的軸對稱建筑,讓學生初步了解簡單地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深入研究軸對稱的性質,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滲透數學文化,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數學文化內涵豐富,包括數學的思想、精神和具體的方法等等,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文化的滲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將數學文化融入到具體的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舉例來說,在魯教版初中數學的教材中,學習“投影與視圖”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歷史故事,引導學生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古人是如何表達投影和視圖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
初中數學是學習數學學科的重要時期,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前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并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應用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數學素養,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成杰.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力的培養途徑[J]. 才智,2019(33):89.
[2]沈麗萍.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0):164-165.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西市濟南路中學,山東? ?萊西? ?2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