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峰
【內容摘要】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學生需給予重視。初中物理知識與生活相關,教師在教學生書本知識時,可以使物理教學生活化,從而培養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因此,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主要立足于運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三個方面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階段 物理科目 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新接觸的科目容易產生好奇心。但對于復雜又有一定難度的物理知識,學生容易產生退縮的心理。教師如果不能采取好的措施,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甚至導致學生出現嚴重偏科的現象。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關注學生心理,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從而使學生喜歡物理課程。讓學生遠離抵觸物理學科的學習心理,培養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至關重要。
一、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初中物理學科作為偏理科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思維,才能夠有效學習物理。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仍然與傳統教學相差無異。教師仍然以課堂知識的講學為主,學生沒有在課堂中占主導作用,雖然學習了物理知識,但由于知識的不充分理解,物理學習效率無法有效提高[1]。初中物理與其他基礎學科不同的是,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在教學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演示物理實驗。但大部分的初中物理教師,仍然持有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對學生較少演示物理實驗,甚至為加大教學進度,拋棄了這一環節,學生因此缺乏實踐操作的能力。教師的這些觀念十分保守,甚至是錯誤的。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學生會學習到較多的物理公式和結論。大部分的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考察而進行死記硬背,對物理知識卻不是真正的理解,顯然不是讓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目的。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
1.運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為教學進度,而取消或較少的進行物理實驗。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參與物理實驗的操作環節。許多物理實驗產生的實驗結果,由于學生初次接觸,能夠幫助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直觀感受實驗結果,能夠觸動學生,從而喜歡上實驗操作。因此,教師在每一堂課教學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盡量讓學生能夠將實驗聯系理論,從而讓學生在理解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對物理學科的興趣。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大氣壓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在講臺上準備滿滿的一杯水,用蓋子蓋緊。教師在講解完這一課時的理論知識后,可以為學生演示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將杯子倒過來,讓學生直觀感受杯子中的氣泡。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用實驗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生在直觀感受實驗結果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增加。除此之外,讓學生主動參與進實驗中,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措施。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光”的相關知識時,學生雖然日常也能夠感受到光的存在,但物理知識中的折射原理,學生僅靠教師的講解,無法真正的理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家中準備筷子,在物理課堂中,進行折射實驗,學生能夠發現筷子在水中發現了路徑的變化,以此激發學生對現象的好奇,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劇增。
2.運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疑問,教師應及時解決學生難點,讓學生能夠及時反思,得到收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求知的欲望,創設一定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有關物理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物理知識,從而鍛煉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摩擦力”的章節時,學生剛接觸這一概念,無法在一節課中充分理解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作為學習的重點,學生無法掌握知識,對之后的學習造成阻礙。隨著進一步的學習,物理問題頻頻出現,既不利于學生學習物理,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遇到的摩擦力或者你們認為摩擦力導致的現象是什么?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開始思考,回答出有關摩擦力的有趣現象,讓學生在課堂中充滿快樂的學習,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又例如,教師在進行“沸點”有關的實驗教學時,學生能夠通過實驗發現水已經達到沸點,但用來蓋住它的板子卻并未被燒毀,從而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呢?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好奇,促使學生積極的將注意力轉向教師的講解,從而逐漸使學生喜歡物理課程。
3.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理知識大多數為抽象知識,學生無法只通過教師的講解而理解物理概念[2]。讓學生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識,才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多媒體作為科技的產物,在教育中被廣為運用。教師在教學物理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抽象概念轉為有趣的動態,呈現給學生,從而讓給學生加深記憶的同時,增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多媒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電流和電路”有關章節時,學生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無法真正的理解其路徑。“電流和電路”的章節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學生學習前,可以先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對生活中的電器是如何進行運作產生興趣,從而為學生講解概念。在講解概念后,教師再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具體的電路,將抽象的概念轉為具體的內容,從而讓學生獲得有關知識。學生在觀看的基礎上,對電路雖然不能完全掌握,但對教師接下來的講解,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師在最后仍然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出接下來的學習重點。在有空余的課堂時間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設計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會有所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物理這樣枯燥繁雜的知識,需要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開展物理方面的學習活動,去逐步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面。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中,去進行初中物理的學習,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從而提升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謝蕾.初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期座談會資料匯編.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85-487.
[2]徐勤強.探討培養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1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大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