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
【內容摘要】數學作為初中一門必修課,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現、思考并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如何學好數學及教師如何應用教學方法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也備受人們關注。本文通過從課堂設計,實際教學,系統性和結合其他教學方法的應用對問題導學法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提高學生數學學校效率。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 初中數學 應用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是立國之本”。初中數學思維邏輯性很強,眾所周知,其應用在生活中廣泛可見。初中數學有很多教學方法,其中,問題導學法便是數學教學中經常被有效使用的一種方法。其主要流程為設置問題—引導思考—探索解決。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設計教學問題,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樹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本文針對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的價值發表一些觀點建議。
一、初中學數學及學生特點
數學作為一門初中學科,其邏輯思維性較強,主要研究空間和數量,有專用的數學符號,嚴謹的公式結構,既抽象又規律的圖像。初中數學系統連貫,雖然銜接小學階段,卻比小學數學更深奧,更注重邏輯性。總之,初中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廣泛的應用性相互聯系,而且,節奏快,內容較多,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步發生變化,情感較為豐富,學習的獨立性不斷增強,依賴性并沒有消除,被動性占據主導,初中數學和學生的這些特點對教師做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師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其中,問題導學法不失為有效方法之一。
二、問題導學法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應用提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思考,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別具一格,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其特點是具有引導啟發性,情景創設性,體現了“自主學習”的新課改要求,是教育發展的一大成果;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利器;是學生的又一導師。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重點。由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推廣,其重點是通過教師提出出題,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掌握學生特點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適當的提出相關數學問題,盡可能引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達到有效習的目的。可見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用及地位。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更有成就感,同時促使初中生具有解決問題和應用數學的能力。問題導學法,可以用于新知識和復習中,幫助學生有效進行數學的學習,從而培養新課改下的高素質人才。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
1.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問題 突出針對性
問題導學,問題和引導都至關重要。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合理的教學問題能夠達到高效率的課堂效果,因此,課堂問題需要教師用心設計準備。
(1)課前準備 課前,數學教師應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充分了解并充分結合數學教學內容,緊扣教學目標,備好教案,問題設置可以從難到易,從簡單到復雜,靈活多變,但是保證問題的質量。問題設計可以因材施教,讓上水平較差的學生回答相對簡單的問題,增加其學習的信心與動力;讓學習較好的同學可以回答相對較難的問題,拓展其思維。其次,教師需要課前練課,考慮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如何解決避免。 此外,教師必須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問題,能夠使學生明確知識當中的難點和重點,從而達到“教師有所教,學生有所學”的教學效果。最后,還應要求學生提前做好預習,避免出現課中吃力或不理解的情形,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2)課中實踐 課堂便是對問題導學的實踐,老師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例如,老師在課堂中先提出問題:“小明家摘蘋果,爺爺摘的數是小明的4倍少5個,請問爺爺摘多少個蘋果?”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再根據例題列出幾個方程式,2a+3b=18,3x+5y=33等, 引發學生對之前所學知識關聯比較, 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因此,問題導學的恰當使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3)課后升華 學習的整個過程具有連貫性,課后的鞏固提升也不容忽視。課后教師可以運用問題導學法給學生布置作業,主要是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以此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所學,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究思考。布置作業時,作業選擇要具有針對性,突出代表性,而不是一味地全做,增加學生的負擔。
2. 結合實際教學,增加互動性
問題導學法在應用時,教師設置問題要能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現實例子,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例如,學校有一塊為x米的正方形操場,因教學需要將進行改造,將一邊加長3米,另一邊縮短3米,最終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得出算式:(x-3)(x+3),教師繼續提問,如何快速算出結果呢?學生很快得出結果,利用多項式乘法解決問題,結果為x2-9。這樣增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課堂結合實際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應用性,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課后作業也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一種途徑,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課后獨立完成,這既增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也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此可見,問題導學法要結合實際并通過課堂所學,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3. 重視前后呼應,強調系統性
初中數學,一方面,要針對數學教材內容進行傳統的教學,確保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課堂知識;另一方面,是運用問題導學法,兩者在問題的設問和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方法皆有所不同,自然教學成效也是不同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雖直奔主題,卻使得課堂枯燥乏味,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死記硬背,最終都是“紙上談兵”。使用問題導學法,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雖然,難度較大,不容易實現教學,但是使學生更有動力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之后,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這樣才體現了一堂課的完整性,而有些教師在設置問題時不注重教材結合實際的前后呼應,使得課堂缺乏系統性。 因此,課堂問題應做到前后呼應,合理使用問題導學法,促進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4.融合其他教學方法
在所有的教學當中,不可能單純地只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初中數學教學亦如此。每個教學方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例如:討論法,演示法等,各個方法既獨立又相互依賴,若在數學教學中,使用問題導學法時,融入一個或者兩個其他方法,使的課堂不枯燥單一,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直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先以普通三角形引出,然后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結果,活躍課堂氣氛,加深課堂印象,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結語
綜上所述,相較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把問題導學法應用到初中數學中,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符合現代教學理念,遵循了新課改發展的要求。文章對問題導學法做了相關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希望對教師在教學中有一定的幫助,也對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問題時結合實際,做到前后呼應,提升課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春金.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2):29-30.
[2]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5):20.
[3]焦金濤.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法”[J].學周刊,2012(8).
[4]李奇斌,朱華娣.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5(21).
[5]秦軍顏,彭娟玉.問題教學法對初中數學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9).
[6]嚴亞琴.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之管窺[J].文理導航(中旬),2017(3).
(作者單位:阜南縣第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