奐斌強
【內容摘要】在課程改革和信息技術不斷整合的背景下,數字化教學逐漸進入到課程教學中,成為教師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發揮著非常巨大的優勢。所以,高中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開展中,也應該不斷借助數字化教學的功能,為素質培養起到輔助力,讓學生的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素養導向 ?高中信息技術 ?數字化教學 ?實踐研究
前言
伴隨著“互聯網+”這一形態的出現,教育領域的平臺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如MOOC、智慧課堂等,都成為教師可以借助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育的靈活和穩定的開展起到重要的保障。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也可以充分借助資源優勢,將數字化教學引入進來,更好的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促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得到不斷的提升。
一、高中信息技術數字化教學的價值探討
1.規范教學過程
雖然在素質教育不斷推動的背景下,教學現狀相比于以往已經得到了明顯的好轉,但一些不足和弊端依舊是存在的。如忽視學生課前自學、課后復習環節。在教學中將教學的側重點僅僅放置在知識和技能的獲取上,忽視學生的體會和感想。在檢測上的標準比較統一,對于學生的探究過程常常抱有忽視態度等。而數字化教學在課程中的引入,可以使得原本的現狀得到一定的改善。讓學生的自學空間變得更加開闊,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自主和積極,在過程中深化體驗,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得到規范。
2.樹立育人理念
理念決定行為,是行為的先導。在現代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也應該不斷追求在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應該不斷的樹立起現代化的育人思想和觀念,使得教學能朝著一個好的方向上不斷的前進和發展。而在思維和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教學在其中的融入就能起到一個關鍵性的決定作用,使得學生不斷的構建經驗和累積知識,讓課程開展的價值得到更好的展現。
3.推進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更加倡導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而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數字化教學的引入對于學生素養的培養將產生非常大的促進和推動的作用。在數字化教學中,學生的資源和平臺都變得更加多元化,讓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鍛煉的空間更加開闊,實現素質導向,讓學生的發展變得更加綜合和全面。這樣可以為育人目標的達成起到助力,使得教學朝著更加長遠和現代化的方向上不斷的發展,為學生的綜合發展起到助力,讓學生在將來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優質人才。
4.打破制約因素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在教學的開展中,數字化教學的引入也能突破傳統教學的禁錮性,使得教學流程得到重新的塑造,使得教學真正的完善及優化,在教學的推進當中不斷的展現價值。(1)可以將實體課堂作為基礎,使得課后拓展和課前導入的環節得到增加。也可以借助各種軟件和數字化資源讓師生和生生之間不斷互動和交流,使得學和教的行為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轉變。(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向課外進行不斷的延伸。可以將課程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不斷展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成更多的自主性和積極性。(3)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相關工具,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等,便于對后續的評價提供更多的參考,使得數字化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得到全面的展現。
二、素養導向下高中信息技術數字化教學的構建路徑
1.融入STEM教學,培養探究欲望
對于高中生這一群體來說,學生的求知欲、好勝心都是非常強烈的。特別是在活動的開展中,競爭心態非常強烈,希望有自我展現的空間和平臺。所以,在基于素養的導向下,教師就可以將STEM引入進來,并借助數字化教學的開展,使得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得到實現,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和自主。
例如,在講解“三維設計與創意”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數字化的引入,來為學生創設活動,使得學生的自我展現空間和平臺變得更加多元化。如,在這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設計出“三維動畫”,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秉持著適當的難易程度,為學生設定主題,并為學生構建起項目任務——項目實施——項目展現的流程和環節。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的設計情況進行及時的點撥和指導,保障學生的探究活動得到不斷的開展,使得學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得到不斷的喚起。
2.借助生活實例,培養社會責任
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那就是社會責任。要求學生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也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養,為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助力。所以,在當前,教師也應該適當的引入生活實例,使得學生的社會責任不斷加強。這也是信息技術學科在開展中應該達到的目標,助力學生的全面及綜合發展。
例如,在講解“人工智能初步”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數字化的方式為學生呈現資源,在資源中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助力等,使得學生進行觀看。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定一個思考的話題:“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人類生活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觀點不斷闡述自己的想法等,加深學生的思考,使得核心素養的導向性得到不斷的展現。
3.實行任務驅動,培養計算思維
高中生正處在思維發展非常關鍵的階段。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展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勢,以此來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使得學生可以獲取到思維方面的發展。在這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的實際特點,來將任務驅動這一方法引入進來,讓學生在任務的導向下不斷的明確努力的方向,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等,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
例如,教師在這其中可以選擇任務驅動這樣的方式,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在項目的實施當中不斷的完善和補充,推動實施方案的改進,直到真正的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能讓學生自主的解決在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瓶頸,讓學生做到迎難而上等,使得學生的計算思維得到不斷的鍛煉和提升。在這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和工程師一樣,不斷的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和探討等,這樣能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在素養導向下得到更多。
4.應用主題設計,培養信息素養
在信息素養的培養當中,教師也可以將主題設計引入進來,使得學生的素養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展。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變化等,使得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形成,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形成一個更加正確的認知。
例如,在EXCEL圖表繪制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統計”為主題,可以為學生引入資源,讓學生先以傳統方式進行繪圖,再展現EXCEL繪圖的便捷性。讓學生提起興趣、不斷實踐,使得學生本身的信息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升。在主題的選取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愛和感興趣的主題,也可以在數據資源的收集時以親身實踐的方式,不斷的鍛煉學生數據分析和收集能力。
結論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數字化教學的引入是一次創新的嘗試,能讓教學變得煥然一新,將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都灌注在其中。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教師也應該不斷的融入STEM教育、借助生活實例、實行任務驅動、應用主題設計等,使得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得到不斷的提升和發展,使得學生本身在局限的課程中有著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于言平. 創客教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28-129.
[2] 金曉南. 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61-162.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