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潭學
新經濟時代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經濟形態,社會主導的產業形態不同決定了經濟形態的不同,也決定了創意性的知識在經濟結構中的不同。隨著基礎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實施,物理課程標準逐步建立,新經濟背景之下,物理專業師范生的培養成為應對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學要求的內容。詳細論述新經濟背景之下,物理專業師范生的培養對策,是成立現代化教育技術體系的技術。
一、前言
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之上,包括經濟創新增長、教育文化事業增長,并明顯體現出新的經濟現象的一種狀態。新經濟時代倡導信息技術革命,并且在技術和教育手段不斷革新的基礎之上,打造專業化的物理教學模式。物理教育模式和物理教學能力,體現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以及現代化教育技術能力體系貫穿的過程中。
二、物理專業師范生培養的教育模式背景
物理專業師范生所培養的教育模式是隨著教學改革日益深入發展的要求,以非定向性的師資力量培養模式打造高等教育和現代教育新理念的過程,在現代新的物理教育教育體制指導之下,傳統的師范教育逐漸走向了轉型的道路。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法來創辦綜合性的教育理念,提倡高等教育和師范教育,在基礎知識課程教育指導之后,加強對于物理專業化課程的實踐教育,進行教師職業理論和職業技能的雙向培養。提倡共同參與,把握相關的實踐訓練,把理科和文科不同的教育格局分化之后進行整合,研究物理教育、教學師范和科研的有機整合,加強開展一系列的綜合化教育服務,以思維導向性導向,將會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標準改革發展的需要,全面落實現代師范教育的轉型任務。
三、調整并落實物理專業師范生課程結構體系
(一)穩定保證物理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
進行物理師范生課程結構體系優化,建立合理的,并符合學前教育要求的物理教育專業內容體系,強化教師的能力,就需要提高高素質教育等原則的要求,為專業師范生培養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物理專業邊緣學科的延伸性,尤其是物理專業,目前有許多其他的專業進行了綜合和融合。因此,物理專業教師的人文素養也是非常重視的。保證物理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在強化基礎知識結構的基礎之上,把護理專業的教育課程進行有機的融合,實現跨專業跨學科的整合,把握物理師范生學習的積極興趣,體現物理學生自主選擇的自由權和積極性。打造物理教育專業的基礎層面,同時注重物理示范生創造能力和實驗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方式,為其進行未來物理學科的教育,起到積極的示范性作用。
(二)通過多種教學手法改善教育教學模式
高等教育層面要求物理專業師范生在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和變化之中,適當的滲透經濟教育的理念,新經濟時代對于實用性教育和實踐性教育的要求很高,而且要求物理師范生作為高等教育的復合型人才,能夠掌握物理教育與生活教育之間的關系。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法和教學手段,改善教育教學的課堂模式,比如說:結合實踐性教育和理論教育,采用“雙師制”來進行物理示范中的日常授課指導,把基礎教育的教師和實踐性能力較強的教師課程進行穿插安排,在合理安排教育結構和教師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手段和信息化手段,實現師范生不同層面教學理念和教育技能的共同進步。對于高等師范院校來說,對于物理教師和物理專業學生相關的培訓,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自我,既教會學生自我成長,同時又把一些新的方法和教育理念貫穿在物理示范生的日常教育培養之中。
四、成立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物理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體系
為了實現物理師范生綜合教育技能和教育技術的有效提升,物理教師必須要做好對于物理教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反饋。幫助物理師范生學習理論知識,同時克服物理教育的理論知識枯燥性,結合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渠道,利用更加豐富的媒體技術和媒介平臺,提升物理師范生對于物理教育學習的興趣和基本素養。由于物理的實踐性很強,物理的實驗意識和實驗素養的形成,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實行。對于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必須積極吸取,由于物理師范生在未來從事的是中小學的物理教育工作,因此,需要掌握在物理教育中的一些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利用類似翻轉課堂、微課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是比較重要的。師范生需要掌握以上的教育方法,才能對于未來的教育實踐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起到更好的效果。建立高等教育物理學科師范生信息化教育技術和技能的培訓體系,并且實現與周邊中小學的教育實踐和實習合作,從而能夠建立更加貼合素質教育的培訓機制。
五、結語
新經濟時代,是現代教育機制轉變教育形態和方法的基礎,由于信息化技術革命引領了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對于高等師范物理師范生的教育體系構建,也應該在不斷演進的智慧型教育機制促進中進行動態變化。創新性教學手法和人才構建需要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兼顧物理師范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發展,促進物理師范教育培訓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新理念,被帶動到未來的中小學物理課堂教學之中。(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