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馬亞瓊 王祥玲
摘?要:學習強國APP作為2019年元旦新上線的學習平臺,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好評,其強大的學習功能使人們受益匪淺。建設“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推動全黨學習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勢下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創新探索。本文將在傳播學視閾下,梳理學習強國APP的發展概況并探討其“中央廚房”的操作模式、媒介融合的傳播方式、用戶獨特的參與方式等傳播特色。
關鍵詞:學習強國;發展現狀;傳播特色
中圖分類號:G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1-0102-03
一、 學習強國的發展現狀
2019年1月1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全國上線。“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的優質平臺。截至2019年8月26日在安卓應用商店下載量高達2億次。
(一)初次上線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由PC端和手機客戶端兩大終端組成,其中PC端有“學習新思想”“學習文化”“環球視野”等17個板塊、180多個一級欄目;手機客戶端有“學習”“視聽學習”“百靈”3大板塊、50個頻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費閱讀的期刊、古籍、公開課、歌曲、戲曲、電影、圖書等資料。PC端用戶可登陸網址www.xuexi.cn或通過搜索引擎搜索瀏覽,手機端用戶可通過各手機應用商店免費下載使用。
(二)幾次改版
2019年1月22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針對頻道列表新增內容卡片樣式,豐富其內容展現形式;在視頻卡上支持顯示播放時長;在積分統計方面更加準確。2019年1月31日,該APP新增新春頻道,用戶可在春節期間參與新春活動;新增正文頁圖片預覽功能,可對圖片進行放大和保存。
3月28日凌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發布了最新版本,其最大的改變是在積分機制上。首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取消了活躍時段雙倍積分;其次,在文章學習方面,由原來每日最高積8分改為6分,由原來觀看4分鐘獎勵1分,改為2分鐘獎勵一分。在視頻學習方面,由原來每日最高10分改為6分,由原來的5分鐘獎勵1分,改為3分鐘獎勵1分;再次,每日一答板塊的積分由原來每日最高8分改為5分,原來每分享一次最高可得3分現為1分;最后,發表觀點后,原來每日最高可得5分現為2分,且不可評論復制,只能手動輸入。此外,“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滿分由每日最高的66分變為52分,降低了14分。
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完成指定的學習行為可獲得對應的積分,積分規則如下:每日首次登陸積1分;每有效閱讀一篇文章積1分,每日上限積6分;每有效觀看一個視頻積1分每日上限積6分等。學習積分包括“成長積分”和“可兌換積分”,其中“成長積分”累積計算;“可兌換積分”可進行兌換,有效期為2年。(學習積分兌換功能正在開發中)除上述改變外,積分排名功能也于此次改版中下線。
4月15日,該APP群類型名稱變更:“內部群”更名為“學習群”,“支部群”更名為“組織群”;功能名稱變更:“消息”更名為“強國通”,“通訊錄”更名為“強國通訊錄”,“網絡會議”更名為“強國音頻會議”,“視頻會議”更名為“強國視頻會議”;優化組織名稱修改功能,上級未處理時間超過24小時,可以再次發起申請。
4月19日,學習強國APP登錄信息失效后,登錄頁默認展示上次登錄的賬號。
5月15日,新增廣播電視直播及音頻內容。
6月24日優化圖片內容展示方式,可直接左右滑動進行瀏覽;文章和視頻內容底部支持點贊和分享功能;邀請學員加入組織時新增釘釘分享入口;只支持在已認證組織內的用戶創建群聊及擔任群主。
7月10日,“百靈視頻”上線。
二、 學習強國的傳播特色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好評,這主要得益于其“中央廚房”的操作模式、媒介融合的傳播形式、用戶獨特的參與方式以及對時政新聞的全新表達方式。
(一)“中央廚房”的操作模式
學習強國APP運用“新舊融合、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的“中央廚房”式操作模式,其統籌調度是核心,技術平臺是支撐,依托“中央廚房”,在新聞內容生產與推送方面,流水線的生產使新聞全天滾動、全球傳播。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平臺,實現新聞產品的集約化生產和傳播,整合資源,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學習強國APP匯聚了文字稿件、視頻新聞、數據新聞等多種媒體形態,使新聞報道打破了單平臺、單系統的操作模式,增加了受眾閱讀興趣、增強了新聞可讀性的同時,又提高了新聞傳播效率。
(二)媒介融合的傳播方式
據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7.7%,互聯網服務持續滲透,網民規模得以保持穩健增長。
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思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所謂互聯網思維,即用互聯網的傳播特征來思考媒介融合,互聯網的傳播方式從傳播主體到方式、路徑均為發散式的,以傳統媒體的主體思維模式來領會“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將會南轅北轍。媒體融合不是在傳統媒體基礎上的疊加,也不是傳統媒體業務與新媒體業務的并行,而是要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和傳播體系。
“學習強國”APP是一個信息服務學習平臺,是融報、刊、臺、網、端于一體的融媒體,該平臺與其他各類媒體之間共生共榮,并非此消彼長、惡性競爭的態勢。一方面,它充分借鑒傳統媒體的版面優勢、內容優勢、權威優勢等;另一方面,又創新了聚合方式、呈現方式以及傳播方式,打造了一個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于一體,內容方面廣納時政、民生、娛樂、古今、專業等的全新學習平臺。
“學習強國”APP的媒介融合還體現在“三網融合”方面。它并非僅是一個互聯網網站、單一地依靠電信網輸送數據、借助廣播電視網采集內容,而是將三網的特色優勢充分融合,用戶可通過手機客戶端來收看電視直播、收聽實時廣播、搜索網上信息,甚至開視頻會議,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
(三)用戶獨特的參與方式
新媒體環境下的用戶思維是各APP爭取用戶,提高下載量、點擊量的關鍵,學習強國APP獨特的用戶參與方式也為其贏得了許多流量。
用戶的“使用與滿足”研究一直都是研究媒介與用戶關系的關鍵。從1944年赫卓格對廣播媒介的“使用與滿足”研究,到1949年貝雷爾森對印刷媒介的“使用與滿足”研究,再到1969年,麥奎爾對電視媒介的“使用與滿足”研究,用戶在媒介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人們從媒體中獲得的滿足一般來自三個方面,即媒體內容、媒介接觸與使用過程、導致接觸不同媒體的社會環境。在“學習強國”APP中,則體現出了更加獨特的“使用與滿足”。
首先是打卡機制,用戶每日首次登錄可得1分,有效閱讀文章可得1分,每組答題正確2~4道題可得1分,答對5道題可得2分,訂閱一個強國號或學習平臺可得1分(重復訂閱無效)等。學習積分作為用戶學習的成長依據,永久積累,通過這些積分,用戶對自己的學習狀態一目了然。日積月累的積分也成為用戶學習的見證,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平臺還會對參與學習的用戶進行排名,也為用戶單一的學習提供了樂趣。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平臺還將“點點通”作為學習額外附加獎勵,可兌換禮品,用戶也得到了一定的物質滿足。
其次是專業知識的積累,“學習強國”APP中“我要答題”頻道設有每日答題、每周答題、專項答題、挑戰答題四個部分,其中專項答題這一項涉及許多專業知識和時事熱點,用戶可作為日常檢測,也可作為知識補充。平臺內還設有專業知識欄目,聯系國內外動態,用戶可根據自己的職業需要進行搜索,極大地滿足了各專業領域的信息需求,帶來了良好的用戶體驗。
最后,平臺同樣滿足了普通大眾的信息文化需求。平臺內設有廣播、電視、音樂、慕課、文藝、自然等大眾通俗內容,不僅滿足了大眾對“硬新聞”的需求,還提供了富有人情味、純知識或純趣味的“軟新聞”,向受眾提供娛樂,使其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陶冶情操。一個平臺“軟硬兼備”,且集報紙、廣播、電視優勢于一體,極大地滿足了普通大眾的文化需求。
(四)時政新聞的全新表達
時政新聞是最具政治宣傳和輿論引導的新聞類型。長期以來,時政新聞由于呆板嚴肅的形象一直缺乏對普通民眾的吸引力,在傳播形式上有待改進。而在新媒體語境下,作為大眾傳播的有力載體,“學習強國”APP則實現了時政新聞的全新表達。隨著新聞報道AR、VR技術的運用,媒體報道更加智能化,基于互聯、數據、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新技術的自強化生態系統,逐漸形成信息與用戶需求匹配的新媒介形態。同時5G技術為傳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優勢:5G網絡傳輸能力大幅度提升,超高速、大容量、低時延、大流量密度、移動性更強的5G網絡使傳播不再受時間、空間的場景限制,“無時無刻”且“無所不傳”。
1.可視化新聞
可視化是將“數據信息和知識轉化為視覺表達的形式,是充分利用人們對可視化模式快速識別的自然能力”。可視化新聞是以數據為核心,以信息為支撐,以可視化為基本載體的跨媒體新聞報道形式。“學習強國”APP于2019年7月10日上線的“百靈”視頻下設“豎”“炫”“窗”“藏”“靚”“秀”六個頻道,分別對應著不同類型的視頻,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讓“硬新聞”“軟起來”,讓“硬報道”“活起來”。
2.短視頻
短視頻近幾年持續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獨立用戶數達5.08億,使用時長無限接近在線視頻,成為第三大移動互聯網應用。“學習強國”APP“視聽學習”板塊專門設置了“短視頻”頻道,而這一頻道又分為“學習視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新時代作為新篇章”“新中國的第一”“身邊的感動”“領航新時代”幾個模塊,在輿論引導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的學習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更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一定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強國”APP是一款寓學于樂的學習軟件,在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同時,我們也應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讓“學習強國”成為我們的精神糧倉。
參考文獻:
[1]?李長安.用好“學習強國”這個精神糧倉[N].貴州日報,2019-04-15.
[2]?“學習強國”平臺正式上線.業界聲音[EB/OL].2019.
[3]?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C].2018.
[4]?殷培藝.試論大數據時代經濟新聞報道的傳播方式與優化建議[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8).
[責任編輯:楊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