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潔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范圍對教育事業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中化學中的知識內容較為繁雜,相互之間的聯系性較強,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理解與識記效果,而在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有效利用,能夠幫助學生縷清化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主要通過三個方面的探討,分析了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思維導圖;知識結構
受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高中化學教師并未重視對新型教育方法的利用,依然沿用簡單灌輸的教學方式,未關注學生知識結構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怎樣對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加以充分利用,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與記憶效果的提升,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更為積極地探索。
1、在新授課中利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以其清晰的脈絡,對化學知識學習形成良好的梳理效果,尤其在新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能夠起到非常優質的教學輔助作用。在新授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結構,而對思維導圖的利用,能起到良好的啟發與輔導作用,使學生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構建起良好的知識結構。在新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多張卡片,而每張卡片中分別寫上與本節課相關的一些概念與名詞,在講課的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有效活躍課堂氣氛,以“卡片游戲”為依托引導學生整理思維導圖。此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記錄課堂筆記,促進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具體過程包括:①在課前準備一張白紙及若干彩筆;②教師導入新課的過程中,學生在紙上利用較大的字體書寫本課主題,并依據教師對此課內容的深入介紹,由中央向外利用多種顏色的筆畫出分支,配以對應的關鍵詞;③在部分位置添加新的分支,書寫相關內容;④在課堂小結階段,由學生獨立或者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分析這些知識點間的聯系,并用連線將其標出,凸顯本課的重難點。因為本課的全部知識點都躍然于紙上,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不僅利于學生構建起優質的知識架構,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2、在復習課中利用思維導圖
化學學科的復習過程不但要回憶,對所學知識在腦海中再現,還要對各種知識加以梳理和拓展,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正向遷移,提高解題能力。化學課程復習的最好狀態是利用更少的時間,呈現更大的知識量,在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重新構建,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高考復習中,很多學生雖然在基礎知識復習中思路比較清晰,但在提高復習時便很難獲得進展,尤其是一些題目情境出現變化,學生便會倍感壓力,很難縷清頭緒。而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利用簡單灌輸的教學模式,通過題海戰術強化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學到的知識大都是沒有經過良好思維加工的零散概念和化學現象,沒有形成良好的知識架構,無法做到靈活應用。而將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應用在復習過程中,能使學生結合自身儲備形成知識脈絡,通過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回顧與提煉,在腦海中建立完善的知識網絡,強化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3、化學教學對思維導圖應用的一般策略
化學課程可以主要劃分為新授課與復習課,結合知識內容特征的不同,也可以將其分成元素化合物、化學概念、化學理論以及化學實驗課等,但是不管利用何種方式進行劃分,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都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一定幫助,便于學生知識架構的形成與發展,對其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化學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一般策略包括:
3.1抓準核心
每個思維導圖中都有其核心知識點,也就是中心主題,整個圖形的繪制都需要圍繞這一核心開展,繼而向各方向拓展與發散。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要分析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與重復程度。比如元素化合物中的核心知識為此化學物質,圍繞其配置相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用途等,這些便是思維導圖的分支。
3.2把握關聯
以核心知識為中心,會分出許多分支的下層概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對這部分概念進行提取,進行分析與整理,將其中相似的內容劃歸到同一分支,不同分支以核心知識為中心形成知識網絡,促進知識的系統化與結構化。比如在甲烷相關內容的教學中,知識點包括其取代反應、物理性質、燃燒條件、存在形式、實際用途、空間結構以及分子構成等,具體思維導圖如下:
3.3擴充知識
隨著學習活動的持續深入,學生的化學知識儲備量逐漸增加,而原有思維導圖需要隨著知識量變化進行相應的完善與修改,拓展知識圖式的容量。比如在學習烯烴之后,我們知道其與水、鹽酸加成可以得到醇與鹵代烴。而在學習鹵代烴之后,了解鹵代烴能夠發生取代和消去反應,因此需要對原有思維導圖進行適當拓展,添加新的內容,使新舊知識之間形成良好的聯系。
3.4層次分明
化學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經過學習之后對知識內容形成良好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而對思維導圖的繪制,是將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內容通過一張圖進行呈現,便于學生進行記憶與提取。若想達到這一目的,在繪圖過程中應該凸顯其主題,并顯得層次分明,對同一層次的分支可以利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在各知識點之間利用簡潔的詞語做出銜接,這樣便能使思維導圖變得一目了然,將化學知識之間復雜的關系變得簡單化,對學生學習過程形成良好的助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有效利用,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更深的理解,從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形成更好的利用效果,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良好的促進效果。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要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加以深入研究與實踐,強化其應用效果,以獲得更為優質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石勇.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高中化學預習[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 (06):1-2.
[2]徐喜紅.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化學問題化學習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 (24):26-27.
[3]蔡景利,裴華翠.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 (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