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蘭?任雨
摘要:班級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單位。班級德育就是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到班級學習的狀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地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班級管理;教師;德育工作
眾所周知,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與德育教育的聯系性越來越強。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把握好德育教育進行的關鍵性環節,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以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取向,以健全和完善學生的個性。從而為班級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以身作則,樹立學習榜樣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其學習習慣與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就要先從自身著手,做一個有著良好的道德素養的人,時刻注意在學生面前的言行舉止是否恰當,能否起到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權威性,用行為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無聲的教育,將德育滲透到一言一行中,用高尚的情操去熏陶學生,用得體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扮演好學生啟蒙導師的角色。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帶頭做到,比如要求學生愛勞動,那么平時上課就要自己動手擦黑板,與學生一起打掃教室衛生;要求學生書寫工整,那么自己在黑板上板書時就要一筆一畫寫規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圍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夠在教育時更有說服力,提升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二、營造氛圍,實施德育教育
良好的班級氛圍,是德育教育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學生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為此,教師要牢牢圍繞班級管理進行德育教育,整合德育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學生打造積極向上、健康的班級環境,讓品德優秀、成績優異的學生,帶動稍微差的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德育教育在無聲無息中得到有效地落實。如,在每周進行的班會課上,要對上一周的好人好事進行總結,對學生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進行表揚,并鼓勵其他同學都要向模范人物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凝聚班集體的力量。為了促使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還可以組織朗讀比賽、歌詠比賽等多樣化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班級氛圍中的正能量,從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關愛學生,實現人文關懷
每一個學生都是來自于不同層次的家庭,每個家庭情況的不同會造就學生性格上的差異。在開展德育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人道主義關懷,對每個學生都予以人文關懷,讓學生能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發自內心的關心與愛護。特別是那些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的學生,從小情感的缺失造就了其脆弱敏感的內心,教師給予其足夠的關懷與呵護,多對學生的發光點進行鼓勵與表揚,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其變得更加開朗自信,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學校與家庭之間,教師還扮演著連接兩端的橋梁角色,從而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整合起來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溝通過程中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傳達給家長的同時,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在與家長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德育,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四、多元滲透,開展實踐活動
在班級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利用班級活動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師在活動中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讓學生在活動中實現德、行教育的滲透。在德育教育的班級活動中,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德育活動。例如,在每年的三月份,可以組織“學雷鋒”活動,讓學生把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進行記錄,并且記錄下自己做完好人好事之后的心理感受,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在中秋節,可以組織班級里的學生去敬老院為老人們送月餅,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在十·一國慶節,可以組織學生以“我心目中的愛國英雄”為話題的活動,讓學生圍繞的愛國話題進行話劇、演講、朗誦等多種形式的表演,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每次進行德育教育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這些優良品質的魅力,以此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讓班級管理也更加高效。
五、信息技術,提高德育效率
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德育知識,讓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短片、動畫、圖片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動態效果,可以調動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讓學生與德育教學內容產生共鳴,從而讓德育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標準。又如,在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的品質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播放《野百合女孩》《最美紅領巾》《雷鋒》等助人為樂為題材的電影,讓學生從電影中學習到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讓班級德育教育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六、家校互動,日常交流溝通
家長是學生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家長個人的道德素質水平會影響到學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有效參與。教師要充分扮演好家校聯系紐帶的角色,重視與家長之間日常的溝通交流工作,不僅要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告知家長,同時還要從家長嘴里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爭取家長配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家庭中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微信等多種新媒體也可以引入到家校聯系中,通過建立微信群,實現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就德育教育情況進行交流,實現家校聯動,共同助力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宏國.班級德育活動的最佳模式——從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德育[J].情感讀本,2016 (17).
[2]陳慶寧.班級管理中德育價值的生成之道[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