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 都怡佩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會中提到:廣大青年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1]。對于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其核心組成。對于現在已經步入大學的“99”后、“00”后們來說,網絡新媒體已經成為與他們生活聯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充分、正確運用網絡新媒體既能發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又能夠為新時代大學生指引前進的方向。探討如何運用多元化的網絡新媒體為新時代大學生補好理想信念的“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網絡;新媒體;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及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就理想信念教育做出重要論述。伴隨著網絡新媒體掀開的熱潮,新時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實面臨著很大的挑戰[2],在魚龍混雜的網絡里,一些唯利是圖、沒有底線的新媒體報道充斥著整個世界,當代大學生一旦沉迷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很難不被這些所謂的新媒體報道所影響,在日漸侵蝕下,他們的價值體系可能會得到深層次的扭曲,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面對如今的網絡環境,應該學會創新開拓,以“網”制“網”,運用網絡新媒體尤其是微信和QQ空間說說(簡稱“一微一說”)為新時代大學生正筋骨、樹榜樣,傳遞正能量,引領他們正確走向理想信念道路具有深遠意義。
一、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在當今社會,對于大學生而言,手機和網絡是必不可少的兩個存在,在“四通八達”的網絡世界里,一些負面信息與報道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養成起著致命沖擊,嚴重的可能會扭曲大學生的價值體系。面對此般情況,應通過學生真正涉及廣泛、感興趣的新媒體平臺進行正確引領,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化中,使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正確理想信念的引領。例如,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以及QQ空間說說兩個公眾交流平臺,騰訊發布的《2019微信數據報告》報告可以看出,2019年微信月活躍賬戶數已經超過11.5億。而騰訊業績報告數據顯示,QQ空間app及pc月活躍賬戶數共計達到12.46億。兩個平臺的多元化和創新性也為新一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空間。同時,網絡新媒體也為輔導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有效、靈活的條件,利用網絡新媒體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意義深遠。
(一)提供豐富的信息及素材
較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同,網絡新媒體的介入,能夠提供更為先進和豐富的傳播技術,新媒體平臺借助背后巨大的網絡體系,能夠吸引大學生不限量地接收視頻、圖片、音樂等豐富的信息,為表達情感提供了更為便捷有效的渠道。如“一微一說”中微信公眾平臺的推文,借助視頻等信息,多元融合,傳遞出既讓學生感興趣又能起到教育和引導意義的文字,而留言回復功能的推出,又能夠更好吸引大學生的眼球。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如“一微一說”這樣的網絡平臺,大規模傳遞積極向上的、正確的思想及理論,使學生樂于接受,喜于接受,潛移默化接受。
(二)提供嶄新的教育與溝通平臺
在QQ空間這些社交網絡中,95后的比例達到了32%,不同于中年人的嚴謹,這些青年分享的頻率更高,內容更加傾向于分享一些心情類的,也會比較“隨意”和“隨性”。這說明渴望關注度比較高[3]。新媒體平臺就能夠突破界限,將真實世界的內心感情與虛擬世界的多元時空融合起來,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縮小人際間交往的心理距離,突破心里話的防線,使得溝通更加有效,交流變得便捷。
(三)提供新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方法
網絡新媒體是一個交互式的平臺,不是一件“一巴掌就能拍響”的事情,在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多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在進行“說教式”的信息傳遞,學生只是僅僅作為一個聆聽者和“被迫”接受者的身份存在,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效果和效率低下,充分運用網絡新媒體,可以提供一個新的工作方法,學生可以通過“點贊”、“轉發”、“評論”來表達自己對輔導員表達觀點的認可情況,甚至可以在網絡上實現相互討論,網絡新媒體利用其虛擬性和交互性,能夠讓很多學生打開心扉,暢所欲言,這也對輔導員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提供了幫助。
二、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應用的難點
新媒體平臺固然能夠在新一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是會存在著較大的挑戰。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新一代大學生剛剛走進大學,面對之前從來沒有或者很少遇見過的網上各類信息撲面襲來,社會經驗尚不豐富的他們很有可能被迷惑,更容易跌進“深淵”,這對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應用提出了很大的考驗。
(一)難以引導學生正向關注
網絡信息鋪天蓋地,難辨真假,在傳統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雖然“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傳遞者——接受者”模式限制了傳遞的內容,但是學生們的思維會限制在傳遞者已經構建好的框架里,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去改變意識形態,但是網上的信息是“多對一”或者“多對多”,渠道四通八達,程度無法估計,尤其是網上一些不法分子伺機向廣大青年學生傳遞不健康、不科學的不實信息,讓正處于三觀形成期的大學生思想容易得到動搖,這與理想信念的正確教育是完全相反的。一旦學生受此影響,很可能無法通過網絡新媒體使得其改變態度,正確吸收正向引導信息,從而難以引導學生正向關注網絡新媒體。
(二)對輔導員有著較高的要求
新一代大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納和吸收有著極其強大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很多輔導員無法第一時間跟上學生的腳步,要想通過網絡新媒體得以引導學生的理想信念,就必須走的比學生快,看的比學生多,先學生一步進行了解與吸收,才能再行正確引導學生,如果輔導員落學生一步,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對輔導員的教授方法產生疲憊與質疑,因此,在這一方面,對輔導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高校輔導員的一員,應該通過多個渠道不斷充實自己,與時俱進,建立從老師到班級、從班級到學生的網絡新媒體體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努力實現無距離交流。
三、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發揮作用的途徑
校園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既能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又存在一些難點,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網絡新媒體不會自發的去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運營者學會多途徑充分發揮其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一)健全網絡信息甄別防范機制
對于新時代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單單憑借輔導員一方的力量去完成是很薄弱的,要想既防范雜七雜八的網絡信息對學生理想信念進行摧毀,又避免輔導員單方向灌輸理想信念教育的乏味性,健全學生的網絡信息甄別防范意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健全完整的網絡信息甄別防范體制,可以多元交互,引導學生吸收積極的信息,摒棄無原則的不實報道,因此,輔導員要加強學生的網絡信息甄別教育,并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輔導員可以舉辦引導型網絡安全教育講座、主題知識競賽、線下座談會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提高其新媒體素養,促使當代大學生養成正確的新媒體意識,提高甄別能力,做到能有效、高效、正確利用新媒體。
(二)確保天朗氣清的網絡新媒體氛圍
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觀點[4]。因此,輔導員在運用網絡新媒體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更需要確保多環節嚴格核查,確保形成的是天朗氣清的網絡新媒體氛圍。運用網絡新媒體時,必須規范運營機制與系統安全性,內容傳播必須具有正確向上的教育意義,在當今的多個平臺中,有一些大V則是披著帽子干一些惡意引導的事情,有一些新媒體受到影響也會發布一些未經核實或者寓意偏頗的信息,這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是有著消極的作用。因此,時刻保持與黨中央一致,健全發布核實機制,健全運營者資歷審查,健全消息來源可靠性,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來確保能夠形成天朗氣清的網絡新媒體氛圍,對于當代大學生網絡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有著重要影響。
(三)充分發揮網絡多媒體的功效性
網絡多媒體在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一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完善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充分發揮網絡多媒體的功效性,能夠大大提高主旋律宣傳教育意義。在教育運行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主體,在教育學生和引導學生的同時不忘服務學生的初心,從學生出發,到學生中去,挖掘學生身邊典型事例,用學生去感染學生,用榜樣去帶動提升,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形成。此外,把握網絡新媒體宣傳的時效性也是充分發揮其功效的一大支撐,要把握新媒體宣傳時效性,必須懂得抓住時機,明確節奏把握與掌控,講究策略[5]。因此,占領網絡新媒體高地,要運用多重途徑,達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四、結語
網絡新媒體的廣泛應用讓新一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這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體系、行為方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對輔導員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多種途徑聯動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作用,解決難點,有效利用,一定能夠在新時代讓大學生補好理想信念的“鈣”。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2] 姜羨萍.運用新媒體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策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
[3] 報告:“95后”新生代社交網絡喜好報告[Z].企鵝智酷,2016(2).
[4] 喜迎十九大,12位新聞網站負責人暢談網絡生態[Z].鳳凰網,2017,9,4.
[5] 楊靜.新時期媒介輿論引導的藝術[J].新聞愛好者:下半月,2011.
[6] 李占煥(導師:張敏).新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18,05,31
[7] 胡曉敏.新媒體視野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高教與經濟,2011,09,15
作者簡介:林雪(1990- ),女,陜西西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怡佩(1994- ),女,河南溫縣人,碩士,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