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廣琴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3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77-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肝膽胰病變引起的出血。根據失血量大小分為慢性隱性出血,慢性顯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則危險性大,死亡率占10%左右。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因此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有利于其早期診斷和治療。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5年04月至2019年04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齡23~79歲,平均3.6歲。肝硬化39例,急性胃黏膜病變7例,消化性潰瘍19例,消化系腫瘤4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乏力、嘔血、便血和休克的癥狀。本組69例患者均遵醫囑予以保肝、對癥藥物治療,補液、輸血等支持治療。垂體后葉素靜脈滴注,鹽酸奧曲肽靜脈滴注[1],凝血酶口服等止血藥物治療,其中10例患者行上消化道內鏡下緊急止血治療,經過一系列的精心護理,患者均康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2 護理
2.1 專科護理
2.1.1 止血的護理 藥物治療:對于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粘膜損害出血,可應用垂體后葉素及生長抑素止血治療。但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高血壓,孕婦者應禁用[2]。去甲腎上腺素4~8 mg+100 m冰鹽水口服,以及西米替丁、垂體、善寧等的使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適用于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經鼻腔插入三腔二囊管,進入胃內后抽出胃內積血,然后注氣,使胃部氣囊充氣,然后向外牽拉,已達到壓迫胃底曲張靜脈。此時再充氣位于食管下段氣囊,以壓迫食管曲張靜脈,一般能獲得較好的止血效果。持續壓迫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必要時可間斷重復充盈氣囊,恢復牽引。本治療方法雖能止血效果肯定,但病人痛苦大,并發癥多,早期再出血率高。
2.1.2 補充血容量的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時,首要措施是立即建立兩條及以上有效粗大的靜脈通路,立即配血,迅速補充血容量,可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林格液,右旋糖酐,必要時及早輸入全血,已恢復有效血容量[3]。肝硬化病人需輸新鮮血,因庫存血含氨較多易誘發肝性腦病。輸液速度既要及時補充血容量,又要注意防止肺水腫的發生,必要時可根據中心靜脈壓調節輸液量。
2.2 一般護理
2.2.1 基礎護理 患者房間應舒適、安靜、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大量出血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采取舒適體位或平臥位,可將下肢略抬高,以保證腦部供血。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保證呼吸道通暢。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勞累,精神緊張,保持樂觀情緒。注意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誘因。
2.2.2 治療護理 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注意監測補液速度,及時,準確地補充血容量,給予止血類藥物,輸液時開始宜快,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來調整輸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腫。
2.2.3 病情觀察 嚴密監測病人的呼吸、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神志變化、面部口唇顏色、觀察末梢循環、肢體溫度等。如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脈細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皮膚濕冷等癥狀,提示發生微循環血流灌注不足,應及時報告醫生[4]。觀察嘔血和黑便的次數、性狀及量。注意觀察尿量,準備記錄出入量。
2.2.4 心理護理 為患者提供安全、安靜、舒適的環境,促進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賴。及時消除血跡,多與患者交流,向患者提供表達情感的機會,及時緩解患者的不適。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耐心細致地講解與本病有關的知識及治療方法,并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的經驗。使患者情緒穩定,增強信心,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
2.2.5 飲食護理大量出血、休克狀態、惡心嘔吐情況下應禁食,特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嚴重的潰瘍伴有血管殘端出血并伴有嘔血、便血的患者應禁飲食,由外周靜脈營養補液并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給予輸新鮮濃縮紅細胞和血漿。出血停止24小時,無惡心嘔吐、臨床表現血壓穩定、心率平穩,血常規示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者,可給予溫涼流食,以米湯為主,亦可進食適量牛奶,牛奶能中和胃酸,利于止血,但因牛奶易產氣,宜少量多餐,每餐少于100 mL,且肝硬化并發出血者不宜進食牛奶,以防肝昏迷的發生及腹脹加重。其他還可給予藕粉等。此期每日5~6餐,約2~3 d,仍需經靜脈補液及電解質,貧血嚴重者給予輸新鮮濃縮紅細胞和血漿。對于出血停止后4~6 d的病人,除給予病人補充足夠的液體及電解質,飲食仍以米湯為主的流食,也可給予肉湯等,要少量多餐,每餐100~150 mL,每日5~6餐,此期約為5~7 d[5]。
2.3 健康指導 根據病人文化水平及對疾病的了解程度,采取適宜的方法,向其介紹有關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識,以減少出血的危險。告知病人要遵從醫囑,不要隨意口服藥物,同時注意調整生活起居,不要過度勞累 ,避免長期精神緊張。戒煙戒酒,注意合理飲食。同時應教給病人和家屬如何早期判斷出血征象、應急措施和及時就診方式,指導慢性病人也應定期門診隨訪。
3 體會
綜上所述,對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積極做好基礎護理,同時加強病情觀察,重視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密切配合醫生積極搶救,是提高護理質量及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管銀芳,奧曲肽治療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7:22(2):81-83.
[2] 王志紅,周蘭妹.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171-175.
[3] 上海醫科大學,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347.
[4] 霍瑞清.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8(3):86-90.
[5]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