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愛美 喬雅芹

【摘 要】目的:探究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經疼痛護理模式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88例,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研究組44例與參照組44例,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疼痛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均有所改善,研究組改善更顯著,有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參照組為75.00%,研究組明顯高于參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經疼痛護理模式,可緩解患者疼痛,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骨質疏松;下肢骨折;疼痛護理;疼痛;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R473.6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87-02
在我國骨質疏松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骨質疏松癥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骨質疏松癥會導致患者骨密度與骨質量降低,減弱骨強度,一旦在微暴力的作用下,極易引發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出現下肢骨折后無法下床行走,長期臥床,增加了褥瘡等并發癥發生可能[1]。另外,骨折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疼痛,給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護理措施予以護理。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8例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給予疼痛護理模式護理,探究其護理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88例,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研究組44例與參照組44例。其中參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7.49±3.45)歲。研究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8.12±3.56)歲。納入標準:年齡超過60歲;滿足《中國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2]中關于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臟器功能衰竭;精神疾病;嚴重免疫系統疾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等基礎護理以及為其制定飲食護理方案等。
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疼痛護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其一,體位護理。幫助患者取正確體位,避免因體位不良壓迫骨折部位,減輕患者疼痛,減輕軟組織損傷。將患者腫脹患肢抬高,取外展中立位,加快血液循壞,起到消腫止痛作用。其二,心理護理。骨折后因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良情緒的存在,又加重了疼痛。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耐心傾聽患者傾訴,給予情感支持緩解骨折疼痛。其三,熱敷與冰敷護理。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會出現局部水腫,給予熱敷可緩解肌肉痙攣,冰敷可緩解局部出血與水腫,進而減輕疼痛。其四,功能鍛煉。依據患者具體恢復情況,實施針對性功能鍛煉治療,運動方式主要為有氧運動,依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運動頻率與運動強度,加快血液循壞,消除水腫,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依據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分別于護理前與護理后評價患者疼痛程度。0分提示無疼痛,10分提示嚴重疼痛,分數越高提示疼痛越嚴重。
應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評價護理滿意度情況。內容包括服務項目,服務態度,服務流程等,滿分為100分,超過90分為十分滿意,70~90分為滿意,低于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均有所改善,研究組改善更顯著,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42/44),參照組為75.00%(33/44),研究明顯高于參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為骨質疏松,主要表現為周身疼痛、腰背酸痛為主要表現。骨質疏松會造成患者骨密度降低,減弱骨強度,在外力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患者下肢骨折[3]。
疼痛是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常見的一種癥狀,治療期間因患者過度擔心疾病病情,出現焦慮、焦慮等負面情緒,加重疼痛。還有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動作過重,也會增加患者疼痛。因此,實施有效鎮痛護理對于緩解患者疼痛,加快患者骨折愈合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常規護理以健康宣教,心理疏導以及基礎護理等,盡管能緩解患者疼痛,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中度疼痛。
疼痛護理模式是新型的一種護理模式,以患者病情為中心,依據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等實施心理護理,糾正不良情緒患者疼痛,通過給予熱敷與冰敷,減輕肌肉痙攣,減輕局部水腫,減輕疼痛,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等護理,有效緩解患者疼痛[4]。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護理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經疼痛護理模式,可緩解患者疼痛,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蔣云,潘亞娜,王歡.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應用骨質疏松疼痛護理方案的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2):135-136.
[2] 楊婧.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應用疼痛護理方案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3):129+131.
[3] 鄭燕玲,鄧紅美,許珂媛.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應用骨質疏松疼痛護理方案的價值評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7,9(25):122-124.
[4] 王國英.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合并骨折的優質護理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49(06):74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