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琳
【摘要】對于高職教育工作來講,優秀校園文化能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不斷豐富高職學生的精神文化內涵,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視野,增強學生的內心動力,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發展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品德修養。
【關鍵詞】校園文化 高職學生 日常行為習慣
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傳播優秀文化與先進的教學理念,塑造文明校園精神,傳遞高尚的思想品德,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高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規范高職學生的日常行為,必須重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塑造學生的美德。本文將簡單分析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日常行為養成的影響,系統論述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問題,并從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加強校園政治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的教育價值等三個方面舉例淺談如何發揮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積極影響。
一、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日常行為養成的影響
從微觀視角來講,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日常行為養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社團文化對學生日常行為的影響。當代高職院校設有各種社團,如國學讀書社、書法學社、武術學社、英語學社、兒童文學社、桌游社、棋社、陶藝社等,這些社團均會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在校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拓寬文化視野,遵守文化規則,形成自律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此外,社團文化具有良好的凝聚力,能夠讓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而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凝聚價值觀,規范行為習慣。第二,體育文化對學生日常行為的影響。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組建了校園體育俱樂部,體育教師也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設置了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在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同時鍛煉體魄,塑造樂觀、堅韌的心態,提高悟性,規范行為習慣,培養崇高的體育精神與頑強的毅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此外,學校通常會組織各種體育競技比賽,讓學生在參與比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塑造拼搏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第三,網絡文化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影響。在21世紀,網絡文化是一把利弊兼有的“雙刃劍”,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了解有價值的信息,可是,各種不良網絡信息與網絡游戲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問題
縱觀整體,校園文化建設尚存在以下三大問題。
第一,校園文化制度尚須待健全。從客觀角度來講,校園制度并非單一的制度體系,而且是落實文化建設的保障。然而,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更為重視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應用型人才,而忽視了校園文化制度的落實。
第二,校園文化環境急需優化。在信息時代,網絡已經深入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影響非常深刻,大多數學生熱衷于網絡游戲、看視頻和聊天,這必然會導致校園文化環境特別是網絡文化環境偏離軌道。
第三,校園文化教育作用偏弱。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高職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與思想意識也發生了改變,簡而言之,當代學生的思想更為開放,獨立自主意識與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可是,部分高職院校忽視了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在本校文化建設中,沒有及時引入社會信息,所開展的文化活動新意不足,教育作用須待加強。
三、如何發揮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積極影響
1.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積極影響,首先要著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秉承先進教學理念,結合本校的發展特點,加強文化制度的可行性,并確保校園文化制度能夠順利落實。此外,教師應注意以身作則,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導學生規范日常行為習慣,維護本校文化制度,積極傳播優秀校園文化。另一方面,教師應協同學生將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貫穿于校園社團文化、體育文化和網絡文化之中,從而構建純凈的校園文化環境。
2.加強校園政治文化建設
運用校園文化規范高職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品德修養,教師應重視加強校園政治文化建設,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機融合,協同學生在校園政治文化建設中緊密融合民族傳統文化元素,使校園政治文化能夠保持生機與活力,并大力創新有特色的校園政治文化體系,把握好校園政治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積極影響作用,加強校園政治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文化創新理念,將民族傳統文化、革命精神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高校政治文化的命脈,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生態。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文化自強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不斷凝練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文化競爭力與影響力、推進文化創新、發展與繁榮的實踐過程。實現文化自強,必須努力弘揚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文化強國”戰略,推動文化創新,打造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保護民族文化權益,構建文化精神家園,深度挖掘各種優秀文化資源。與此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努力創作各種文化產品,并在校園文化活動上予以展示,如具備書法展覽、國畫比賽和經典朗誦等。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內心里認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校園政治文化建設,在思想與行動上形成自覺意識,將文化自信上升為文化自覺意識,從而不斷堅定大學生的崇高信仰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3.提升校園文化的教育價值
發揮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積極影響,必須重視提升校園文化的教育價值,突顯重點優秀文化,充分借助校報、網絡、標識來宣傳優秀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辨別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輔助學生靈活掌握相關藝術技能與藝術方法,并在生活在創造美、拓展美和升華美。其次,教師應綜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來引導學生崇尚真知,正確理解與掌握科學原理和基本方法,尊重事實與證據,逐步形成實證意識、嚴謹的求知態度以及清晰、科學的邏輯思維,并能夠用理性思維解決問題,規范自身的行為。另一方面,教師必須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引導學生自覺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準確評估與鑒別信息內容,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科學使用信息,正確運用“互聯網+”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字化能力,并恪守網絡道德,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摒棄不良信息。
綜上所述,優秀校園文化有助于塑造文明校園精神,傳遞高尚的思想品德,豐富高職學生的精神文化內涵,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與品德修養。發揮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積極影響,則需要引導學生摒棄負面影響,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機融合,大力加強校園政治文化建設,創新校園文化產品,突顯重點優秀文化,不斷提升校園文化的教育價值,全面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和認知各種優秀文化,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參考文獻:
[1]劉維維.論校園文化影像傳播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作用[J].出版廣角,2019,(01).
[2]管輝,申彥彥.困局與突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優化[J].沈陽大學學報,2016,(05).
[4]姚宜之,顧超.以校園文化建設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9,(01).
[4]靳于謙.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評《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