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雁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上海 200062)
中國是歷史淵遠流長的多民族交融的國家,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國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云南省作為我們國家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最豐富的區域,擔負著守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重大責任。高校推廣民族健身操不但能夠為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增添創新的元素,提高學生各器官的機能狀態,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如平衡、協調、靈敏和對律動的感知等,而且能夠提高各少數民族文化在學生心目中的認知水平、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
以昆明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對云南民族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云南大學滇池學院,云南農業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五所高校的學生發放問卷,共200份。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與目的,以“民族健身操”、“健美操”、“高校”等為關鍵詞通過檢索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并在這些資料中借鑒有用信息,了解該課題的研究現狀,發現研究中的不足并進行整理和分析,為本次研究奠定了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對昆明市五所高校學生發放自制調查問卷,據此了解昆明高校學生對民族健身操引入高校健美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問卷共發放200份(男50份,女150份),有效回收問卷男44例,女146例,回收率為95%。

表1 問卷分發情況調查表
(3)數理統計法。
本文就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數據使用SPSS軟件及Excel做統計分析。
現階段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對于完成課程需要和增進身體素質,增進學生對健美操的了解和認識等各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由于缺乏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趣味性的考慮,而導致民族健身操開展度趨近于零。因傳統觀點及教育需要,健美操課程的內容缺乏趣味性,只是傳統的“就教案教學生”,并沒有根據學生的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果把民族健身操的元素和健美操日常教學內容相融合,能夠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健美操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使學生身心受益,同時可以形成昆明地區特有的民族文化表現形式。

表2 對于民族健身操的了解程度調查

表3 對于民族健身操感興趣程度調查表
從表2、表3得出,昆明高校大學生和教師對民族健身操都有充足的認識,人數有95.3%;另外,對民族健身操有興趣的人數為93%,這表示開展民族健身操具有很大的需要。

表4 希望學校開設民族健美操課程的需求調查
從表4得出,有89.3%的高校師生希望開設民族健美操課程,在調查的高校中,有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域的學生很期望開設民族健美操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揮他們的優勢來幫助同學,促進教學推廣。
(1)在昆明高校開展具有獨特優勢。
目前已有十余套民族健身操作為首批推廣健美操在云南省開展,對其編排的內容及韻律伴奏上各有89.72%及95.6%的人覺得滿意和表示非常滿意,有77.67%的活動者覺得負荷適宜自身發展需要,有89.52%的活動者覺得此技能的難易適當。民族健身操具有少數民族的特色風格和地方所特有的當地舞蹈,與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習作聯系緊密,深受人們愛戴。
(2)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文化多元化是當今世界的潮流之一,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國,在教學方面也應遵循多元發展。民族健身操由于其展現方式多種多樣、韻律感強,融入到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中能夠使學生接觸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藝術形式。因此,將民族健身操結合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編排新奇的健美操學習形式,既能增強同學對健美操的新奇感,同時也能使學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增強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有利于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課程改革的持續進行和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越來越強調對身心發展的培養。民族健身操的加入能夠加強健美操的表現形式,可以提高健美操的趣味性,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和視覺審美能力;能增強同學對健美操的新奇感,使學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內涵和意義,使同學們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新技能和鍛煉優秀的體魄;健美操和舞蹈的韻律感強、耗氧量大,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和心理定勢。
(1)將少數民族傳統舞蹈與健美操教學結合。
將少數民族傳統舞蹈與健美操教學結合,第一,必須知曉同學們的運動興趣,只有豐富的運動興趣才能形成良好的運動動機。可以挑選出學生們偏愛的一些民族舞(維族舞、傣族舞等),以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方式與大眾健美操相融合;第二,為了學生們能更好地掌握和表現出民族舞蹈的特色,需要使學生們了解和認識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特征,促進學生將民族健身操更深一層的展現;第三,民族健身操獨特新穎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們提起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運動需要得到滿足。
(2)健美操教學的伴奏應選取多種風格的音樂。
健美操屬于舞蹈的衍生,教師應加強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對于健美操伴奏的挑選應增加不同風格的伴奏,并且可以把不同類型的曲調通過剪輯、排列重組來形成新的健美操伴奏。比如,可以將節奏感較強的民族音樂作為健美操的開場音樂;在中間部分可以添加一些輕快、悠揚的旋律,可以降低學習者的焦慮和疲勞感;在伴奏的最后,可以選用豪邁颯爽的曲樂,可以提高觀賞者的興趣,并使表演者以最歡愉的姿勢將壓軸的表演呈現給觀賞者們。
(1)學校重視程度和宣傳力度不夠。
近些年,健身健美操運動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有所發展,但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健美操人口占很少數,與其他國家相比相距更大。經過調查發現昆明高校師生對民族健身操的開展有較大需求,但開展民族健身操課程的學校沒有幾所,學校的重視程度和宣傳力度遠遠不夠。云南省含有大量少數民族,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文化背景特征,高校作為教育推進的前沿,推廣和設立民族健身操課程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在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過程中繼承和發揚我國少數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
(2)專業師資和課程資源匱乏。
一個課程的推廣必定需要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加以傳授和指導,推廣民族健身操當然也不能脫離雄厚的專業師資和海量新穎的課程資源。當下許多高校沒有開展民族健身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優秀的民族健身操教師,并且其課程資源也很缺乏。民族健身操的發展處于不平衡的初級階段,民族健身操的開展和推廣沒有專業的人員指導,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因此,政府同學校應該注重該專業型人才的培養,以滿足教育需求和學生需求。并且是對我多傳統民族文化的弘揚與推廣。
當下體育改革持續推進,學生們也希望接觸更多的新穎的教學內容。將民族健身操融入高校健美操課程,不僅使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而且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有益。這項教學工作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共同思索和推進,逐漸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書智教育,呈現出獨特的教學表現形式,提高教學質量,使同學們和老師更為深入了解了我國的民族體育文化,促進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
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財力和物力,教育和體育的結合要不斷深化 加強西南地區體育教育資金的投入,教育體育部門要在資金上賦予更大的投入,對教練員應制訂相應的優惠政策,以此提高主動性;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針對高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創編更多時下大家喜愛的民族健身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體育教學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思想,不斷探求新的思路和創意,不斷開設符合時代和學生發展的課程,加強民族健身操高水平教師的培養,引進專業的民族健身操教師,課程開設的不足,要想辦法增加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