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現
摘 要:高中生的暑假是開展社會實踐的大好時機,合理開展暑期實踐可以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本文詳細介紹了科學利用暑期結合生物學科特色和學校的特色課程,有效組織學生開展調查、走訪、宣傳和實踐活動等提高學生社會責任的系列活動。
關鍵詞:暑期實踐;提高;社會責任
學生暑假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外,剩余的時間就是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陪伴下度過。高中生自制能力較差,假期生活懶散。為了改變現狀,提高學生暑假生活意義,培養學生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的擔當和能力;以及學生應能夠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參與討論并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生活、關愛生命和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現實生活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的素養。
我們在詳細分析社會責任內涵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學校和周邊現狀,開展了合理利用暑期實踐提高學生社會責任的系列活動。通過合理設計暑假實踐使學生的生物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和宣傳科學生活等方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
一、開展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活動,培養社會責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前提,在暑期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親友進行生活方式調查,并對不當的生活方式結合自己的高中生物知識,進行科學的指導。比如熬夜、高糖和高油飲食、過量飲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要結合生命活動的調節、營養物質的轉化等知識有科學依據的進行勸說,使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受到重視和改良。同時還要結合細胞呼吸、神經調節等知識進行科學生活方式的宣傳,比如提倡有氧運動增強自身體質,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大腦的思維靈活度提高大腦的健康質量。通過開展走訪和宣講,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分析社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在活動中做到了關愛他人,友好互助,尊重生命,學生的感恩之心得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得以培養。
二、調查周圍家庭小藥箱中的抗生素種類和使用情況,培養社會責任
濫用抗生素問題一直是我們的生活焦點,但是農村生活的人對抗生素濫用的危害認識還不到位。鑒于此我們開展這一調查,學生事先收集到常見抗生素的對癥疾病和不正確使用的危害。學生根據走訪對象中的使用情況,結合收集的知識、免疫知識和現代生物進化論進行宣講,使大家認識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重新認識抗生素的利弊,能夠合理使用抗生物。通過這一活動,學生辨別迷信、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生活和關愛生命的素養得到培養。
三、開展保護河道,關愛生命活動,培養學生社會責任
每年的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是我們地區寫汛期,為了使“遠離河道,珍愛生命”的教育有效落地,我們通過開展暑期實踐“保護河道,關愛生命”活動,學生的自律意識和監督意識得以增強。
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們先調查河道的現狀,分析破壞河道的不良行為對環境的影響,然后開展保護河道環境的意義和措施等方面的宣講,宣講的方式各小組不同,有的進行傳單印發宣傳,有的在村里的喇叭進行廣播,有的利用村里的微信群開展宣傳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開展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活動培養社會責任
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序一節授課中,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對生物圈的影響,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這一活動?;顒忧皩W生們繪制好碳循環過程形象圖解,畫出溫室效應危害漫畫,然后給自己周圍的鄰居和朋友講解和宣傳低碳生活方式,倡導大家少用化石燃料、少乘坐燃油交通工具、多進行綠色出行和燃燒清潔能源。通過宣講活動有利于我們農村的煤改氣,禁止秸稈燃燒等工作的開展,同時培養了學社個關注社會熱點,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培養了社會責任。
五、開展尊老愛幼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社會責任
我校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定期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開展奠基人生的二十一節實踐課程。暑假期間結合學校二十一節人生奠基課,我們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開展義務活動,通過給老人打掃衛生、洗衣服、陪老人聊天等活動,給老人送去關愛。組織學生在家開展義務輔導活動,為鄰居的小同學們提供答疑解惑服務。組織學生為孤兒院募捐,在孤兒院孤兒開展游戲活動,把募捐物品以獎品的名譽發給他們,對孤兒進行生活和精神雙重關愛。通過尊老愛幼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看到了我們社會中弱勢群體生活的不易,使學生們體驗到國家對弱勢群里的關愛,以及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培植了學生的感恩之心,培養了學生關愛生命的社會責任。
六、開展與生物有關的社會熱點收集和關注比賽,培養學生社會素養
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和生物相關的社會議題,并且做到科學判斷,不盲從,不忙聽,分析事件要析之有據,言之有理。假期學生開展網絡調查和收集生物熱點。比如干細胞的研究進程,蛋白質工程的研究成果,艾滋病、基因治療、環境保護等問題的收集和分析,并寫成個人小論文開學后進行交流。在教學中實時引用。比如在《免疫調節》教學中結合學生對艾滋病的調查和教材知識開展討論,幫助學生科學合理的理解和認識艾滋病,幫助學生正確對待艾滋病患者,并且能承擔起主動科學宣傳的社會責任。通過假期系列實踐活動,學生擺脫了對電子產品的依賴,走出家門,關愛他人,參與社會活動,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來解決問題,宣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自己樹立同時影響他人樹立了綠色生活的意識。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了理性思維、尊重生命,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責任素養。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素養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