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聰
摘要: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是近年來我國財務管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而管理會計在財務共享服務構建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立足于現有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案例,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管理會計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其發展現狀、應用架構、應用難點、對策建議進行了詳盡探討,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共享;管理改革;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的不斷變革,管理會計的應用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的重點,受到了廣大從業者的廣泛關注。而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是一個全方位的多維工作,將財務共享模式作為管理會計應用的著力點,不僅能夠加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以及轉型,還能夠將管理會計提高到新的層次,為其將來的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以財務共享模式為基礎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
目前,我國多數企業財務管理仍舊停留在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階段,管理會計的應用尚未開始或者尚未成熟,僅有個別先進企業引入了費用分攤理念,進入到了管理會計體系搭建的初步階段。比如,我國中怡保險經紀公司,該公司將客戶和業務條線作為成本費用的歸集對象,但是在分攤的過程中,僅將總部部分部門費用分攤到業務條線而沒有分攤至客戶,人工成本則主要通過時間記錄系統根據時間跨度歸集到客戶以及業務條線上,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立體分析管理需求,體現出了基本的管理會計概念,但和真正的管理會計體系構建依舊有著較大差距[1]。
我國市場經濟目前已經進入到了新常態,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為讓現代企業在新常態經濟環境下能夠穩步發展,管理會計的應用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內部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而財務共享模式則能夠有效促使管理會計真正落地,讓企業財務人員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企業內部核心業務中,從而讓財務管理、成本管控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升[2]。并且,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夠將傳統的財務部門從后臺管理部門轉變為業務處理、財務處理、服務等功能兼具的復合型部門。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不僅僅是對傳統核算方式的轉化,更為重要的是要推進財務共享服務的發展,實現財務信息處理的系統化、清晰化、標準化、集中化。管理會計更注重財務決策的專業性、支持能力,想要發揮管理會計所有效能,需要有一個完善且細致的數據體系作為工作支撐,要將傳統的財務數據信息分散為最為細化的顆粒數據,這些顆粒數據以可溯源的清單作為載體,可重新組合為不同維度的基礎數據內容,避免出現信息失真、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財務共享中心可視作為業務、財務工作之間的紐帶,精細化的數據內容能夠有效提高管理會計體系的實用性、穩定性[3]。
業務部門在執行預算、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在財務共享系統中均留有記錄,數據直接傳輸至相關工作人員,配合其標準作業成本,將財務數據分類細化至數據庫。不同使用者需要根據自身的數據使用需求,按照相應規程來獲取數據。底層作業數據已經細化至業務人員動作維度,可有效消除無效成本消耗,提高業務作業有效性[4]。同時,還可提高企業業務、財務系統和外部系統的數據關聯,比如ERP系統和供應商信息、發票開具信息的聯通。
二、財務共享模式為基礎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難點以及對策
(一)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難點
首先,財務共享模式作為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核心,在構建初期存在諸多風險,如績效考核風險、服務標準體系風險、內控體系風險等。同時,人員素質、權責劃分、利益、人員配置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對該應用體系的構建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次,共享服務模式強調財務工作的集中化、規范化處理,而作業標準化目前并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依據,需要經歷較長一段時間的試驗、完善、匹配,同時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優化、探索;最后,基礎數據的可靠性、代表性、真實性也存在諸多隱性問題,而基礎數據直接關乎著后期管理的合理性、科學性,但是因為所需數據較多,工作人員可能因工作懈怠等因素,提供虛假數據。而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下,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分析能力、數據挖掘能力仍舊有待提升,隨著財務管理機制的不斷發展,財務工作人員還面臨著諸多新要求、新挑戰[5]。另外,總部費用的分攤、管理模式的變革牽涉到一定的利益問題,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該問題就會導致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無法體現出真正的需求以及理念。
(二)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對策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在籌劃初期就需要得到業務部門、財務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該模式的構建需要作為企業發展的“一把手項目”,公司領導親自引導,這就能夠有效減小財務共享模式構建中的阻力。同時,在保證財務信息質量的基礎上,縮小信息傳遞跨度,提高響應速度以及溝通效率,消除業務單位存在的負面情緒。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構建要盡可能避免“信息孤島”等問題,需要有統籌規劃的制度、規程、考核機制、內控體系、權責制度等等事項,只有建立起立體化、多維度的規章制度、工作標準,才能保證該模式的穩定運作。
其次,作業標準化的實現,可根據現有的業務制度,分解業務標準動作,將業務數據細化為一個個子動作,讓基層人員參與到標準化規程制定過程中,通過反復討論、調研、修改來不斷完善,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同時,現代企業要認識到,我們身處信息時代,要積極推進管理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以財務共享服務為基礎,統籌財務共享模式、管理會計的特征,從數據輸入到信息加工、儲存,再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整合,構建一個可靠的數據庫,以此來保證信息質量,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需要滲透在成本、預算、績效、投資等等過程中。
再次,為確保基礎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需要定期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將所有認定指標量化處理。在預算下達時,需要結合以往經驗,提供合理的數據內容,預算執行則需要加強考核評價以及績效評估,考核不僅僅要考慮數據層面上的內容,同時對其可靠真實性進行考察,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同時,在搭建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過程中,要保證內外部信息的傳遞效率以及通暢性,這就要求企業內部需要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盡可能將人工干預影響降低至最低。
最后,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該模式想要發展成熟要分為五個階段逐步實現:第一,重新構建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促進業務、財務的深度融合;第二,構建完善的財務共享模式,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第三,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通過多維度的測試來不斷完善;第四,逐步應用管理會計體系;第五,逐步探究管理會計體系現存問題,并逐步深化完善。由此可見,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作為基礎保障,所以現代企業需要提前籌劃,需要從招聘、培訓兩個方面入手,構建起完善的用人機制以及培訓機制,讓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有符合要求的人才作為可靠的支撐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需改革多數現代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可以說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場深刻變革。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其完善、構建是企業管理轉型成敗的關鍵因素,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人才、完善協同機制、優化內控環境等措施缺一不可。本文著重強調財務共享模式下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望為現代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借鑒。
參考文獻:
[1]谷愛萍.淺議管理會計信息化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有效實施策略[J].納稅,2017 (21):51.
[2]譚函梅.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的應用及信息化實施分析[J].財會學習,2017 (20):95-95.
[3]王譯晗,汪振坤.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實施策略研究——基于蘇寧云商集團案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
[4]林巍巍.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管理會計體系構建探討——以保險經紀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8 (10).
[5]梁艷.管理會計視角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重構[J].商業會計,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