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萱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行業也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以往的行業。其中,實體商務經濟所遭受的沖擊可謂是最大,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對其構成的影響極為嚴重,加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導致工商管理工作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鑒于此,本文立足于“互聯網+”背景,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電子商務 ?工商管理 ?影響及對策
一、“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
(一)交易雙方身份難以確定
交易活動中,以往能將參與的主體充分明確,工商管理部門在對交易主體營業執照查詢之后,便可將雙方身份確定,可實現公平、合理的交易。電子商務下,因紙質營業執照作用受限的緣故,所以對于交易主體的身份也就無法確定。之所以電子商務中無法實現紙質營業執照的應用,究其原因在于電子商務所開展的商業、交易等活動主要是憑借電子方式進行的,也就是于網絡上開展商業活動。處于網絡虛擬媒體的交易雙方,無需面對面,且傳統交易在地點、時間等方面的限制也不存在于電子商務中,交易可在任意地點、時間進行。而此類交易方式也就限制了營業執照在交易中作用的發揮,互聯網交易不具備執照及無法控制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執照的辦理并非是將網絡經銷人員身份證明,而是應對工商人員的監督。如此一來,工商管理部門也就很難將交易中的雙方身份確定,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管理工作作用發揮也就因此受到了影響。
(二)工商管理措施略顯滯后
過于單一的傳統經濟發展背景下,多數企業有關管理條例方法的應用方面,都是以極個別相對固定的為主,此類陳舊模式所發揮的管理作用也較為可觀。然而,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下,電子商務領域實現了巨大變化,企業發展中的要求無法依托傳統工商管理措施實現,加之電子商務領域也迎來了新社會形勢下的挑戰。企業內部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往皆是圍繞商品運行市場范圍亦或是有形交易,而到了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虛擬化狀態成為了電子商務領域的主要選擇。在商品種類、市場管理方面,兩者盡管不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卻有著完全不一致的發放渠道、銷售模式。過于滯后的傳統工商管理措施,難以實現良好的整體應用,以致于各類管理問題時常發生。
(三)行政管理模式產生變化
內部行政管理部門有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是一個關鍵性部門,且內部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很頻繁。多數企業在自身發展中,都會經手較大數額的資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企業自身發展是開展商務活動的必要支撐,因而重視行政管理工作是企業內部必須落實的,需要明確該工作的作用。傳統工商管理措施較為成熟,且管理條例也十分完善,但是電子商務領域整體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工商管理工作傳統模式也逐漸轉變至網商領域,企業發展期間,工作人員業務處理速度、經濟運行發展速度也實現了巨大的提升,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管理工作相關準則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變革,難以適應于企業發展速度,導致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F下,社會各界皆已對行政管理工作具體應用措施予以了關注,期望能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二、“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如何有效應對電子商務挑戰
(一)加大電子商務管理制度完善力度
首先,管理人員面對電子商務現有發展速度時必須具有深刻認知,同時對于工商管理條例完善下不足的問題也需要著重關注,并且還需正確認識電子商務平臺管理。需要結合電子商務平臺運作特點,將電子商務管理制度作為重點完善對象。工商管理單位應當密切聯系電子商務管理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合理構建電子商務管理制度。在電子商務管理平臺作用的運用下,加大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約束力度,并以此為依托將虛擬經營主體監管首個環節妥善落實;其次,以電子商務平臺商品作為參考,合理制定管理條例,經由多方審查通過之后的商品方可上架,如此一來就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最后,在結合電子商務管理平臺的基礎上,由工商管理部門負責制定消費者保護計劃,將購買、退貨及投訴等權益保障提供給消費者。
(二)構建電子商務認證機構
過去,各個經營銷售企業不但需要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同時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工商管理部門會對申請的企業、單位及個人詳細審核、記錄,并以相關規則條件為根據發放工商營業執照,有助于市場的有效規范。而在電子商務中,因交易的開展是在互聯網上,有關電子商務交易雙方資格的審查難以順利進行,這也就導致工商管理部門無法審核、記錄個別企業單位的信息資料[3]。而在構建電子商務認證機構之后,有利于規范電子商務行業,通過對電子商務企業單位身份信息的查驗,可以有效監督管理電子商務從業企業、單位及個人,迅速查驗并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利用網絡開展監督管理
電子商務交易開展期間,之所以難以有效落實電子執照審查及核實工作,主要還是因為該方面出現了集中化的權利。對此,需要將電子商務企業主體身份查驗的權利層層下放,在地方工商管理機構職能最大限度發揮的基礎上,實現電子企業身份的準確查驗。同時,應當加大網絡的應用程度,依托網絡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與共享,促進監督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
三、結語
作為電子商務主要監管單位的工商管理部門,需要相互之間協調協作,將線上線下監管工作妥善落實,嚴格審核電子商務企業。企業若是手續不齊全、資質不達標必須嚴格禁止進入電子商務市場,以便將電子商務市場風險降低,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秩序,為消費者提供合法權益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瑜.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究[J].中國商論,2019,(17):22-23.
[2]崔錦竹.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9,(22):88.
[3]韓君.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