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嵐
2015年,我校教科研處設計了200道心理測試題,對我校14級、15級、13級頂崗實習的部分學生共1126名中職生進行了心理測試,其中關于自信心的問題有22道。統計結果表明,30%的學生自信心程度偏低,26.8%的學生自信程度較低,43.2%的學生缺乏自信心。
一、分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初中厭學導致的自卑。因學校教育要求過高過嚴、壓力過大、學習生活單調,學習失敗等客觀因素影響,使學生失去信心、興趣、進而消極逃避、自暴自棄,甚至逃學行為。
其次是學習中受挫折。中職學生來到學校時,基本上是父母放棄了對他抱有太大的希望,讓他自己選擇,或是受“父母”之命,而自己對學業毫無興趣,讀書成了他們的痛苦折磨、“精神虐待”,于是不做作業,不遵守課堂紀律,逃學、上網、考試不及格等現象屢見。
再次是從中學到職業學校,生活環境的改變也容易使適應能力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一說職業學校,就覺得自己“矮人一截”,面子上過不去,從而無法對自己形成客觀、科學的評價。
二、學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現
在學習方面,表現為懶惰,缺乏熱情,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天生能力差,智力水平低。在生活方面,膽小、孤僻、自卑、敏感。在人際關系方面,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懼怕別人不接納自己,自我封閉心理嚴重,交際范圍狹窄。在情感方面,感情脆弱,遇事悲觀,常常表現出無助、空虛、苦悶。在意志力方面,目標不明確,意志力薄弱,缺乏進取心和應有的自制力。
自信心是成才者必備的心理品質。多數中職生畢業后將直接步入工作崗位。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失敗。如果缺乏自信,他們就可能自輕自賤、自暴自棄,甚至會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因此,重視中職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三、提高自信心的舉措
要想提高自信心,就要面對自身的不足,提高心理素質,適應變化的社會,與時俱進,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和改進。
(一)正確面對自身不足,采用相對措施
學生失去信心,產生自卑,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體驗,同時也是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距離,進而改變現狀,產生克服困難,戰勝自卑,積極向上的要求,成為推動人們爭取成功的動力。因此,職業學生應學會借鑒別人的優點,使“我不行”“我很笨”,的消極暗示轉化為“我也能行”“這個我也很擅長”,的積極暗示,相信事在人為,天道酬勤,世上無難事 ,充分認識學習的意義,找到自身的價值。來到職業學校的學生,都認為自己學習不好,對將來沒有什么前途,我們在上課時,總是這樣灌輸學生,前一段的學習我們沒有掌握好,沒有關系,我們新的機會又來了,我們要把握現在,專業課是重新開始學習的,我們現在的同學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以前的機會錯過,現在我們要抓住他,因為機會總往往給有準備的人,課堂上我們會舉很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例子,讓學生看到前面的希望,重新振做,好好從頭做起,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只有好好學習科學知識,才能成為為社會有作為的人。
(二)面對學習上的失敗要進行正確的歸因
在以往的學業中,有的同學確實是學習跟不上,主要也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主要是不喜歡班主任或是任課老師,這些原因主要是孩子處于青春期,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那么這樣的原因,就要我們老師在平時授課時,注意教學方法,處理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有師生關系的和諧,課堂效果才好,才能有利于學生健康的心理發展。
(三)重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又都有缺點。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會覺得永過矮人一截,永遠直不起腰來。我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日常交往中和集體活動中要學會觀察他人,進行比較,學會取別人之長,補已之短,揚長避短。要尋找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績,要學會肯定自己,贊賞自己的成績并及時總結經驗不足。作為老師,要在課上及各種活動中發現學生的長處,并及時鼓勵,贊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進行心理咨詢,提高心理素質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現,了解產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引導學生肯定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成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超越自己,成就自己;引導學生積累自己的點滴成功,因為成功越多,就越自信;引導學生要在自己的強項上努力;引導學生排除心中的心理障礙,提高自信心。
(五)引導學生善于展示自己的自信
主動和同學交往,有問題主動向同學、老師請教,主動向同學、老師問好,站立、走路時挺直腰板,講話、發言時聲音洪亮,微笑面對老師、同學。
(六)鼓勵學生與自信的人多接觸
經常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樹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保持整潔、得體的儀表,舉止自信,注意鍛煉、保持健美的體形)、揚長避短,多閱讀一些名人傳記,給自己制定恰當的目標,并且在目標達成后,制定更高的目標。目標不能太高,否則不易達到,如果達不到,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認識性格的可塑性,讓學生有信心重新塑造自己。中職學生自我分析能力已開始形成,當他(她)看到自己身上存有一些不好的甚至令人生厭的性格時,會感到非常沮喪。這時,教師就要及時引導,讓他們相信性格的可塑性,相信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信經過自己的主觀努力,一定可以改掉哪些不好的性格,重新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
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要悅納自己,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克服職業學校學生自卑心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是職教人的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教育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