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舒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普遍運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前所未有的便利,以電腦和手機等為代表的數字化媒體終端為信息接收和傳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在此環境下,各種信息接收和傳播的速度與信息量更快更廣泛,特別是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傳播與評論,人們在傳播信息的同時參與對突發事件的評論意見,經過網絡發酵,逐漸形成網絡輿論,如不正確管理和引導,即會形成網絡輿情,甚至爆發輿情危機,引發不良后果。高校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發生突發事件的情況時有發生,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學生對于突發事件的關注度更高,極易形成網絡輿情爆發輿情危機,管理和引導不得當容易引發群體事件和社會問題,不僅影響高校的穩定發展,還有可能對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從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意義著手,分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存在的問題,總結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策略,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 ? ?高校 ? 突發事件 ? ?網絡輿情 ? ?管理與引導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意義
一方面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高校突發事件的本身往往不會引發比較嚴重的后果,但是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突發事件的傳播和評論往往會引起熱議,如果不加以正確的管理與引導就會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引發網絡輿情,爆發輿情危機,甚至引起群體事件。因此,對于高校的正常運行,高校的聲譽,高校的穩定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不利于構建和諧校園。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能力。近年來,頻發的高校突發事件由于網絡的不良傳播,造成了網絡輿情危機,對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后果,對高校的發展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高校在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面對新媒體環境下的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策略還不夠完善,還需要加強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通過對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科學管理與正確引導,減少或避免由網絡輿情引發的嚴重后果,對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對于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不夠重視。現代社會崇尚言論自由,特別是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言論自由程度將更加廣泛,大到時政事件,小到街頭巷尾的突發事件或是娛樂八卦,在自由的網絡空間都會引發熱議和關注。長此以來形成的對網絡輿論的輕視導致了高校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不夠重視,往往造成了形式發展不可控的局勢下才干預管理與引導,結果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對于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產生的源頭教具不夠。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產生的根源在于高校學生對于突發事件的不理性認知和隨意傳播。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往往忽視了網絡輿情產生的源頭教育。
第三是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機制還不夠健全。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需要科學的管理和正確的引導,面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大多數高校的應對機制還不夠完善,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聽之任之,任由網絡輿情發展,另一個極端是嚴格管理,高度控制,家長式的包辦一切,這兩種管理和引導方式都會造成嚴重后果。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策略
(1)正確引導學生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意識。面對突發事件的網絡傳播,高校要通過正確的引導來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的一部分,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學校鼓勵學生傳播正能量,自覺抵制低俗不良網絡信息,面對突發事件理性思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自覺遵守道德準則,加強自身約束,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當代大學生。
(2)正確引導學生提高媒介素養。首先引導學生用學習和批判的態度對待網絡媒介,網絡媒介提供海量的信息,針對媒介信息進行分析,辨別虛假信息,做到不造謠不傳謠。其次引導學生用批判和質疑的眼光看待網絡信息,了解突發事件的真相,質疑突發事件信息傳播的根本動機,評估突發事件信息傳播帶來的后續影響。
(3)科學管理加強良性互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管理與引導不但要重視學校形象和公信力,還應該加強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一方面當突發事件發生后,學校應該正面真實的對事件緣由加以說明,給出學校正面的評價和意見,避免學生由于不明事情緣由而產生的揣測。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多聽取和尊重學生對突發事件的評論和意見,與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及時掌握和引導學生的思想動向,引導學生對突發事件的理性判斷和思考。在這種良性互動中,控制突發事件的發展,為學生的正面輿論導向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將學生的意見引導到理性的層面上來。
(4)科學管理建立預警機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應建立科學的應對預警機制,從信息源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惡化,減小給社會帶來的不必要損失。防范負面消息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誤導,通過搜集和監控信息,及早發現可能誘發不安定的自媒體信息,盡快做出處理,防患于未然。運用網絡監控軟件或平臺,實時關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發展,做到早預防,早控制,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帶來的危害和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佚名. 新媒體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引導和管理機制研究[J]. 大眾文藝, 2019, 458(8):192-193.
[2]佚名. 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現狀分析及疏導策略思考[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33(02):53-55.
[3]蔡文政, 殷云林.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傳播特征與引導機制研究[J]. 中國報業, 2018, 447(14):36-37.
[4]李嬋媛. 新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影響及對策[J]. 改革與開放, 2015,(15):58-59.
[5]李樹鑫. 新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研究[J]. 科技傳播, 2015,(14):90-91.
基金項目:名稱:高校危機事件與應急型處置運行動態關系的探究,2019-SK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