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穎
凡是談到書籍的插圖問題時,沒有人不想到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極力提倡在書籍里插圖作為“裝飾”,這并不單純是因為他自己是一個美術的愛好者和提倡者;也是因為書籍里的插圖能夠“增加讀者的興趣”“不但有趣,而且有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分級目標中的二級語言技能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借助圖片、圖像、手勢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
現行的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是其最明顯的特點,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插圖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英語表達能力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工具。以上信息充分體現圖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預測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中國古代教育家提倡“樂學原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者趣也。”也就是說,學習要有興趣,才能學好。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就是針對兒童認知心理,運用生動有趣的插圖進行引導,喚起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新奇、有趣、親切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富有童趣、色彩艷麗、形象傳神。通過觀察聯想,可以了解其特點,猜測事件發生與當時環境的密切關系,課文插圖是學生預測的重要依據。利用插圖預測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插圖與文字相比較而言,更具有視覺形象性的特點,生動的視覺表象能夠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學生可以通過仔細的觀察,大膽的想象,對教學內容進行預測,進而引起他們對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
在進入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引導他們利用插圖中提供的線索,并接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的預測或者推測,使學生在新、異、奇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適時地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利用插圖能對課文提供直觀線索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文本內容進行大膽地推測或預測,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和想象力。
二、巧妙運用插圖,創設教學情境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書籍的插圖,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學之所不及。”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在特定的氛圍下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而這些鮮活的插圖是最好的情境創設素材,不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而且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真實、鮮活的文化內容背景和語言內容背景。
同時插圖的輔助,能將一些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刻內容簡單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中枯燥無趣的英文句子配有鮮活的插圖,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習認知特點。這些插圖的出現,讓小學英語閱讀更有趣,讓那些枯燥的英文不再孤單!同時又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效的教學輔助材料。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出發,運用教材中插圖來創設教學情境,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與現實生活的畫面,引發學生的已有經驗,使他們自覺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在文本內容的支撐下,體會著圖中人物的情感變化,進而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將所學知識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因為有了較為真實的情境作為參照,學生的想象有了依托,變得更為具體。
另外,在創設的情境中,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表演和實踐活動中,這些課堂內的實際教學活動與學生的體驗交相輝映,更能提升書本知識,進而真正使學生動有所思,學有所得。
三、充分利用插圖,訓練表達能力
利用圖片教授有助于培養思維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例如單詞作為英語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性步驟。多數教師習慣用直譯法教授英語單詞,讓學生強制性記憶背誦。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腦中輸入中文,形成具體形象,再與相應的英文單詞匹配,不僅煩瑣枯燥,更降低了思維敏捷性。這時我們便需要一個 “支架”。
支架式教學認為:教師作為指導者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這種支持也就是所謂的“支架”,學生借助支架構建出一個穩定的理解。以圖片為“支架”,有助于優化思維過程,精簡信息加工程序,加快思維活動的速度。教師再通過角色扮演、對話練習等活動,使學生與圖中的人物、文中的人物聯系起來,這樣他們在輸出語言與表達情感時會更加自然和順暢。
四、精心感受插圖,拓展創新思維
教材插圖較為豐富,對其研讀梳理,挖掘其思想資源,可以更好地滲透思想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可通過插圖認讀、圖文對照、插圖拓展、生活讀圖、自畫自配等途徑,引領學生把握插圖內容,推促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滲透情感教育,強化思想認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些圖畫既讓學生體會到了美,又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思維、想象空間,使小學生善于想象,敢于幻想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發揮。
在英語教學時注重利用圖文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投其所好,效果甚佳,例如,每一單元的Fun story,大多故事的結局都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在學生未看在故事結尾時,可任意發揮想象力,編織出一個屬于自己心中的結局,讓想象力插上翅膀,給孩子帶來更為廣闊的知識世界,系列圖片的出現并未感受到孩子們有負擔,相反的是他們的期待,與圖片的思維碰撞。獲得知識,鍛煉能力,懂得道理,實現學科德育等各方面的滲透與支持。
綜上所述,課文插圖色彩豐富,卡通人物角色形象可愛,具有直觀性、啟發性和趣味性,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應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輔助教學,充分挖掘課文插圖的實用價值,引導學生去捕捉和發現隱藏在圖中的信息,進而使英語學習變得直觀化,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實現文化素養整合,使英語教學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