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兵
摘要:PPP項目融資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其規模較大、周期較長,合同關系又過于復雜,在融資過程中出現風險的概率極大,如何對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種類進行分析,而后再以相應的方式進行風險分擔是PPP項目融資模式應用的最主要問題。本文將從PPP項目融資模式和風險的概述、PPP項目融資模式在風險分擔中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研究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下行壓力的加大讓我國經濟進入了困難的轉型期,中央政府為了能讓經濟穩定增長,制定了一系列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并嘗試以PPP項目融資模式來解決地方政府的財務問題,而在融資模式應用過程中,其最大的難點是風險的分擔問題,下文將就此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一、PPP項目融資模式和風險的概述
(一)PPP項目融資模式的概述
PPP模式即公私伙伴關系,是對傳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改變,它由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一同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方面進行平等合作,政府利用市場機制來有效提高其資源的利用率,并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讓其需求得到滿足。PPP項目融資模式的特征主要為:伙伴關系、利益共享、風險分擔三種,即政府資金和民間資金以多種的合同形式進行融合利用,確定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最少的資金來做到最好的產品供給或服務供給,在此過程中獲得的利益,合同雙方均能進行分配共享,且產生的風險由參與到PPP項目融資中的所有方一同承擔,這是PPP項目融資模式最主要的內容,也是其區別于其他融資模式的主要點。
(二)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的含義
合理的風險分擔體系是PPP項目融資模式成功的關鍵點,要想PPP項目融資模式能成功就需要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體系,并依照此體系來進行風險分擔工作。一般來說,風險分擔工作分成兩個部分來做,第一個部分是項目風險的識別,即對項目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根據其進行風險分擔設計,參與PPP項目融資模式的合同方通過合同的形式來對融資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進行合理分配,做到融資利益的最大化。同時,在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過程中要注意由對風險有一定掌控力的一方進行相應的風險承擔,并且所承擔的風險要同其得到的利益回報相同,此外社會資本方承擔的風險要有一定上限,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風險分配一定要合理。
(三)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的種類
要想做到合理的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的分擔,首先需要對風險的種類有一定的了解,按照PPP項目融資模式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來將其分為了三類風險,即宏觀風險、中觀風險、微觀風險,宏觀風險主要有政治和決策帶來的不穩定影響、融資市場的情況、匯率的變動、產業結構的調整、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動等,中觀風險主要有PPP項目的需求程度、融資的可能性、資金籌集的程度、PPP項目審批的進度、融資資金使用的情況等,微觀風險有權利之間的分配、合作者之間的差異、責任和權利之間的分配等,要先對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的種類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后續的風險分擔合理分配工作。
二、PPP項目融資模式在風險分擔中的問題
(一)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法律法規是PPP項目融資模式確定風險分擔以及利益最有效的依據,然而我國在這一方面相關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從而導致社會資本方所得的收益和需要分擔的風險不對等。且相關的部門沒有規章制度引導其進行工作,在PPP項目融資模式進行中各機構維護的利益點和出發點不同,很多社會資本或私人資本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當PPP項目融資模式出現問題時,社會資本反倒會成為最大的風險分擔人,但其所得的利益同風險不對等,可能還沒有風險高,在法律體系缺失、不夠完善的背景下,社會資本的利益很難得到維護。
(二)政府干預過多
同時,在PPP項目融資模式運行過程中還存在的一大風險分擔問題為國家政府的干預過多,一般來說,PPP項目融資模式具有融資資金大、周期長、風險出現概率大的特點,再從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特點來看,地方政府為了提高自身的政績就會希望能以PPP項目融資模式中社會資金的加入來完成其目的。因此在PPP項目融資模式運行過程中就會對其進行過度的干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會資本本身的活力,而社會資本很難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預,地方政府干預帶有一定的不可逆性,這讓社會資本同地方政府之間在融資方面一開始的合作上就不屬于公平平等的地位,從而影響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運行。
(三)管理人員能力不足
此外,PPP項目融資模式管理人員的能力也是其融資模式運行能否成功的關鍵,PPP項目融資模式相對來說運行操作難度較大,對于管理人員的要求很高,而這種模式在我國運作的時間也不過才短短的幾年,在這短短的幾年內要想培養出優秀的項目管理人員,其難度還是較大的,管理人員的缺失讓PPP項目融資模式的正常運作受到一定阻礙。此外,就算有從國外回來的人才,但由于國內外PPP項目融資模式的不同,國情的不一樣,其并不能很好的適應我國的融資模式,從而進行PPP項目融資模式運轉的管理。
三、解決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問題的方法
(一)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
要想解決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的問題,首先需要國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以法律制度來規范其管理行為和模式運作方式,讓社會資本的利益在法律法規之下得到保障,讓其所分擔的風險同得到的利益之間對等,讓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的權利義務得到約束落實,任何機構想要進行活動之前都需要同法律法規進行對照,任何機構都不可進行跨越式的權利使用,讓PPP項目融資模式的正常運行得到保障,項目風險可以有效被分擔。
(二)減少我國政府的干預
同時,還要減少我國政府的干預,政府的過度干預會降低社會資本的活力,減少社會資本的參與活動,使得社會資本的所得利益同需要分擔的風險不同,進一步的阻礙PPP項目融資模式的市場化運行。我國政府對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過度干預應當改為合理的約束,以適當的管理力度來做到社會資本同地方政府之間的對等,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活力,促進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運行,讓項目風險可以被有效分擔。
(三)加強管理人才培養力度
最后,還要加強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PPP項目融資模式運行的需求,可以通過人才培育或引進的方式來找到適合中國國情,擁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管理人才,再加以一定的培訓,讓其成為PPP項目融資模式管理要求的人才,以幫助未來我國PPP項目融資模式的不斷擴張,讓目前的PPP項目融資模式得以運行,在運行過程中的風險也能被合理分擔。
四、結束語
PPP項目融資模式是我國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在融資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風險,要想PPP項目融資模式能有效運行,首先就需要解決一切影響模式風險分擔的因素,讓風險被合理分配,而后進一步推動PPP項目融資模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李秀輝,張世英.PPP一種新型的項目融資方式[J].中國軟科學,2002 (02):51-54.
[2]王雪青,喻剛,邴興國.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研究[J].經濟論壇,2007 (12):39-42.
[3]李義.PPP項目融資風險分擔機制研究[J].金融天地,2011 (07):170-171.
[4]劉新平,王守清.試論PPP項目的風險分配原則和框架[J].建筑經濟,2006 (02):57-59.
[5]米洋,張興華,閆佳璐.我國PPP模式融資風險分擔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 (03):110-112.
[6]杜亞靈.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評述[J].建筑經濟,2011 (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