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畢業生作為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在新時代應積極踴躍地擔負起脫貧攻堅的重任。文章從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意義入手,深入剖析當前影響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多種因素,基于完善返鄉創業體制機制、提供資金政策支撐,加速產業轉移升級、營造優厚創業環境,優化院校創業教育、提升高職畢業生創業能力,做好創業服務工作、解決高職畢業生后顧之憂四個方面精準施策,為引導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實現人生價值、助力脫貧攻堅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脫貧攻堅;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意向;影響因素
[作者簡介]席佳穎(1989- ),女,山西臨汾人,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01-0060-04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出臺,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綱要性指導。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是一項增進人民福祉的民生工作,更是一項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任務。高職畢業生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生力量,積極返鄉創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學知識,帶動家鄉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實現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本文從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意義入手,在全面分析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脫貧攻堅背景下促進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進行了有益探索。
一、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意義
1.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畢業生開展創業活動絕非易事,無論是前期考察市場、確定項目,還是后續手續辦理、項目落地等一系列過程都對學創業者的學識、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畢業生剛邁出校門踏入社會,社會經驗欠缺,社交范圍有限,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逐步發展壯大,就必須在發揮自身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基礎上,結合創業活動的實際需求,積極靈活地調整思路,因地制宜地提升自身執行力。這樣一來,從創業想法的萌生,到項目具體落地、投產并產生經濟效益,高職畢業生經過這個過程的鍛煉,會顯著提升自身的創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對于當前和今后的發展都會產生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2.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提升就業質量。職業教育的大規模擴招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趨同化發展,進一步加劇了畢業季的就業壓力,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由于多種主客觀原因,未能在嚴峻的求職競爭中獲得理想的就業機會,致使自身所學知識無從發揮,工作中也難以調動起積極性和創造性。而畢業生返鄉創業可以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與技能,最大限度地在適合自己的項目中展示才華,施展自身價值。與被動地等待用人單位招聘相比,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創業,不僅能夠緩解在激烈競爭中的就業壓力,而且由于在項目選擇、后續運營等方面都與自己的知識結構、市場需求高度匹配,因此可以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
3.有助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當前,脫貧攻堅仍是我們的重要民生工作和政治任務,很多貧困戶之所以長期無法脫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優質的扶貧項目,不能獲得穩定、持續的收入,而這一點源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滯后性和不平衡性。大學生在選擇創業項目時,結合所學知識與地方實際,著重聚焦鄉村旅游、苗木花卉、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既適合當地經濟發展,又能與新業態相結合的行業,這些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可以顯著提升當地居民收入,促進其脫貧致富。從長遠來看,這些新業態、新項目的落地開工,對于優化當地單一、落后的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都具有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二、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
1.缺少健全的政策支持和充足的資金保障。政策和資金是保證創業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也正因為如此,各地紛紛加大了對創業項目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但是,對于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而言,鮮有地方政府出臺專門的政策、制度、體制為其創業項目“保駕護航”,導致很多畢業生返鄉創業的項目受限于資金、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制約性因素遲遲無法落地,而地方的經濟發展也舉步維艱。
2.經濟產業結構失衡,營商創業環境欠佳。良好的產業結構和優質的軟、硬件設置是創業者為項目選址時首要考量的因素,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在經濟轉型升級、產業合理布局方面做好文章,以提升對優質項目的吸引力。但目前來看,很多地方對畢業生返鄉創業未引起足夠重視,也并未在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無形之中降低了對畢業生的吸引力。
3.畢業生創業能力不足,積極性不高。自身能力不足是制約畢業生返鄉創業積極性的內生原動力。盡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在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得到了普及,但在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下,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個別院校的創業教育淪為形式。這一背景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技能難以得到提升,缺少項目識別、機會把握、項目運營等多方面能力,因此返鄉創業積極性也不高。
4.創業服務不完善,畢業生面臨較大壓力。創業活動緊緊圍繞項目展開,但在項目之外,又涉及資源、政策、資金、市場、人員等方方面面的事務,任何一方面得不到妥善處理,都有可能影響最終的創業結果。為了提升項目成功率和畢業生創業積極性,相關部門應構建完善的服務機制,為畢業生提供全流程的完善服務。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并未對創業服務引起足夠重視,導致很多返鄉創業畢業生面臨一系列周邊事務的處理,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很多畢業生還由于缺少社會經驗和人緣優勢,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影響了創業工作的開展。
三、脫貧攻堅背景下促進高職畢業生返鄉創業的策略
1.完善返鄉創業體制機制,提供資金政策支撐。對于高職畢業生而言,這一群體返鄉創業并不缺少好項目,缺少的是啟動資金和優惠政策,但創業優惠政策的制定、出臺和實施絕非易事,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時間,另一方面離不開政府各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密切協作配合。因此,構建完善的返鄉創業體制機制,提供充足資金和優惠政策,是調動畢業生返鄉創業的重要因素。第一,將吸引畢業生返鄉創業納入政府考核內容并量化各項指標。地方政府在吸引畢業生返鄉創業工作中,不能僅僅滿足于發文件、喊口號,要真正將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具體來說,要將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尤其著重考核畢業生的返鄉創業人數、創業項目質量、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等各項具體指標;加強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協作,針對畢業生返鄉創業缺少啟動資金的實際,開發、研制專門的信貸產品,確保畢業生不會因為缺少資金而導致創業項目夭折。第二,建立返鄉畢業生創業擔保基金。組建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信貸擔保中心,將擔保基金專戶資金儲存于同級政府財政部門專門指定的金融機構,資金實現封閉運行,為高職院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獲得貸款提供方便。同時,嚴格落實優質創業項目財政貼息制度,邀請第三方機構遴選優質畢業生創業項目,對這些項目嚴格實行小額貸款貼息政策,進一步降低畢業生創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將貼息資金撥付給貸款的創業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創業者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第三,組建畢業生返鄉創業協調聯絡小組,確保畢業生獲得最優惠的創業政策。聯絡小組成員由稅務、市場監管、審批、財政、規劃等各部門人員構成,針對不同的創業項目,一對一制訂“個性化優惠方案”,確保相關政策都能惠及每一個項目,最大限度地激發畢業生的創業熱情和積極性,提高項目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