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翟雨翔
摘要:高校發展性資助育人與互聯網相結合,構建“筑夢真善美”資助育人微信平臺,通過“溫情資助”“心靈花園”“勤學奮斗”三個欄目,將扶困、扶志、扶智聯動發力,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成才。
關鍵詞:互聯網;資助育人;微信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01-0380-02
黨的十九大報告、人民日報《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關于印發杜玉波副部長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通知》都要求加強發展性資助育人機制建設。近年來,微信平臺憑借實用的模塊、及時快速和簡易的操作,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之一。構建“互聯網+資助育人”微信平臺,是提升高校發展性資助育人效果的重要工作方向。
一、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微信平臺的優勢
1.資助育人微信平臺可以提高常規資助工作的效率。相比常規資助工作通過輔導員和班長通知獎助學金評定信息,有時會使消息滯后和不準確。但通過微信平臺的信息推送,學生能根據自身需求,一目了然地隨時查閱資助通知,增強了及時性和準確性。
2.資助育人微信平臺的育人形式易于被學生接受。目前,高校大學生的主體是95后和00后,他們有著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思維敏捷活躍和個性化強等特點。微信平臺以視頻、音頻、GIF動圖、投票鏈接、彈幕和直播等為載體,靈活新穎、富有創意,贏得了學生的青睞,潤物細無聲地增強了資助育人效果。
3.資助育人微信平臺能夠貼近學生需求。傳統資助育人多站在教育者的視角開展工作,往往以學校、學院發起活動等簡單開展,導致育人與受助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不強。微信平臺通過形式多樣的微信欄目創建,使學生可根據微信平臺中貼合自身情況的欄目,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微信平臺的構建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創立“筑夢真善美”資助育人微信平臺,建設“溫情資助”“心靈花園”“勤學奮斗”三個欄目,實現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的育人機制。
1.經濟上扶困。“溫情資助”欄目下設三個子欄目,旨在溫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其中,“政策解讀”欄目將資助體系中的“獎、貸、助、補、減、勤、緩”項目,對國家—學校—院系不同部門的資助文件和會議精神進行摘錄、整理,系統地宣傳學生必須了解的重要內容。
“通知公示”欄目主要是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評選通知的發布、評選要求及具體辦法說明、評選結果公示,學校各職能部門勤工助學崗位招聘通知,及反饋意見的收集與回復,讓受助學生更加及時、清晰地掌握資助項目,從而使各類助學工作做到評審依據標準、評審流程規范、評定結果透明,保證公開、公平、公正助學工作原則的落實。
“法律援助”欄目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課外兼職和消費等方面可能出現的法律權益問題,如對校園不良網貸等未雨綢繆。開展好“三個一”金融法律援助活動,每周推送金融相關法律條文一篇,每月開設法律知識普及講座一次,每學期舉辦法律權益保障交流總結會一次,豐富受助學生的金融法律知識,提高受助學生的法律保護意識,從而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品格上扶志。“心靈花園”欄目有三個子欄目,旨在溫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在心理健康、陽光的基礎上,提高政治覺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其中,“語過心和”欄目注重培養受助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提高他們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塑造正確的自我認知、消費觀和目標意識。開展趣味心理測驗和普查活動,形成不同年級受助學生心理檔案;對有心理障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個體,與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教師進行心理咨詢,緩解心理問題;開展有計劃、有方案的團體咨詢,解決受助學生共性心理困惑。
“信心相印”欄目建立兩個機制:(1)黨員講黨課機制,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拍攝微視頻、漫畫、自創歌曲舞蹈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受助學生深刻學習黨的光輝歷史、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國內外發展大勢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2)紅色經典研讀機制,購置《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習近平用典》《梁家河》等讀本,以讀書會的形式,進行集體誦讀—解析分享—感悟交流,提高受助學生的思想認識。
“志愿實踐”欄目激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內生動力,體悟和力行誠信、感恩、奉獻的優良品格。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精品素質拓展活動,配備專業指導教師,增強受助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建立“暖心工作站”,讓愛心傳承、延續,在敬老院、孤兒院、環衛處等獻愛心活動的公益主題和時長記錄在“暖心公益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主題活動,如“助學·筑夢·鑄人”主題系列活動,加強受助學生的誠信意識。
3.成才上扶智。“勤學奮斗”欄目有四個子欄目,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文化水平,幫助他們擇業、就業和創業,引導受助學生親身參與服務國家、奉獻社會,旨在溫暖受助學生的全面成才之路。其中,“學業互助”欄目將學業成績優異的受助學生組建年級—專業—班級—宿舍的四級互助幫扶隊,并將擅長不同科目的學生細分成特色小組,不僅使學業薄弱的受助學生學習成績提高,而且有助于學業優異的受助學生鍛煉自我培養、自我教育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助人意識。
“科技創新”欄目利用學校工科學情優勢,依托學院科技協會活動和“理奧杯”科技作品節,分年級群體特點和學生個體需求,全員齊動幫助受助學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專業任課教師和班級導師指導,輔導員教師思想鼓舞,從激發受助學生的科技興趣,開拓他們的視野,引發科技創新的興趣;到學習前沿理論,舉辦教授講堂和科技創新培訓系列課程,博導實驗室觀摩學習活動等,夯實科技知識;再到團隊競賽實踐(如數學建模競賽、大創項目、挑戰杯等),在實踐中鞏固理論,提高抗挫折能力,取得成就感;最終找到興趣和能力的結合點,從而達到職業能力匹配。
“就業創業”欄目幫助受助學生順利就業和創業。開展定期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并邀請就業指導師進行培訓,使學生能夠科學地分析自身情況、明確職業方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舉辦創業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會;及時推送就業信息和國家相關政策,如“三支一扶”計劃等,鼓勵受助學生在基層中磨煉人生、用青春回報國家。
“榜樣風采”欄目開展每學年各年級優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典型事跡報告會活動,以及將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事跡材料匯編等展覽活動;通過“最美資助故事”“最強勵志之星”等榜樣評選活動,激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努力奮斗,弘揚榜樣精神、凝聚榜樣力量。
三、高校發展型資助工作微信平臺的運營策略
1.建立素質過硬的資助育人微信平臺運營團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和優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選拔出具有敏銳的輿情意識、技術水平過硬和效果反饋落實責任心等學生,能勝任微信平臺高效運營的隊伍。
2.加強資助育人微信平臺的項目化和品牌化。提升“筑夢真善美”微信平臺的發展性資助育人功效,不僅需要個別教師和學生的努力,而且需要整合學校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共同發力。也就是說,通過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不斷實踐,力求微信平臺的項目化和品牌化。
3.注重資助育人微信平臺的宣傳與推廣。通過學校易班、學院的公示櫥窗張貼二維碼、輔導員通知等方式積極宣傳資助育人微信平臺,同時設置關注微信平臺的一些小禮品激勵,使學生起到廣泛宣傳微信平臺的作用,讓更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了解、認識、使用資助育人微信平臺。
四、結語
“筑夢真善美”微信平臺,有效結合互聯網與高校資助工作優勢,建設“溫情資助”“心靈花園”“勤學奮斗”三個欄目,使學生通過手指間輕輕一觸,與資助育人聯系得更加緊密,有效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付妍妍.“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貧困生資助工作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15).
[2]朱安宏.基于“互聯網+”的高校貧困生認定和資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eChat Platform of Developmental Subsidize-and-Educate in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Plus"
YANG Wen,ZHAI Yu-xiang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and developmental subsidize-and-educate,universities construct WeChat platform of developmental subsidize-and-educate named "coming true dream by the true,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The WeChat platform has three columns,concluding "warm subsidy","soul garden" and "hard studying respectively",which are linkage of the help of poverty,aspiration and intelligence to help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omprehensive growth.
Key words:Internet;developmental subsidize-and-educate;WeChat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