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飛
【摘要】對于國家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于種種的外來因素學生的認知體系相對不夠完善,國家提出的教育改革中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學生的每一科學習中,這要求教師改變教育策略和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系統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情緒情感。由于道德與法治課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所以它是最好的切入點,它在學習的道路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信念和信心,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學生了解社會規則和案件糾紛的重要渠道,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念和道德行為。它以把學生培養為優秀的人才為基本目標,使其對社會、對國家做出突出的貢獻,講文明懂禮貌,教師把學生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能夠做好初中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在課堂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必然選擇,不僅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也能不斷完善教育理念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
一、初中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情況
大數據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初中生當中,有10%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足夠的了解和掌握,約有20%的學生只是聽說過名字,而剩下的學生都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習中必學的內容,也是最重要的內容,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解、多實踐。而教師和研究者從這些數據上得出依然存在一少部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正確的認識,缺乏思想認識的積極性,不能將其很好地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另外,在教育場所沒有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宣傳,學生沒有將相關內容做出感想和思想匯報,也沒有從中領悟其深刻含義而受到啟迪,但是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知道其重要性,而由于其內容和形式枯燥乏味,這部分學生沒有對其有深刻的了解和定位,對知識的掌握存在片面性。所以在新形勢的倡導之下,教師應該對初中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改正和轉變,這對教師的教育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方式策略和課堂舉例分析
1.課堂舉例一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班級開展以民主或者愛國情懷為主題的活動課,在莊重的國旗儀式下,學生會產生濃厚的愛國情懷,也對黨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應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以及存在的意義,教師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分享和交流,感受同學之間的情緒情感的變化,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也要培養學生看待問題和對待事物的思想情感,使學生能對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做出感想并實施行動,這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里,學校可以適當開展學生在社會當中的奉獻活動,例如可以做社區的志愿者,可以在不同的節日里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和進行匯報演出。教師只有在課堂上轉變思想,改變教育模式,才會真正使學生將之應用到社會實際當中。
2.課堂舉例二
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教師應該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采用新形式的導入方式和教學模式,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從而激起學生的情緒情感。唯有情感的融入,才會使課堂變得真正有意義、有實踐性,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是精神導向。學生只有在內心受到感染和鼓舞,才會為社會增添更多的感人故事,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視頻導入,比如觀看名人事跡和關于愛的主題教育,觀看過后,教師可以設置幾種開放式問題,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可以讓學生回答該短文或者影片中體現了哪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下,教師可以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并在下一節課把故事分享給大家。在分享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和嘉獎,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但是不要讓學生產生過多的心理壓力,例如,寫思想匯報或者作為形象大使,教師應該在日常的學習和活動中,潛移默化地為學生建立思想體系,使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領悟其中的意義和含義,懂得世間萬物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除校園外的活動范圍內,能夠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愛國情感、文明做事、誠信做人,能夠對有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一點一滴中做文明的好學生。
3.延伸課堂進行實踐
在新形勢新領域的號召下,教師和相關學校單位必須采取新的教學措施,充分了解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和心理狀態,檢測理論的掌握程度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只有讓學生落實行動,學生才會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在課程中,法制課有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策劃活動,有足夠的思考空間。但是,很多時候由于學校的建設和給予的空間不足,很多活動沒有辦法如實開展。但學校領導還是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來設計活動,參與活動并進行展示,讓學生在生活和活動中感受并總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意義
1.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文化代表了我國的主要文化,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生成長的道路和過程中,精神文化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但學生對黨的領導和在學校開展的活動并不是十分了解,而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學生會在思想上發生重大的轉變,會在正確的精神引導下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在品行端正健康的問題上產生深刻的思考。一個民族的進步,需要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努力和上進,創新思想,緊跟新時代的潮流,落實和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情懷要從學生的每一節課抓起,家庭和學校多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以鍛煉和幫助學生提高能力和素質,培養學生早睡早起,遵守文明禮儀,敬愛老人、孝順父母等優良習慣,樹立目標和遠大理想,愛勞動、愛人民、愛祖國,在了解社會、了解黨的道路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懂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為實現中國夢而做出努力。
2.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當今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網絡上的視覺沖擊已經給學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初中生雖然有基本的辨別能力,但是對于抵抗誘惑,能力仍不足。由于受青春期的影響,他們很容易在樹立價值觀的道路上走入歧途,所以,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監管和教育,尤其是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四、結語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所以在每一堂課和每一環節中,教師都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積極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教師作為學生直接接觸的榜樣,要結合現代人的理念方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樹立捍衛國家尊嚴的意識,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進而提升初中生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王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教育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