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楠



【摘?要】 目的:探討喜炎平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61例,本研究所有患兒均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5.1%,對照組為78.7%,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對照組為8.2%,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喜炎平會提高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縮短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且應用較為安全,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喜炎平;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癥狀
文章編號:WHR2019104097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小兒的常見疾病,其占兒科門診患兒的60%,肺炎患兒約占1/3以上[1],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患兒的發病較急,且癥狀嚴重,早期需給予有效治療,以往多采用利巴韋林治療,但因利巴韋林會明顯抑制患兒的骨髓,造成患兒貧血、藥源性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導致其臨床治療應用受到一定限制[2]。喜炎平是一種中藥制成的抗病毒藥物,其可對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快速改善[3],因此本文作者分析了喜炎平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以為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科學》(第六版)中關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且均經胸片、血常規檢查確診,同時伴有發熱、淋巴細胞增多、咽喉腫痛等癥狀。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61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23例,年齡為3~11歲,平均年齡為(6.9±1.9)歲,病程為2~5d,平均病程為(3.7±1.2)d;對照組中男34例,女37例,年齡為4~12歲,平均年齡為(7.0±2.1)歲,病程為2~5d,平均病程為(3.9±1.2)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兒均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將利巴韋林10mg加入至2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將喜炎平5mg加入至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兩組治療療程均為7d。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愈合為治療3d后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流感、咳嗽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為治療5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體溫下降或恢復正常;無效為患兒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2)對比兩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3)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或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5.1%,對照組為78.7%,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兒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
觀察組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對照組為8.2%,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癥狀為咳嗽、發熱、流淚、咽痛,傳統治療多為利巴韋林,但其病毒腺苷激酶有較強的依賴性,容易產生耐藥性,且長期服用會抑制患兒骨骼,導致患兒厭食、貧血等不良反應,從而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4]。近年來,多個國家出現了超級細菌,對患兒的生命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選擇合適的藥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咽痛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為水溶性穿心蓮總內酯,從而產生明顯的解毒、抗炎、促進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作用,同時其可提高患兒的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從而提高患兒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了對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滅活作用,同時其可明顯抑制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細菌;同時其會提高巨噬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對病毒、細菌的吞噬作用,也可提高患兒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5],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對照組為8.2%,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在利巴韋林基礎上加用喜炎平,并未顯著增加治療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所選病例資料較少,未對患兒的長期預后進行分析,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行深入分析。
綜上所述,喜炎平會提高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縮短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且應用較為安全,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為后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任曉琳,李愛萍,李曉惠,等.喜炎平注射液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的Meta分析[J].中成藥,2017,39(03):480-485.
[2] 劉伏芽.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7):62-63.
[3] 潘潔.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7,34(01):36-37.
[4] 吳林,劉建華.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7,29(09):191-192.
[5] 申貴軍.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0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