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娜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深入改革,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課本中出現頻率較少的學習內容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要想有效的開展綜合性學習,必須了解它的特點,根據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綜合性學習;特點;教學策略
進入小學語文高段學習,每冊中都會設計一組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圍繞一個話題列出一些問題,并舉出一些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只是范例,學生可以去尋找其它資料。
一、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1.學科交叉性。
綜合性學習所選的話題既有語文學科的特點,也體現出與其它學科的相互交叉,例如五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漢字的王國》,它的主題就涉及語文學科和歷史學科,這就拓展學生收集資料的空間,讓學生學到不同類型的知識。
2.問題發散性。
綜合性學習編排上往往有一則導語,它會提出一個主題,之后列舉一些問題,并在后面的資料中給以解答。這種編排也給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范例。綜合性學習選擇的主題,學生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充分鍛煉學生提出疑問的能力。
3.趣味性。
綜合性學習淡化識記知識的要求,而是帶領學生進入一個有主題的樂園,在這個樂園里沒有設定學生應該完成的固定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收集資料。
4.合作交流性。
綜合性學習也給學生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臺,因為綜合性學習要想充分展開,學生之間必須分工合作,這樣才能把問題解決好。
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策略
1.角色定位。
首先,教材定位。在利用教材方面,老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果本班學生收集資料較困難,老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精選的材料和關鍵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涉及課本之外的相關領域。如果本班學生可以找到豐富的資料,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不拘于課本提供的材料,廣泛收集。其次,老師定位。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上綜合性學習的課,老師遵循這種課型的特點,要充分發揮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但老師也不是不管不問,要從旁指導,協助學生策劃綜合性學習的各項安排。最后,學生定位。傳統課堂中學生往往是聽老師的指揮,填鴨式的學習。而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中,學生自己要充分認識到必須動起來,參與到課堂,否則會一無所獲。有些學生并不能適應這種轉變,老師可以幫助這些學生想辦法克服。學生自身調動起來還不行,還要與其它同學組成小組,并完成學習任務。
2.問題定位。
綜合性學習往往會列出一些問題,也可以延伸出許多問題。學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學,所以需要選擇問題。
首先,要確定小組的問題。這就要求組員共同商討確定問題,一方面可以選擇課本列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大家都感興趣,并且收集資料較容易。另一方面,小組也可以自己列出一些相關問題,大家共同研討之后,去收集。提出新問題體現學生勤動腦的好品質,老師應多予鼓勵。其次,也可確定個人的問題,鼓勵個別學生確定自己的問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分工合作。
學生分工合作是綜合性學習成果展示成功的關鍵,也是學生最難把握的環節,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首先,要明確小組所選的問題需要做哪些工作?大家商討把它逐一列出來,然后,把所列出的工作按難易程度進行排序。其次,根據組員的能力強弱和特長,選出小組長,并且進行任務分配,原則是能力強的學生負責較難的工作。最后,確定時間,小組內進行資料匯總,并把資料中不足之處進行再修改。
老師在學生分工合作的過程中,要扮演消防員和警察。所謂消防員,學生哪里出現了問題給予及時指導,學生解決不了問題,老師提供方法。所謂警察,老師在學生分工合作的過程中,要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糾紛,也要時刻督促學生進程,還要時刻提醒其他同學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在分工合作時,學生和老師要共同努力,才能確保資料的質量。
4.集中展示。
集中展示必須安排在課堂上,占用課時,所以時間掌握顯得很關鍵。首先,確定展示的時間。一定是前面工作做充分的基礎上開展,老師與學生要對準備情況心中有數,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展示。其次,集中展示的形式。集中展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知識擂臺賽,辯論賽,座談會,故事會等等。集中展示的形式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最后,確定小組展示和個人展示。學生可根據時間的情況先確定小組展示的內容和人員。個人展示是很有彈性的,需要個人積極踴躍地搶著進行展示。
5.評價與拓展。
展示完之后,評價環節是不可或缺的。評價主要是學生互評,但老師對個別評價不恰當的學生進行立馬指導,多引導學生去發現別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把評價理解是挑個別學生的毛病。其次,小組評價。小組可以請小組代表進行評價,也可以匯總整組的意見進行評價。最后,老師評價。老師評價應在不重復學生評價的基礎上,對整個綜合性學習展示進行評價,對個別表現突出的小組或個人進行表揚,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拓展是對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延伸,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拓展。
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本中出現頻率較少的部分,它的有效開展,不僅會讓學生發現語文的樂趣,也會讓老師在教的過程中,發揮老師的獨特魅力。它的有效開展不僅會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會讓老師在收放自如的過程中提高教學謀略,讓我們共同重視起綜合性學習,發掘它的價值,為培養孩子的多方面能力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