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菲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教學理念與方法上應不斷推陳出新、優化改革,不斷迎合新課改、素質教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要求。問題鏈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十分常見,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認知水平、興趣與個性特點等因素,遵循邏輯性強、層次突出、聯系緊密、步步深入等原則,設計的一連串的問題。問題鏈設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思路,它在構建環環相扣、緊密系統、連貫高效的英語閱讀課堂,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積極性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問題鏈設計不僅能培養學生對語篇的分析、探究與學習能力,促進其思維品質的發展,還有利于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構建互為關聯、連貫高效、一氣呵成的智慧課堂。
教師設計問題鏈時要明晰問題鏈設計的類型,并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英語水平等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問題鏈,凸顯教師之“匠心”。不同類型的問題鏈的設疑、設問方式不同,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問題鏈的作用,勢必要了解現象型、原因型、結果型等問題鏈。
現象型問題鏈的形式一般為“What’...”,它旨在提問“是什么”。而圍繞“是什么”這一問題所設計的一系列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便可稱為現象型問題鏈(武志娟 2019)。現象型問題鏈的側重點因語篇體裁的不同而不同。在記敘文中,發問對象往往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在描寫文中,發問對象往往是景物、事件等;在說明文中,發問對象往往是語篇解說的事物、闡明的道理等;在議論文中,發問對象主要是討論的話題。在具體的閱讀課中,教師可靈活運用,有的放矢。
原因型問題鏈旨在解釋事件發生的原因,引導學生追根溯源,探究原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其英語閱讀積極性。無論是記敘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原因型問題鏈往往均可以引發學生無限的思考與遐想,這關乎他們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的形成。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4 Wildpfe protection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原因型問題鏈:“Why Daisy Protects Wildlife?Facing different wild animals,why does Daisy feel differently?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鏈進行探究,理順文章思路,透徹領悟語篇主題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結果型問題鏈一般與文章結尾處的內容相關,也是因體裁不同而不同,它一般以“How...”的形式發問。記敘文結尾會折射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們怎樣將哲理落實在行為上,并指導學生如何落實。在說明文和描寫文中,因說明與描寫對象的不同,發問的內容也有所差異。如在描寫旅游景點的說明文中,結尾可能會引發學生對“如何踐行綠色旅游,保護生態環境?”這一問題的思考。在議論文中,往往會指向問題解決的路徑,這同樣需要結果型問題鏈。
興趣是學習的良好動力。問題鏈的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在設計問題鏈時,教師可單獨設計現象型、原因型或結果型問題鏈,也可以綜合幾種,達到設疑促思的目的(東方虬 2018)。
為了達到“激趣促思”的目的,教師在設計和呈現問題鏈時,應盡量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完成。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Reading An Interview時,在閱讀前,教師可先用多媒體展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一些場景圖片、賽事體育運動項目圖片、中國所獲獎牌、各國著名體育明星在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圖片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以下問題鏈:“What’s The Olympic Games?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s?What’s are the pictures?Please analyze the content in the picture?What will you do about the Olympics?”,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日常生活。借助圖片,學生在回憶、思考與討論中對閱讀文本有了更多的期待,提升了閱讀興趣。
問題鏈的巧妙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其以更高的熱情、更強的信心投入閱讀,還能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英語語篇,并以最快的速度理清語篇結構與文脈,為深度閱讀、細節研究等奠定基礎(薛丹丹 2018)。高中英語語篇一般較長,學生閱讀起來難免困難,因此,幫助其理清語篇脈絡,對于其疏通全文、理解內容十分必要。
教師要充分發揮問題鏈設計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鏈:“What is the earthquake?What were the strange phenomena before the earthquake?What damage was caused by the Tangshan earthquake?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why?”這四個問題是按照語篇內容的先后順序設計的,前兩個問題是有關唐山大地震前的預兆的,第三個是有關地震中造成了哪些毀滅性的災難的,第四個問題是關于震后救援工作的。學生回答這四個問題,能迅速理清文章的脈絡。教師可讓學生對這四個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探究,從而實現高效閱讀。
問題鏈的設計彰顯了教師教學的精巧匠心。學生清晰地了解了語篇的結構與脈絡之后,在閱讀時進行細節性深入探究,并把握整個語篇的主題意義顯得十分重要。設計問題鏈助力學生進行深入探究與閱讀是每一位“獨具匠心”的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如何借助問題鏈搭建深度探究平臺呢?教師可借助小組合作、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
深度閱讀與探究一方面要立足文章的細節;另一方面要立足整個語篇,對文章的主題意義深入研究與探析。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學中,教師可設置以下深度閱讀與探究的問題鏈:“How the earthquake happened?How did people feel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Why earthquake rescued works so smoothly?”以上問題主要基于文章的細節問題而設,分別涉及地震為什么會發生,地震是如何發生的,地震救援工作為何十分順利等。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學生立足文本仔細探究、認真分析。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尤其是最后一個問題“地震救援工作為何十分順利”不僅涉及具體的語篇內容,還能讓學生對家國大愛、社會大愛有更深刻的了解與認識。
設計問題鏈是一門教學藝術,對于教師而言,設計問題鏈是迎合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課改提倡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提升其英語學習能力與水平,還要培養其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其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擔當社會責任(李燕 2015)。教師要巧借問題鏈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Reading An Interview時,教師設計的問題鏈要凸顯愛國主義情操,讓學生在學習時萌生愛國意識、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教學中,問題鏈設計要凸顯保護野生動物,建立綠色和諧家園的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巧妙設計問題鏈體現了教師在英語閱讀課中的獨具匠心,是智慧課堂構建的必然路徑。問題鏈設計通過不斷創設趣味、多元的問題情境,營造“以疑助思,以疑促思”的良好氛圍,能激發學生無限的探究熱情。高中英語語篇閱讀的難度較大,傳統的閱讀教學法引導性太差,導致學生在閱讀語篇時往往方向不明、脈絡不清,而問題鏈設計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巧妙設置問題鏈,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廣泛理解,全面提升英語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