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經濟學院 武超群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一個國家和地區不可能自我封閉、自給自足,對外貿易是國家和地區發展強大的必要措施,德國、日本、韓國均在對外貿易發展中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山西省屬于我國的內陸省份,主要以煤炭、鋼鐵等重工業企業發展為主,對外貿易企業發展較晚,但是近年來進步很大,鋼鐵、農產品出口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對外貿易對于山西境內就業影響也非常大,通常情況下,對外貿易發展勢頭強勁時,就業形勢就很好,反之,對外貿易萎縮則會影響山西的就業效率和質量。但是也會存在很多特殊的情況,需要進行科學分析,研究對策。
從2019年以來,山西外貿出口數量和貿易數額受國際外部市場的需求影響很大。2018年、2019年國際經濟日益低迷,國內外煤炭、鋼材產業競爭異常激烈,一些老牌企業虧損嚴重,因此居民收入和就業狀況嚴重惡化。受經濟大國頹勢影響,新興經濟發展增速放緩,汽車產業受到的影響更大,國外市場對山西外貿的需求有所減少。雖然一些集團通過積極地開拓泰國、印度尼西亞、美國、白俄羅斯等國市場,在泰國等國建立獨資生產工廠等有利措施,有效地開拓了東南亞市場,但是公司出口量和貿易額同比增速從2017年的31.6%降低到2019年的7%,說明了外部需求是山西外貿出口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有所抬頭,對山西外貿出口進行關稅增加或者進行海關查扣。尤其是美國決定自2018年8月23日起,先后對上千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這對山西外貿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進入2019年后,美國貿易摩擦的一些關稅政策不利影響逐步顯現,不僅是山西出口美國的外貿數量受到影響,而且相關國家也深受貿易摩擦影響,增加向海外拓展的難度。美國不愿意看到像太鋼集團這樣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壯大,更不愿意進行相關技術分享和合作,可以預見到在未來的幾年里,山西外貿的出口國家應該還是集中在東南亞、中東、俄羅斯、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由于目前山西外貿所需的原材料、場地、人工等成本不斷攀升,山西外貿生產的成本越來越高,而山西外貿深加工產業的自動化流水線設施還比較缺乏,這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自動化、集約化、規模化外貿產業相比,明顯成本要高,而且處于劣勢。目前歐美國家在機械制造自動化方面,由于發展得早,早已形成了嚴密的產業體系,而且對外技術保護措施很嚴,歐美流水線制造設備已經占據了我國大部分的市場,而且這一趨勢還有繼續加深的勢頭。如果我國再不實現山西外貿產業的集約化、自動化,可以預見將來在山西外貿市場我國也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我們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在進出口貿易中就不占有任何優勢,我國要實現彎道超車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雖然山西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創新,在一些技術和成本方面實現了很大的突破,在一些技術領域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也要客觀地看到與世界產業集團之間的差距,在技術創新和生產成本上對出口數額的影響也會很大。
雖然山西外貿在生產上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不得不承認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與歐美、日本等國家進行比較,受制造業整體水平影響,在鋼材、信息技術、耐磨度等方面還有一些差距,山西外貿生產的基礎比較薄弱,在出口過程中還缺乏與國外頂尖制造商搶占主要市場的實力。此外由于國外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一直進行阻撓,企業獲取技術的難度非常大,美國專門建立了針對中國的技術壁壘清單,難以短期內獲得先進的技術,只能依靠自身大力開展研發和創新,這也是影響山西外貿出口的一個主要因素。
(1)出口對山西就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山西煤炭、鋼鐵等重工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較大,對國際市場產品價格會產生一定影響,在普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對山西而言,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促進就業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想達到原本應該達到的就業效果并想要繼續擴大出口,就不得不通過繼續壓低國內產品價格、降低產品成本來實現,有的還需要通過減少崗位、降低工資來滿足,影響面很大。因此,在擴大出口的同時,應通過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規模來提升出口質量,這樣會極大地促進山西的就業質效。如果不是依靠提升產品質量,而是通過企業的減少崗位、降低薪酬等措施來降低成本、擴大出口,則效果非常差。
(2)一個國家進出口貿易都存在時,對外貿易是否能對國內的就業起到促進作用,則取決于國際均衡價格和國內均衡價格的對比。當國際均衡價格高于國內均衡價格時,出口大于進口,對外貿易對國內的就業是促進作用,反之則是替代作用。國外產品質優價廉而我們國家產品缺乏競爭力時,國內進口數量就會加大,就會擊垮相關的產業,該領域的很多工人就會下崗、失業,而對于山西煤炭、鋼鐵行業的影響則更為巨大。
(3)山西出口企業品牌影響力不足,對就業拉動影響力有限。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整體經濟實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攀升,這與國內寬松的經濟環境、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最為關鍵的是國內企業單位的經濟實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近些年來,我國對于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的保護十分重視,對于一些著名商標、國際及國內知名品牌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從而使得品牌在國內的技術創新、市場開拓、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放眼世界范圍,美國仍然是國際最大經濟體,從2018年國際十大最具價值品牌排名來看,美國占了8席。從一個側面可以說明,知名品牌的多與少同國家經濟實力的強與弱有著一定的聯系。一個品牌貧窮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不會太強,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也會大打折扣。據聯合國工業計劃署統計,現今國際上有8.5萬個知名品牌,經濟發達國家占有9成以上,過去有句話說得好—— “弱國無外交”,而今天如果說一個企業單位乃至一個國家在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品牌,則談不上在國際舞臺上立足。因此,品牌是經濟實力的一個主要表現,只有通過強化品牌建設,提升企業實力,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就業升級。
在產業結構發展上,要提高認識、系統規劃,推進山西企業產業可持續發展,而特色山西企業產業鏈條是優化山西企業結構、提高山西企業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各企業集團發展山西企業進出口貿易也要找準特色差異化路徑。在產品研發方面,一方面傳統的特色山西企業產業品牌不能丟,如煤礦、鋼鐵等山西企業,要持續推進品牌改良,從注重規模向提升品質轉變;另一方面,新發展的山西企業產業如智能化、電子化方向等,要積極創品牌、闖市場。在出口國方面,一方面要加大現有出口國家的營銷體系建設,加大泰國生產基地的研發和建設力度,加強在泰國生產線的企業宣傳力度,與當地政府和民眾溝通好關系,為企業發展贏得良好的環境,避免因為環保等問題造成企業負面影響過多,影響在當地的發展和市場開拓。應充分利用東南亞與我國距離近的地理位置優勢,以泰國生產基地為跳板,建立輻射整個東南亞的山西企業生產和銷售體系;另一方面應大力開拓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歐美國家市場經濟發達,制造業技術先進,但是由于歐美國家人力資源成本較大,與我國產品相比在價格上不具有優勢,山西企業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應積極做好開拓歐美大市場的規劃。雖然美國從2018年以來還一直對我國進行貿易制裁,特別是2020年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貿易限制清單,但是在山西企業上涉及的還不多。歐美國家2020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經濟萎縮比較嚴重,大量企業倒閉,很多企業靠政府補貼生存,這些企業在發展上考慮成本因素較多。山西企業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應加大在歐美市場的開拓力度,把握機遇大力開拓歐美國家的出口市場。在考慮價格的同時,還要考慮歐美國家對山西企業類型的需求,從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加強產品研發和推介,贏得新市場的商機,從而不斷擴大就業機會。
開拓市場、融合發展。吃透國外相關進出口政策,緊跟市場變化,掌握需求動向,準確研判市場的承載量和保有量,打造以山西企業生產為重點,集海外融資、器械制造、智能研發等新型業態為一體的生產綜合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大力進行發展。隨著山西企業生產體系的不斷增強,東盟、俄羅斯聯邦、泰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對山西企業產品都具有很強的需求。山西企業的出口前景較好,依據WTO范圍內的政策條款,加大對山西企業生產的保護與支持,在政策中可以適當設置山西企業的綜合支持量措施,例如可以加大對智能化山西企業生產資料投入的補貼,同時應當進一步加強對政策保險、科技人員培訓等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促進山西企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穩定基地、打響品牌上下功夫,要大力加強山西企業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山西企業生產基地建設是發展山西企業產業的基礎,只有穩定的基地、良好的環境條件,才能生產出優質的山西企業產品。在當前美國出臺貿易制裁清單的情況下,山西企業應特別注意研究學習美國的貿易政策,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在開拓歐美市場的同時,山西企業應加強企業的員工培訓,強化合規意識,在當前美國制造業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情況下,要加強企業的合規與合同意識,建立內部控制機構,嚴格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加強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篩查,在沒有原則性要求的情況下,盡量不違反美國有關的出口管制條例,否則會面臨法律糾紛和罰款問題。在美國貿易制裁持續深化的情況下,尤其是2020年以來針對華為的制裁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山西企業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持續關注美國關于貿易出口的有關政策,及時調整出口方向和策略,強化員工的合規意識,對交易中出現的問題盡量進行調解,避免產生法律糾紛,對貿易記錄及時保存,便于提供法律證據。在掌握歐美國家出口管制政策和需求的情況下,應加大山西企業科技項目資金投入,以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為重點,突出山西企業生產基地建設,在加強美國、泰國、白俄羅斯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建設的同時,突出網絡輻射作用,通過網絡平臺和產品推介加大產品基地的規模化、正規化建設,把出口國家和對象多元化,減少出口集中度過高的風險。此外,品牌創建是否成功,是衡量一個地區山西企業產業發展水平的標尺。積極推進品牌創建活動,組織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活動,積極宣傳山西企業產業品牌。增強品牌意識,加大品牌投入,全力培育山西企業產業地域品牌,不斷提高山西企業產品附加值和國外市場占有率。
抓住機遇,做強做精。特色化、規模化、效益化是山西企業生產發展的方向,山西企業要朝著成為龍頭企業的方向努力發展,始終貫穿龍頭企業要帶領山西企業生產發展、帶動增收的重要思想。圍繞發展目標,采取有效措施,以規模大、帶動強、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為重點,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行政推動等多種手段,爭取建設一批山西企業生產發展大型特色子企業,培育壯大各類產業化經營組,爭取做到山西企業產業發展強強聯合。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利用資金、資產和資源等生產要素開展聯合與合作,組建各類專業合作。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規模化生產,有利于山西企業生產總產量的提高;還應適度考慮市場飽和度,注重品質和質量,做強做精,打造山西企業生產發展區域品牌。
緊盯前沿,擴大份額。逐步改變當前以出口資源型產品等為主的單一出口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逐步增加智能化、電子化等山西企業的出口份額。近年來山西企業先后研發了FH系列的機電液氣一體化減速器、基于雙中間軸等智能化產品。但是目前歐美國家紛紛使用多檔化、智能化、小級差、制動能量回收等產品,尤其是美國重型卡車一般都采用液力緩速器,其市場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0%以上,歐洲主要使用電控機械式產品,其市場普及率也達到了60%以上,山西企業在自動研發產出上還處于起步階段,下一步應緊緊盯住卡車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在液力自動化和機械電子自動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組織研究人員開發研究相關產品,通過液力自動化和機械電子自動化產品的生產和宣傳,積極拓展歐美市場。在出口市場上,可以由當前的亞洲國家逐步向歐美國家開拓,增加進出口市場的多樣性,減少進出口市場單一性帶來的風險。當前我國山西企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競爭力還不夠強,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要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打響品牌,提高市場份額。
山西企業對技術和制造業水平要求非常高,對生產技術和管理人員要求專業性較強,在生產過程中要避免簡單地做加法,要在產品的更新換代上下功夫,緊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企業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樣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在加強自我研發的同時,要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優秀企業的交流合作,把握前沿趨勢,強化合作共贏。在保障“硬件”條件的同時,更需要信息化管理技術等“軟件”條件的配套。中日韓自貿區的探索建立能夠實現雙邊貿易的進一步深化。在美國貿易摩擦的環境下,要注意中日韓關系的發展,要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發展中日韓在山西企業質量控制、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以及全產業鏈監管追溯體系等方面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尤其是在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方面,要進一步提高人員的素質和科技水平。
國內外一些企業成功的秘密是通過行為塑造品牌聯想和個性,影響顧客的購買心理、態度和購買動機。山西企業要想維持并提升品牌效應,需要借助營銷宣傳或營銷活動的支持,而創建強勢的大品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持續獲取更好的銷售與利潤。從國外企業品牌成功的秘密中我們發現,行業市場中擁有良好表現的成功品牌都有一個成功的品牌敘事。通過形象化、通俗化的語言和形式,或形象生動的故事講述,實現品牌與目標顧客的交流和共鳴。我們要注重的是,品牌如何選擇一個形象巧妙的傳遞方式。如,維多利亞的秘密通過美國橄欖球超級杯大賽中插播的廣告,使人們在放松的環境下潛移默化地接受品牌傳達的信息。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從自身出發,切實轉變觀念,真正樹立起品牌意識,積極創造自身品牌,同時通過個性化的定位提升品牌資產價值,譬如領先的技術、個性化產品服務和專一化的市場營銷等。通過品牌的樹立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出口貿易和就業崗位都會大幅增加。
總之,山西對外貿易只有通過提高創新、提升質量,才能有效提高就業效果,否則,不論是通過降低薪酬、減少人員等措施,還是外貿萎縮,均會導致就業效率下降。